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方唯给马教授和林教授打了电话,说了准备给医院捐赠价值一千万元医疗设备的事情。
两位教授都很赞同这个做法,不说别的,公司和当地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方总,辛苦你了。公司遭受了雪灾,我们也没时间过去,林林总总的事情全靠你担着。这样,下周我和老林去一趟夏楚县,等见了再聊。”
马教授很会说话,听着就让人感觉很舒服。
林教授没有过多的言语,但坚决支持公司的慈善行为。
现在距离开春还有一段时间,方唯就让叶晨去联系医疗设备的事情,没过两天,县医院的刘院长就直接登门。
方唯和杨峰以及齐成和刘院长见了面,剩下的事情将会由齐成负责。
这一次的捐赠只是开端,等回头还要进行评估。如果评估的效果好,类似的捐赠未来还会有。
几天后。
马教授和林教授如约来到了夏楚县。
方唯亲自陪同两人在田间地头转了转,然后去查看了各个设施。
“方总,公司实在是发展太快了,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一天转下来,马教授和林教授感慨良多。
聚力农业的管理水平绝对是一流的,而技术水平可谓是超一流的。
在短短的几年间,方唯带领公司的技术人员就搞出来了【海稻012】、【盐豆001】【紫盐002】、【西油023】等多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耐盐碱作物。
这几项成果就是拿到国际上,也属于一流水平。
“我进入耐盐碱作物还是因为你们,咱们自己人就不用互相吹捧了吧?对了,二位难得来一趟,还请两位教授给公司的技术人员做几场报告。”
方唯很清楚,实际上马教授和林教授的专业水平很高,请他们指点一下公司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一定会带来很好的效果。
马教授和李教授纷纷点头,公司有他们的一份,理应多出力。
第二天,
马教授和林教授就去了研发中心,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了冯小江和方涛,他不可能全程陪同。
方唯寻思,等以后可以把公司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送到马教授、林教授他们那儿去学习交流。技术上的事情不能只闭门造车,还得开阔眼界。
马教授和林教授在夏楚县停留了一周的时间,随后才离开。
短短的一周,研发中心的研发技术人员学到了很多东西。科学研究就需要开阔眼界,并借鉴别人的思路。
时间匆匆。
聚力农业捐赠的医疗设备运抵了县人民医院。
吴江和刘院长以及方唯,共同参加了捐赠仪式,省电视台还专门派人来录制了这个新闻。
在不知不觉间,聚力农业便成为了当地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明星企业。不是因为企业的技术先进,而是因为企业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以及热衷于慈善事业。
这样的名气是方唯所需要的,他总是会提醒自己一句话:不能只顾埋头拉车,也要时常抬头看路。
随着天气开始转暖,冰雪渐融。
这天一早方唯便来到了大田这边,看到杨峰和王木齐正带人在进行排水作业。
现在越冬油菜和越冬小麦的生长已经进入了关键期,水量太大不仅会影响以后的收成,甚至还会引起烂根从而导致作物倒伏死亡。
及早进行排水作业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
“老板,你怎么来了?”
杨峰见到方唯走过来,便迎上前打了声招呼。
“我过来看看,排水作业还顺利吗?”
方唯点点头,问起了排水作业的事情。
“还好吧,应该能快速把积水排出去。”
杨峰笑着回应了一句,然后招手把王木齐喊了过来。
“王总,你和老板说说,排水作业究竟几天能完成?”
现在公司上下基本上都称呼方唯“老板”,他也懒得纠正,爱喊啥喊啥吧。
王木齐是管生产的副总,生产上的事情杨峰未必有地方清楚。
“最多三天,各个基地的排水作业就会完成。毕竟咱们的农田水利设施很完备,包括抽水机在内的各种农业机械也很多,误不了事。”
王木齐的身上还是那股老农的味道,但他事实上已经脱胎换骨。
杨峰笑着在一旁接了一句:“王总说三天就是三天,只会提前不会推后。”
方唯点点头,凑到近前查看了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还别说,经过雪水的滋润之后,冬小麦和冬油菜居然越长越好了,照这个架势,或许产量上不会有多大的损失。
以他的经验判断,就算减产大概也在5%之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