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分好,马周挥手让她先出去。
“司空,我查到,卢阶是裴寂的亲家,他的一个女儿嫁给了裴寂的庶子,两人关係向来很好。
此次卢阶诬告司空,好像正与裴寂有关。”
李逸端著白瓷茶杯,慢慢啜饮茶水,传统的煎茶法,跟宋代抹茶有些类似,
味道都更浓郁。
“裴寂这是不甘寂寞啊。”
马周道:“现在还没有確切的证据能牵扯到裴寂,不过我身为御史,可以风闻奏事,把这事捅出来。”
李逸摇了摇头。
“对付裴寂这样的傢伙,得看风向时机,现在还没到时候呢,暂时不要动他。
待起风了,
你再弹他。”
李世民才刚当上太子,都还没登基呢,
现在能把裴寂踢出政事堂,就已经不错了,真要彻底收拾裴寂,这影响不好,
不利於大局稳定。
因此,別说没证据,就算马周手头真掌握了证据,现在也不適合动手。
“现在这阶段,稳定压倒一切,
得团结,
儘量不要引起新旧对立。”
做御史的,更应当会掌握风向,他们就是天子手中剑,不能乱砍。
“太子什么时候登基?”马周问出了一句无数大唐子民都想知道的话。
李逸呵呵一笑。
“殿下刚刚受封为太子,总得还有个时间缓衝,得把朝堂中枢理顺了,甚至是地方也安抚调整好了,
才是陛下禪让退位,殿下登基称帝之时。”
“那要多久,我觉得宜早不宜迟啊,早一天登上大位,也就早一天人心安定,也不会再给人有其它想法机会。”马周道。
“嗯,看情况吧,迟则两月,快则一月。”
李逸和李世民也早商议过此事了,长孙无忌其实早在宫变成功后,就嚷著要请李世民登基了,巴不得当天就让李世民太极殿称帝。
不过房玄龄杜如晦等,还是觉得要有个缓衝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当然,也不能拖的太久。
李世民早点成为皇帝,也才能让天下都更安定下来。
李渊一天还是皇帝,
那也许就总还有人心不定。
···
太极宫门前,
裴寂一身白袍,
身著紫袍的监门將军张阿难过来,
“裴司空是进宫?”
“嗯,进宫面见圣人。”
说著,裴寂递上一道手令,是太子手令,许他进宫面圣。
张阿难有些意外,仔细的检验著这道手令。
“张將军请放心,我还没这么大的胆子,敢偽造监国太子的手令。我刚刚从东宫出来,已经拜见过太子,得到太子许可的。”
张阿难仍是仔细查看完毕后,这才道:“我送裴司空进去。”
他把裴寂送到了皇帝所居的甘露殿。
现如今,
大唐天子不仅出不了太极宫,甚至平时也只能在甘露殿这组宫殿活动,要去北海泛舟,都还得先派人通知张阿难,得到他的允许,由张阿难亲自带兵护卫隨侍才行。
甘露殿里,
李渊抬眼,冷冷的打量著这两人。
“张將军,怎么把朕的老伙计给请来了?”
李渊对老伙计笑问,“怎么一身白衣,你的紫袍难呢,这才几天啊,裴寂你的官爵难道就被罢免了?”
裴寂道:“陛下,太子已准许臣致仕归家,不在朝为官了。”说完,他扭头看张阿难,“今日我来看望陛下,与陛下聊聊天敘敘旧,张將军要一起吗?”
张阿难看了看这君臣二人,
肃容道:“陛下,臣先告退,在殿外侍候,有事吩咐。”
待张阿难退下,
殿中只剩下了君臣二人。
李渊长嘆一声,
裴寂也是跟著嘆气。
“陛下,卢阶死了,他弹劾李逸贪污等罪,太子大怒,不经审讯便立斩於东市,家眷也一个没放过,男的流放岭南,女的发给李逸为奴。”
说著说著,裴寂落泪。
“陛下,卢阶也是太原最早追隨陛下起兵的,是大將军府的幕属,如今七十致仕在家,结果还是落的如此下场。”
李渊再次嘆气,
“二郎如此霸道?”
裴寂抹了把泪,“陛下,如今为天下计,为朝廷计,为宗室计,亦为陛下自身计,
还请早日传位於太子。”
李渊瞪大眼睛,盯著这个老伙计半晌,
“我还以为裴监今日是来看望我这个老朋友的,没想到,却是来为太子做说客劝说我退位的,
裴寂啊,我是真没想到啊,有朝一日,你会为二郎来劝我退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