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支书,本来之前的培育过程都挺好,没有任何的意外发生。结果这一轮的培育,我们突然发现新一代小麦对於病虫害的抗性大幅降低,使用药剂的效果都很差。”
孙士礼不在基地,项目负责人向方唯介绍了情况,情绪显得很低沉。
新一代小麦的研究简直是一波三折,非常不顺利。去年好不容易取得了重大突破,结果在多轮的培育过程中,抗性差这个关键因素才开始显现。
方唯也觉得很不可思议,如果培育的品种抗性差早就应该显现了啊,结果到现在才出现这个问题。
简直要命!
“你们先尝试解决一下问题,我马上要去京城开会,等开完会我会再来一趟。”
方唯没有时间和他们详细探討这个问题,因为时间来不及,第三天他就登上火车前往了京城。
一周后,他再次来到了中原基地。
孙士礼在这边等著他,一见面,孙士礼就大倒苦水,这个项目把他坑死了。
“我都怀疑自己可能和这项目犯冲,自从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诸事不顺,我特么头髮都掉了不知道多少。”
“没事,咱们剃光了头,重新再来。”
方唯笑著安慰了对方一句,开会的这几天他仔细想过,不知道是不是和自己在瑶寨培育的变异株有关。
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大,土壤水质都不一样,难道是在培育过程中產生了二次变异?
变异的结果可不见得都是好的,也是不好的结果。
他觉得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修改属性值,在培育过程中大幅提高【抗性】的数值。但这样做有可能会有后遗症,单项属性值过高,大概率会引起一些不好的连锁反应。
他又不可能一直呆在基地,只能再把当前的植株拿回去研究。
“这一块地要和其他的试验田分开,每隔一段时间我会打电话问一下这块地里小麦的情况。”
不过方唯还是隔离出来了一小块地,继续培育抗性差的小麦品种,他把土地的抗性数值调高了一倍,先看看效果再说。
隨后他就离开了基地,返回了村里。
现在正是春播最繁忙的时候,他不可能一直在外面飘著,总要回来亲眼看看情况才放心。
不过在去各单位巡视之前,他把带回来的小麦植株交给了王松林等人进行培育,他倒要看看问题是出在了什么地方。
老同志遇到了新问题,他百思不得其解。
方唯这么多年不知道培育了多少作物新品种,这还是第一次碰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以前说是不熟悉小麦,可过了这么久,他对於小麦的认识也算深刻,为什么还是束手无策呢?
要的金手指在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中,无往而不利,只有新一代小麦是个例外。
时间匆匆。
各单位已经完成了插秧工作,生產情况良好。
方唯巡视回来之后,就天天往瑶寨跑,亲眼见证了带回来的小麦的培育过程。其间,王松林等人什么都没做,就是按照正常的培育方法进行培育,小麦的生长状况越来越好。
经过检测,这些植株的抗性已经恢復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就很离谱。
他隨后给中原基地打了电话,询问了那一小块田里的小麦情况,对方告知,小麦的培育没有起色,个体植株还是病懨懨的。
“不管了,松林,咱们就在这边完成小规模育种,等回头拿著小麦种子再到北方种植看看。”
方唯没有別的办法,乾脆在瑶寨另起炉灶,先把这个研究项目走通再说。
至於反常的原因,他暂时也找不到,只能等以后再说。
这天中午。
方唯接到了胡林伟的电话。
“方董,我带队去深城和秦总他们谈妥了,按照瑶岭集团出资70%、港口集团出资30%的比例,共同建设深城瑶岭大厦。
前期的事情由秦总负责搞定,他还答应从银行贷一笔项目资金,大约占总投资的40%。接下来我会把这份方案提交董事会,下午我给你传过去,你先看看。”
经过几轮谈判,瑶岭集团和深城港口集团达成了协议,决定共同出资建设深城瑶岭大厦。
这也是公司的一次尝试,如果项目进展顺利,以后在更多的项目中都可以採用这种模式。毕竟瑶岭集团的资金也是有限的,这种模式也有利於分摊风险。
“行!你先发过来我看看。”
方唯下午接到了传真,然后在办公室仔细研究了这份合作方案。
他觉得方案还是可行的,可见秦思成很有诚意,为以后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末。
方唯去了羊城,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很顺利的通过了这份方案。
胡林伟隨即代表公司赶往深城,以房產公司的名义和对方签订了正式合同。房產公司的正式名称是【瑶岭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分为房地產开发和物业管理两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