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亦十分勇悍,若是他反抗,”李世民咬了咬牙,“就地格杀!”
一切就绪,
出发。
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恭十将,统八百卫士,借着晓色,向着太极宫急驰而去。
当初李渊让李世民迁出太极宫,在城南建府,后来又以功大,特于宫苑西营建了宏义宫,那时的他只怕想不到,
宏义宫在宫苑西边,虽较为偏僻,却为今日兵变提供了许多便利。
宏义宫与太极宫玄武门并不算远,
玄武门北的宫苑,驻有左右屯营。
今日当值的是左屯营将军、黔昌侯敬君弘,加号云摩将军,曾祖是北齐的右仆射,也算是将出名门。
下半夜的时候,敬君弘就让副手中郎将吕世衡把几路巡逻禁军撤回营了。
从宏义宫到玄武门,这一路上已经畅通。
“差不多时候了,你带上些心腹弟兄,亲自去接应一下。”
中郎将吕世衡应声,“放心吧,早就提前调换好了,我现在就带一营兄弟过去。”
敬君弘拍了拍他胳膊,“吕兄,功名富贵,可就看今日了。”
吕世衡拍着胸脯,“我看今日之事,已是十拿九稳了。”
“小心无大错,我们得把自己的份内事做好。看好营中当值的军官,尤其是亲近东宫的。”
“亲近东宫的,早提前就调换了时间,今日不当值。”
吕世衡望向南面的玄武门,“那里也都安排妥当了吧?”
“嗯,今日常何镇守玄武门。”
长安人都以为常何是太子的人,可少有人知晓,他其实是秦王的人。
吕世衡带着百骑来到秦王必经之路上接应。
一支人马穿破白雾悄然而至,人衔枚,马裹蹄。
晨间有雾,
白雾茫茫,却也成了最好的行动掩护,天公做美。
尉迟恭一马当先,手中马槊随时待发。
吕世衡额头、手臂上,都已经扎了条红巾,他身后百骑部属,也都已经扎了红巾。
“左屯营中郎将吕世彻,前来迎接秦王。”
尉迟恭警惕的打量了他们一圈,
吕世衡道:“这些都是信的过的兄弟,都是曾经跟随过秦王东征西讨的,都愿意为秦王效力。”
尉迟恭终于露出一点笑容,说了句好,然后骑马转身回去,很快,李世民在侯君集几人护卫下过来。
吕世衡上前拜见,
李世民笑着道:“铠甲在身,就无须多礼,辛苦你们了。”
“大王,此去玄武门,一路都已畅通无阻。”
吕世衡带着一百臂缠红巾的屯营骑兵,为李世民开路,一路护送至玄武门下。
张公谨来到城下叫门,
常何早就等候多时,立马下令打开了玄武门。
秦王府八百甲士鱼贯入城。
“弘慎,你和世衡留在此处,协助常何把守关门,待太子入宫后,立即关闭玄武门,不管发生任何事,今日没有我手令,都不许再开门。”
张公谨点头应下。
侯君集、郑仁泰率兵直奔皇帝寝宫,李世民则带着尉迟恭在玄武门内不远的临湖殿附近埋伏。
东方渐晓。
长安城的晨鼓也响起来了,
整个城市也醒了过来。
皇城东,胜业坊。
代郡王府里,
李逸还在呼呼大睡,姬令仪轻轻的唤醒他。
“阿郎,天亮了。”
李逸揉揉眼睛,打着哈欠坐起,伸了个大懒腰。
姬令仪倒来茶水给他濑口。
下榻后,李逸先去冲了个凉水澡,这大夏天睡一夜后,身上总感觉有点黏乎乎的。
冲完澡,神清气爽。
疏影拿来衣服,服侍他穿戴。
李逸脑子已经清醒,今天是个大日子。
走在庭院中,抬头看向东方天空,朝霞漫天,红日欲出。
好兆头。
今天是兵变的日子,可他不急。
宫里宫外,早就已经安排好了。
李建成连长林兵都没了,甚至他原来的东宫卫士,也多被皇帝换成了屯营禁军。
李元吉的齐王府兵,也同样都被撤出京城了。
长安城中的这几千宫府兵,才是李世民兵变的最大阻碍,现在都没了,甚至连薛万彻、冯立、李安俨、谢叔方这几员宫府兵悍将,也全都贬外了。
李世民哪还有敌手。
京师是皇帝李渊的地盘没错,可也架不住外科手式式的精准斩首战术。
李世民可是战无不胜,用兵打仗这块,李渊不是对手,更预防不到。
晨鼓响,
长安城门、坊门次第打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李逸不急,先美美的吃了个早餐,水煮玉米,煎鸡蛋、一盅枸杞羊肉,再来两馒头。
营养又美味。
早餐还没吃完,
师兄魏征来了,魏师兄一脸憔悴,顶着两个黑眼圈,见李逸还在那悠闲的吃早餐,忍不住道,“这个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吃早餐呢。”
李逸笑道:“看来师兄昨夜不仅没睡好,今早也没吃好,来,再吃点,今天可能会很忙,到时可就没时间吃饭了,先吃饱了再出门。”
魏征压低声音,“你就一点不担心?”
“谋划了这么久,准备了这么多,剩下的就看天意了,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见魏征还是一脸担忧的样子,
李逸递给他一个水煮蛋,“放心,天意早现,前日,太白经天,就已经预兆秦王当有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