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仔细的看了大哥带了回来的资料,感到很欣慰。
虽然极端天气会给种植户们带来损失,但起码没有绝收,就还有盼头。
大哥的资料记录的很详细,这让他省去了很多功夫,便打算给对方放几天假。
“行,我是要歇两天,这一趟出门还真有点累。”
大雪造成了交通的不便,出一趟远门还真不容易。
方平没有拒绝三弟的一番好意,随即起身回家休息去了。
过了几天。
方唯召开了明春生产会议,和大家确定了明年春播的生产计划。
首先是育种,他打算继续加大育种的力度,至再次从手头上农田里分给育种中心5万亩土地。
育种基地的面积扩大了,种植区域自然就缩小了,因为土地的总量没有变化。
“海水稻和大豆依然是实行轮作制度,另外,可以减少5万亩苜蓿的种植面积。”
大家的意见比较统一,所以整个会议议程进行的很快。
临近中午的时候,方唯宣布散会,明春的生产计划已经制定完成。
下午,会议继续。
不过下午的议题是有关年终奖的事情,大家都没有吱声,这种事只能由老板来定。
方唯觉得大家的工作完成都很不错,于是大手一挥,直接通过了公司管理层提交的方案。
按照这个方案,年终奖会让大家感到很高兴。
这一天,范围外什么事都没干,开了一天的会。
好在像这样的会议并不多见,要不然他会烦死,而他一直都很反对“文山会海”的管理模式。
晚上回到家,他和盘莲商量明年过年在哪儿过的问题。
“三哥,我们回村里过年吧。不过你最好去问问大哥大嫂,看他们愿不愿意一起回去。”
盘莲打算回村里去过年,方唯没有意见。
过了几天他见到大哥问了一嘴,方平果然也打算回来家过年,二人就商定等过了元旦就回去。
整个冬天,公司也没啥要紧的事情,回去过个年什么都不耽误。
不过现如今距离元旦还早,有事没事也得把这段时间坚持过去。
方涛等人就没这么清闲,他们每天都需要记录冬小麦的生长情况,为下一步定型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冯小江则带领一个技术小组,继续在大棚内进行其他耐盐碱作物的研究。
方唯会经常到研发中心这边来看一看,偶尔也会进行一些指导。
这天下午。
他刚从研发中心回到办公室,叶晨就跑进来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
“老板,公司的两款耐盐碱作物,【海稻012】和【盐豆001】获得了科学技术三等奖。省里要对我们公司进行表彰,听说会给予10亿元的专项扶持贷款。”
这个消息倒有点出乎预料,这么多年方唯搞出来的作物品种获奖无数,两种作物同时获奖还是第一次。
另外,专项扶持贷款也很意思,额度这么大,看来省里的扶持并非只停留在表面上。
过了几天,公司便接到了电话通知,让公司负责人去省城办理扶持贷款的相关手续。
“没事没事,一有事都凑拢一堆了。这样,杨总你带人去京城领奖,让叶助理和财务部负责人跑一趟省城。”
获奖单位是聚力农业,去一个有分量的人就行了。
至于办理扶持贷款的手续,倒不用太高规格,反正财务部门必须要出人。
方唯把杨峰等人喊到了办公室,给大家交代了一番。
“老板,你不去领奖倒没啥,但你最好还是去一趟省城,当面感谢一下有关领导。咱们倒不需要拍谁的马屁,但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杨峰对这个安排总体上没意见,但他认为方唯最好还是去一趟省城。
10亿元的扶持贷款对公司还是很重要的,关键是省里正在大力推广聚力农业的耐盐作物,这种时候方唯的确有必要亲自出面。
“行吧,那我就去一趟。”
虽然不能偷懒,但方唯还是觉得杨根的建议是对的。
对的建议要听,所以他就和叶晨等人一起去了省城。他倒不用去办理具体的事情,抵达省城之后就和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准备和几个领导见个面。
人家都挺给面子的,专门抽时间和方唯见面聊了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