第170章 盐
“我已经不是俘囚了?”秦柯又惊又喜:“那我可以请人带封信回去,把弟弟妹妹还有父母都请来番禺一同过活了?”
“那是当然!”上司笑道:“你刚刚不是都和寿公说了吗?他老人家点了头,有什么不可以的。不过你首先得把他老人家叮嘱的事情办好了,不然的话,别说你弟弟妹妹,把你踢回采石场打一辈子石头也就是他老人家一句话的事!”
听到采石场,秦柯下意识的打了个哆嗦,赶忙连连点头:“那我回去后立刻盘算所需的铜钱,可否给我两天假期,我不来码头分鱼,专心做这件事情!”
“两天?我给你五天!够了吗?”上司乐呵呵的拍了拍秦柯的肩膀:“你小子也算是从咱们码头走出去的,好好干,出头了别忘记大伙儿就成!”
“嗯!”秦柯感激的连连点头:“我一定会做出个名堂的!”
在接下来日子里,秦柯废寝忘食,他先是去划给自己的那块地,认认真真的盘算马厩、水井、铺面、住宿区、客栈的位置,所需的人工,材料,然后一一折算累计起来,当他将这一切盘算完成后,发现自己面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七千四百钱,这还不算土地的价格,面对这个数字,秦柯退缩了,他没想过自己这辈子会欠那么多债。最后当他将这个数字报给王寿时,心惊胆战,唯恐会被一脚踢回采石场,打一辈子石头。
“七千四百钱?嗯,不错,不错!”王寿艰难的辨认秦柯歪歪扭扭的字迹,盘算有没有加错,被魏聪赶鸭子上架的他不得不在一把年纪努力认字和算数,若非在江陵张家庄子那段时间他实际上承担管家的工作,打了点底子,他早就打退堂鼓了。确认没有差错之后,他从腰间的革囊里取出自己的官印,沾了点印泥,在末尾用力盖上:“就这样吧,你那这个去拿钱,然后开工。记住了,省着点,这些钱将来都要你自己还的!”
秦柯如同梦游一般磕了头,拿着有了官印的文书出了门,来到隔壁的衙门凭那文书领到了一大袋铜钱,经过清点确认无误之后,他小心翼翼带着铜钱回到住处。
在接下来的时日里,他就像一个疯子一般开始工作起来,最先是雇人开始挖地基,然后是购买材料,他托人带信把自己最小的弟弟从老家叫来了,然后兄弟二人轮流吃在工地,睡在工地,看着院墙、如同有生命一般生长出来,然后是门、马厩、水井……,那种眼看自己的家业在一点点生长的感觉真的很好,让人忘记辛苦,只觉得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
“哥!”小弟的叫喊声将秦柯从思绪中惊醒了过来,他从弟弟手中接过包着胡饼的荷叶:“我先去吃点东西,打个盹,你在这里替我盯着,要有人偷懒耍滑,你就把我叫醒了,让我来收拾!”
“诶!”小弟用力点了点头:“兄长你就放心休息,这里都交给我就是了!”
————————————————————————————————
盐,可能是人类最重要的调味品,如果没有盐,不仅食物会变得寡淡难以下咽,而且长期淡食还会让人四肢无力,水肿,消化不良,骨质疏松,外在表现就是体弱多病。早在远古时期,食盐就成为了人类商贸活动中的重要商品。
荆州零陵郡始安县(今广西省桂林市)。
当盐船抵达始安县的码头时,人们在城墙上敲响铜锣,另一些人则吹响号角。过了一段时间,城门被打开一条只容许两个人通过的窄缝,走出十几个弓弩手,他们身着皮甲,充满警惕的看着从跳板上下来的商人。
“你们是什么人?”为首的都伯喊道:“来这里干什么?”
“我们是商人!”走下踏板的赵颇答道:“不是盗贼,船上装的都是盐,你们可以自己上来看!”
“盐?”那都伯的眼光顿时不对了:“真的假的,交州不是在打仗,盐路已经断绝了吗?”
“交州的仗已经打完了!”赵颇答道:“现在交州北边五个郡都是在魏讨逆马下了,这些盐就是从合浦徐闻那边运来的海盐,纯净的很,没有半点苦味,你要不要尝尝?”
都伯咽了口唾沫,过去当地食盐一般有两个来源:从交州而来的海盐,再就是从荆南而来的两淮盐,当地山中有出产一点岩盐,但量少而且带有苦味,除了山里的蛮子和穷人,谁都不会吃。但武陵蛮之乱断绝了从荆州来的盐路,不久后交州的战事又断绝了海盐的来路,始安本地人就只能靠又苦又涩的岩盐过活了,一下子听到有海盐运来,哪里还忍得住。
“你,还有你!上船检查一下!”都伯点了两个弩手,登上船去,片刻后,一个弩手跑上甲板,兴奋的挥舞着手臂。
“我们做生意的最是诚实守信!甲板下边都是盐,绝对不会骗您的!”赵颇笑了笑,从随从手中接过一只大口袋,塞在都伯手中:“您可以自己先尝尝,绝对错不了的!”
都伯接过口袋,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晶莹雪白的盐粒,他伸出指头沾了沾,放入口中,正是记忆中的咸味,泪水下意识的盈眶而出:“是盐,真的是盐,很好的盐!”
城门被打开了,男人们将盐包装在独轮车上,然后运进城中,方才的都伯带着几十个弓弩手,警惕的观看着四周,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