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都想迅速解决掉眼前的问题,让整个大唐再次恢復到之前那般欣欣向荣的姿態,但却丝毫未曾意识到,若是这一次朝廷低头了將会引起多大的动静。
他们没能看到商人资本的威胁。
但在顾易的影响之下,顾靖如今已经完全看出来了。
他这是在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此事,所以才会一直都在忍著。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著这一切。
对於顾靖的行为並不觉著意外,在这时代浪潮之中,顾靖需要去抓住一个最好的机会。
简单而言——
顾靖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改革家,这是在整个悠悠青史之中都不会出现很多个的人。
他如今所面对的是要改革大唐自贞观年间开始便定下的基调。
这是大唐的核心所在。
他需要在保证一切能够如往常一般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加能够管控好这其中所滋生出来的资本。
这才是最为艰难的。
除此之外,顾易也觉著顾靖这是有心打算清洗朝堂之中的蛀虫。
他確实已经老了。
而李隆基如今仍是那般的年轻,未来如何无人可知,但对於顾靖而言,他还需要像顾氏的一代代先人们一般,倾儘自己的全力便足够了!
时间匆匆而逝,朝堂上的爭斗愈发激烈。
而就在这种情况即將到达临界点之时,顾靖终是有了些许动作。
——他调兵了!
顾靖以摄政太傅的名义,包括李隆基这个皇帝的大印,乃至於武则天这个太皇太后的手书,调动了各地的兵马。
虽然不算多,但在当前的局势之下亦是惊天动地!
掀桌子?
这是所有人第一时间便生出的想法。
无形的阴霾瞬间笼罩在了整个大唐之上,一个个商人及商会瞬间便感受到了无尽的恐惧感。
这是他们最害怕的。
朝廷若是真的要豁出一切去掀桌子的话,他们確实无法阻挡。
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顾靖是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胆子,去做出这种事情?
要知道,到了如今牵扯其中的早已不仅仅只是他们这些个商人以及商会了!
朝堂之上对此亦是一片非议!
娄师德等人终是再也压制不住这些声音,將此事闹到了顾靖身上。
群臣皆是諫言顾靖要保持冷静!
毕竟无论怎么看,此事对於整个大唐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但顾靖的態度却是十分坚决。
整个大唐一片阴霾,眼看著各方人马相继直奔各个沿海城市而去,那种无形的阴霾亦是愈发的浓郁。
这就像是一把隨时都可能落下来的屠刀。
时刻都在给那些人压力。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各种罪证的调查进度亦是愈发顺利,一个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相继被调查出了痕跡。
洛阳,太初宫。
顾靖跟隨著宫女缓缓走了进来,表情无比平静。
他十分清楚武则天在这种时候召见自己的目的,若是换做別人,他还会觉著可能是求情。
但放在武则天身上,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太初宫,紫宸殿。
檀香四溢。
武则天崇尚佛道,虽然在顾靖的限制之下,並没有如同原本歷史之中那般大规模建立寺庙。
但在这太初宫內属於她个人的信仰印记,依旧顽强地存在著。
顾靖跟隨著宫女缓缓走入殿內。
方辅入殿,还未等顾靖有所行动,那躲在素色帘幕的温婉声音瞬间便响了起来:“太傅无需多礼。”
“赐座。”
顾靖闻声,仅微一頷首示意,並无推辞。
待宫女將一张铺设锦茵的紫檀坐墩置於御榻斜下方,他方从容落座,姿態端凝,目光沉静地投向帘幕方向。
帘后,武则天似是深吸了一口气,才缓缓开口,“今日召太傅前来,乃为国事。”
“予身为太皇太后,退居深宫,本当颐养天年,不问外务。”
“然则.”
她深深的嘆了口气:“国事牵缠,家事难解,宗亲哀告之声不绝於耳.予辗转反侧,思虑再三,终是明白,此非予一人闭目塞听便可迴避之局。”
“今日,只得將这烫手山芋,交予太傅明断。”
说罢,一旁的宫女立刻便將武则天早已准备好的书信取了出来,恭恭敬敬的递到了顾靖的面前。
顾靖並未多言,当即打开一眼。
正是武三思以宗亲血脉之名,泣血陈情、哀恳太皇太后施以援手。
至於其他的书信同样也大差不差。
很显然,顾靖这次的突然调集兵马,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顾易也在饶有兴趣的看著这一幕,对於武则天做出这种行为没有任何的诧异。
这就是武则天。
她显然已经意识到了顾靖此次的心志到底有多么坚决。
哪怕是太皇太后的这个身份可能都保不住她。
她自然不会去管什么所谓的宗亲。
顾靖缓缓的拿起了那些书信,从始至终也並未说些什么,只是再次朝著武则天拱了拱手,旋即便朝著殿外走了出去。
看著顾靖那已经有些佝僂的背影,武则天的表情极为的复杂,但最终也只是轻轻地嘆了口气。
洛阳宫。
“太傅!您可来了!”李隆基的声音带著少年人特有的雀跃,却又努力维持著帝王的仪態,“眾卿已將擬定的新年號呈上,请太傅御览,务必为朕定夺!”
他一边说著,一边迫不及待地將那捲写满候选年號的奏疏双手奉至顾靖面前。
改元,这標誌著天子正式亲政、开启新时代的象徵性时刻。
李隆基已经到了这个年纪。
顾靖神色沉静,接过奏疏,目光缓缓扫过其上墨跡淋漓的眾多候选:“景云”、“太极”、“延和”、“先天”.一个个饱含祥瑞与期许的字眼跃然纸上。
他的视线最终,稳稳地落定在两个字上——
开元。
“陛下,”顾靖的声音不高,指尖轻点在那两个墨字之上,“或可择此二字为號。”
他没有赘述缘由。这本就是奏疏中详细阐释过的。
李隆基闻言,连忙接过奏疏,急切地找到“开元”之下的释义註解,目光灼灼地细读起来,口中亦不禁轻声诵读:
“『开』者,辟也,创也,启也『元』者,始也,大也,本也”
他的声音渐渐沉入经义:“《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殿內一时静默,唯有少年天子专注的低语在迴荡。
他反覆咀嚼著“开元”二字所蕴含的磅礴气象——开闢新元,肇基皇极,统御万邦!
这和还有著少年志向的他完全就吻合!
许久,李隆基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著激动与决断的光芒,他望向顾靖,重重頷首,朗声道:
“好!”.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万分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