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可是有家庭医师的,毕竟李家现在做医药生意,名下的千金药肆和无极医馆,都已经做成连锁商號,从长安到洛阳,从关中到中原,都开了许多分號。
甚至还建有专门的医师、药师的培训学校。
李家有老医师常驻。
姬令仪对李逸道:“阿郎,妾观王妃不是身体有恙,应当是有喜了。”
“对,这看著像是孕吐。”罗三娘也道。
她们都是生过孩子的,有的女人怀孕前期会有妊娠反应,孕吐,也有的人没有或很轻。
“有些刚怀孕的,闻不得油腥,容易吐。”
医师很快到来,
“是滑脉,恭喜代王,王妃有喜了。”
杜十娘喜极而泣,
一家子人都围上来恭喜。
李逸回来也有两月了,在十娘这也是很努力的耕耘播种,
最近,
府里媵妾们,接连有几个都有喜了,杜十娘脸上高兴,可心里却著急。
现在,终於轮到自己有喜了。
武德元年就成婚了,一直到武德六年了,一直没有一男半女,虽说先后为祖母、父亲守孝,耽搁了四年之久,可始终无出,终究是让她焦虑万分。
现在终於怀上了。
杜十娘哭的稀里哗啦的,
李逸安抚了好一会,她情绪总算安定下来。
烤全羊吃不了了,
送回房,远离这油腥味,先吃点小米红薯粥。
次日,
李逸苦逼的四更起来,更衣上朝。
胜业坊虽离东宫很近,不用像有些小官住在城南,上朝还得赶十里路,但也別想睡懒觉。
好在这时代没啥夜生活,
睡的早,
四更起来,倒也是睡足了。
东宫宫门外,
已经搭建了待漏室,
为上早朝等候宫门开的官员们准备的休息之所,身为宰相,李逸在里面还有一个专属的休息间。
铜壶滴漏计时,
官员严守朝会时辰。
一进去,便看到了长孙无忌,
胖胖的国舅爷今日双眼无神,顶著一对熊猫眼,十分憔悴模样。
“长孙公昨夜这是与美妾鏖战了几个回合啊?”李逸笑著打招呼。
长孙无忌抬头,见是李逸,苦笑著摇头,“昨夜几乎一夜未眠啊,”
“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亲家公啊,不瞒你说,我打算辞相了,我阿舅也会辞相併请求外放。”
李逸听到这话,並不意外。
“长孙公真想好了?”
“嗯。”
长孙无忌有气无力,心中实在是不愿辞相,可昨日先是妹妹劝说,后来舅父也喊他到府上,又劝了半天。
经舅父一番剖析,长孙无忌才明白现在形势对他们甥舅俩有多不利。
王珪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就是要取代他阿舅相位的。
不过他心里其实也还存了几分侥倖,觉得是妹妹和阿舅想多了。
今天他准备和阿舅一起上辞章,
他认为皇帝会挽留他的,到时他推辞几下,也便顺势留下,也能绝了那些人再攻击他的势头。
李逸笑了笑,
“那正好,我昨晚也写了一道辞表,正好咱一起辞相。”
长孙无忌惊讶,“你也要辞相?”
“我一直向陛下辞相,只是陛下一直没应允,但我觉得我確实不太適合为相,听说现在坊间都称我为三旨相公,哈哈哈。”
长孙无忌笑不出来。
虽然他也曾嘲讽过李逸为三旨相公,可李逸就算在政事堂只当个摆设,偏偏皇帝对他信任无比。
时辰到,
宫门启,
早朝开始,
李逸果然率先请辞侍中、兵部尚书、雍州牧、左卫大將军数职。
皇帝不许,当殿拒绝。
然后长孙无忌出列,拿出了两封辞表。
一封是舅父高士廉向皇帝请罪,引咎辞相,自请外出。另一封是长孙无忌的辞表,他也向皇帝请辞右僕射之职。
李世民接过了两道辞表,在御座上翻看了许久。
终於,
皇帝抬头,
缓缓开口,“高士廉与朕既是君臣,也是故旧、姻亲,更是功臣,此次犯下大错,自请外放,朕许了。”
“罢去高士廉中书令兼太子右庶子之职,左迁安州都督。”
李世民望向长孙无忌。
“辅机是朕妻弟,更是心腹元从,如今一再垦请辞去相位,皇后也极力劝说,朕很无奈啊。
下詔,免去长孙无忌尚书左僕射兼太子左庶子之职,
晋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册拜司空。”
长孙无忌听到免去他相职时,脸松垮了下来,他没料到,皇帝真就免了他宰相。
“陛下,”
“臣不敢受司空之封,外戚任三公,会招致圣主私亲非议,请收回成命。”
长孙无忌再三请辞。
许久后,李世民收回了授司空之封。
长孙无忌晋开府仪同三司的从一品散官,却並未再授其它实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