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酒家的老板娘就看到了商机,所以才会把这么多年的积累拿出来,准备开一家中高档的餐厅。
“我以前是不想在县里有太多的投资,没别的,就是招人恨。等瑶岭大酒店开业之后,肯定会对旅店、餐饮、娱乐业造成冲击。”
方唯还有一句话没有说,运输公司事实上已经垄断了县里的短途客运市场,以他们的体量,在县里完全没有竞争对手。
而国家目前正在推进住房改革,等以后公司还会介入房地产市场,到时候瑶岭集团就真的掌控了全县的经济命脉。
他都不知道这样一来,到底是好还是坏。
不过瑶岭集团是真正的集体企业,场面上的事情倒不用太担心。
随着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孙士礼也越来越焦虑。新一代小麦的研究迟迟没有进展,作物所和瑶岭农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结果却不如人意。
但他又不好意思催促方唯,毕竟人家已经派出了精兵强将,而且对方还在当地尝试培育新一代的小麦。
这天上午。
孙士礼正在中原基地的试验田里忙活,有工作人员跑来,说有电话找他。
刚刚回到了办公室,拿起听筒“喂”了一声,对面就传来了方唯的声音:
“孙所长,好消息啊,我这边的新一代小麦培育有了进展。你等我一段时间,等我忙完手头上的事情就过去。”
“那可太好了!我等你,路上注意安全。”
孙士礼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这件事困扰了他太长时间,现在终于有了进展。
两人也没有多聊,随即就结束了通话。
这件事对于方唯来说也很突然,瑶寨在筛选出了变异株之后,才通知了他。按照他的经验,新一代小麦的培育已经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了让孙士礼宽心,他就打电话告诉了对方。
再没有进展的话,他都担心孙士礼会放弃。
“松林,接下来你们要大力培育变异株,经过再次筛选之后,就可以进行育种。我过些天要去中原,你给我准备好变异株的样品。”
方唯打算等筛选结束之后,就将所有的资料和样品移交给中原基地。
反正是双方合作研究的项目,经过成果归他,学术成果归作物所和研究所,大家各取所需。那么在中原基地完成后续的研究也是一样的,包括后续的大面积育种都可以在中原基地完成。
要是离开了中原基地,这件事就无法搞定。
主要是牵扯到种植区的问题,方唯这边所有的育种技术都基于【种植区】,离开了这个基本条件,育种就一定会失败。
当然,未来的生产阶段可以想办法承包一些土地。
作物所只进行研究工作,而产业化还得靠瑶岭农业,要不然新一代小麦走不出试验田。
“好的,三哥。你还真准备去一趟中原基地?派个人送过去不就得了?”
王松林一边答应,一边提出了疑问。
他总觉得公司不应该参与太多的合作项目,作物所简直把这边当成了试验基地,哪个研究项目不是在这边完成的?
“松林,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作物所这些年给咱们提供了多少技术和设备?再说了,要是没有人家,咱们的这些成果想要通过评审、获奖,可没那么容易。”
方唯也没有多说,只是拿话点了对方一句。
王松林嘿嘿的傻笑,这些事情他反正搞不懂,三哥怎么说他怎么听就是了。
方唯也懒得再和对方讨论这个问题,交代了一番之后就离开了瑶寨。王松林这边准备变异株和材料还需要一些时间,他最近还去不了中原基地。
之所以要亲自跑一趟,也是为表明自己重视的态度,他还是很看重与作物所的合作的。
下午。
林炳坤抵达了社里,和方唯聊起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工作。
“我最近去了所有的生产单位,基本情况还是好的。就是公司掌握的旱田较少,一些经济作物的种子培育受到了影响。”
林炳坤建议再承包一些旱地,加强经济作物的种子培育工作,这样的话,可以为公司带来的新得利润增长点。
“这件事我会考虑的,回头你抽时间和蔡总也汇报一下你的想法。”
方唯没有马上表态,公司到了现在的规模,一举一动都要深思熟虑才行。
晚上。
方平和田桂过来到家里吃饭,方唯问了一下煤矿的情况。
煤矿现在基本运行平稳,由于增添了诸多的设备,而且加强了安全方面的投入,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