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同意开始拆迁,这也標誌著一期项目正式动工,儘早解决运输公司拆迁户的回迁问题。
“好的,方董。”
蔡桐和胡林伟纷纷表態,会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些工作。
等方唯回到村里,秋收工作便隨即启动,各个生產单位又忙碌了起来。
田野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型机械的身影,他先后来到了衡州水稻生產基地、陈州水稻生產基地、阳山水稻生產基地,最后回到了社里,查看收穫的各类稻种。
瑶岭农业现在形成了一育种为核心,以种植水稻和各类经济作物为辅的发展模式。年產值超过了百亿元,净利润超过了20亿元。
所以,瑶岭农业才是集团公司的根基。
“支书,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赵金生陪同方唯在社里转了一圈,满脸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对於一个几十年在农田里打滚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大丰收更让人喜悦的事情了。
“大家辛苦了一年,等种植完油菜就可以好好的歇息歇息。另外,在年底前要把大家的年终奖数额上报给林总。”
方唯一边走路一边和赵金生聊著,没什么固定的话题,就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结果提起年终奖,赵金生更加兴奋了。
“支书,今年的年终奖基数会上调不?”
“我哪知道,回头你去问林总吧。对了,老赵,斌斌明年年初就要成亲了,到时候我请你喝喜酒。”
赵金生是最早跟隨方唯创业的人,郑先发、郑虎等人可能还早一些,但他们隨后吃上了公家饭,早早离开了集体,所以就不能算他们。
一路走到今天,赵金生在適合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方唯和对方的私交也很不错。
儿子结婚这种事,他肯定会提前告诉对方。
“恭喜支书!斌斌这孩子很有出息,你们方家一个赛一个,都是读书种子。斌斌的婚礼我一定参加,路途远我请假也回去的。”
赵金生很开心,毕竟方支书把自己当成朋友才会提前告诉自己这些事。
两人转了一大圈便返回了社里,各自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进屋刚坐下,方唯就接到了县里的电话,说王林要到社里来视察秋收工作。
他放下电话继续看文件,大约过了四十分钟,王林一行人就到了。
“王书记,先去会议室坐坐?”
“不坐了,咱们去田间地头转转。”
方唯才去转了一圈,结果这会儿又得陪王林等人去看看。
不过这没什么好说的,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一大队,这边的收割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源源不断的稻穀经过脱粒、烘乾和晾晒隨后收入了穀仓。
王林详细了解了收成情况,还亲自查看了稻种,隨后便离开了一大队。
接著又去查看了蔬菜种子的生產情况,还去了林业大队查看了林下种植的情况,便回到了社里。
“走,去你办公室坐会。”
王林让大家去休息,他自己则跟著方唯来到了办公室。
“王书记,有什么指示?”
方唯让工作人员端来了茶水,等屋里只剩下两人的时候,就直接问了一句。
“屁的指示,就是过来和你聊两句。方支书,我前两天和林业局的陈局长聊过,咱们的森林资源很丰富,但开发利用率极低。
我看你们的林业大队就很搞得不错,既保证了生態环境,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承包大瑶山的林地?”
王林也不容易,来到新林县想要做出成绩,就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
所以他才想尽一切办法盘活了煤矿,拉著方唯在新林县大举投资,现在又想盘活大瑶山的森林资源。
这两年的政策已经明確,国有林地也是可以承包的,但必须明確权责並履行生態保护的义务。
“王书记,县里这次下这么大的决心?以前是政策不明確,现在政策明確了,那我们会內部討论一下,儘快给你回话。”
方唯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生產队时代开始,他就带著人在山上植树造林,现在终於到了收穫的时候。
当然,即便是人工种植的树木,也需要办理砍伐指標和砍伐证,同样不能隨心所欲的处理。
他在意的並非只有林木,还是大量的其他资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