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秦牧有难,跨界代打,你的哥哥们已顺著网线爬过来了
“让他跪,就让这世道变的大逆不道吧!”
一眾昔日的开皇旧部兴冲冲的说道。
顾明撇了他们一眼,而后动了起来,说是看剑,但顾明却是以神通演绎三十三重天奥妙。
他要的是一个重塑道心的无忧乡,而非因“力”而聚。
於是,一式神通幻化三十三重天,自太皇天而始,一座豪气冲天,快意恩仇的少年天下笼罩在整个开皇天庭之中。
所有人不禁情绪起伏不定,好似被拉入了少年时代,不畏艰难险阻,一路高歌而行,扫得无忧乡暮气退避
而后太明天降临,这是昔日开皇在平定神魔之乱的途中,见世道不公,继而发誓要改变天下的宏愿所创下的剑法。
三十三重天分別是开皇自少年成长到如今的人生,是积累,是宏愿。
而今被顾明一一施展开来,没有人能够不动容,一个个心神震动。
而开皇更好似一叶孤舟,漂流在整片星河之上,孤立无援。
此时开皇已然色变,他意识到,自己的这位后世孙,恐怕早就超越了他不知几何,此时他心中竟无半分能嬴的把握。
但开皇终究是开皇,当即举剑而杀,纵渺如
是万年岁月不能改其志的强者,他退守无忧乡,却未墮落。
真正道心崩溃的,一蹶不振的,是他昔日的旧部啊。
所谓开皇时代,乃是以开皇为名,而其酝酿的精神意志,却是整个时代的人的精神。
只是,开皇时代败了,开皇没变,而当日的那群人却开始埋怨开皇,埋怨开皇没有带领他们走向胜利,埋怨开皇不够强大。
可他们却全然不去想,自己的对手是积累了多少岁月的恐怖存在,去想开皇也只是一个人啊。
事实上,当一个种族,一方天地,需要一个英雄才能够延续,那將是他们的悲哀,证明他们已经进入了灭亡倒计时。
是以,顾明施展出三十三重天意境,看似打的是开皇,可实际却是那一眾老臣,乃乃至醉生梦死的新生代神魔。
那些老臣见开皇无数次被击倒,又无数次站起来,红了眼眶,流了泪水。
炎日守背后剑匣脱落无数锈跡,房由基想起这些年自己的哭坟行为,那哪里是在哭开皇,明明是哭他这个懦夫。
而后,天庭之上,战歌鼓起,一眾老臣神魔竟纷纷衝出冰刃,剑指顾明。
顾明冷笑道:“开皇我尚能隨意拿捏,更何况你们,不要浪费时间了,一起上吧。”
隨后,三十三重天扩大,將他们统统笼入其內,地水风火四象变幻无穷,將所有人击倒。
而顾明则高坐天穹,如同镇压万古的魔王一般,看著这些螻蚁的挣扎。
“无用,当年败给天庭,你们尚且无勇气一战,而今又谈何与我为敌。”
一位位神魔被击倒,击溃,打的嚎啕大哭,他们完全看不出胜利的希望,继而刚刚振奋的道心,又渐渐的陷入了死寂
渐渐的,一位又一位神魔倒下了,再也起不来。
可天地间,还有风雷狂啸,因有一人还在前行,还在抵御,正所谓千难万击还坚韧,亘古不动心如坚。
是开皇秦业!
顾明嗤笑:“你的臣民已经倒下,凭你一人,为之奈何?”
於是,狂风,暴雨,烈焰,雷霆,山石,洪水,將开皇击倒千千万万次。
他的道躯开始破碎,鲜血流成河流,白骨裸露於外,法力也近乎消失殆尽,可开皇唯独没想过放弃。
“开皇,跪下吧,跪下后,你將荣华富贵,寿於天同,那些人不过儘是懦夫,不值得你守护。”
开皇秦业的眸中燃起烈焰:“我的道,便是我的臣民,是守护,你不可改我志,虽九死其尤未悔!”
於是万籟俱寂,而后怒吼声起。
竟不是秦业,是那些本就倒下的神魔们。
他们先因顾明的强大而激发斗志,与其一战,又因开皇的坚韧,而被触动,继而发生改变,从此,再无事物可以打倒他们。
顾明满意一笑,可见那些人一个个双目通红,要將他吃了一番,继而心中一突,旋即冷笑:“看剑!”
不同於之前的神通,这次顾明是真的砍了一剑,於是,一剑仙人跪!
乌泱泱的整片开皇天庭,包括开皇都跪姿接剑,懵逼至极,继而怒火更盛。
就连开皇也怒了,不是,真敢让祖宗跪后世孙啊!
可当他们再回过神时,顾明已带著珍王妃消失不见。
他也敬开皇,是以不愿开皇於这方寸之地退守,如今开皇天庭被他一番刺激,想来会绽放別样的光华,如今他已可放心去那前十六个宇宙纪。
去见一见弥罗宫主人,去见一见那混沌公子。
······
顾明这一走,便是岁月悠悠。
期间,拥有了聊天群的秦牧成长飞速,对於他来说,知识就是最大的养料,更何况是万界知识。
无论是神通亦或者是修为秦牧都胜於原时空不知几何,就连延康变法的进展,也被大大的推动了。
更是在古人的修行境界上,研究出了可以一统前六大神藏的天河神藏,若新生代修之,原胜旧时代修炼之法,是以今胜古之法。
而这也让天庭感到不安,龙汉天庭作为统治了苍生无数时代的庞然大物,自非自大之辈。
他们清晰的明白,天河神藏的意义,若经由这样发展,那么新人在未来定会胜他们,就像昔年他们胜了古神一般。
今日的延康,虽为一幼苗,可来日未必不能长成参天大树。
而若让他们废道重修,则风险太大,道基无悔,一但悔了,恐怕他们暗中的对手不会给他们机会。
於是,现在摆在他们面前,最好的方法就是,扼杀延康,断绝后世人修天河神藏。
此时,秦牧刚刚探险回来,正在和天公土伯论道,旁边的龙麒麟红袖添香,察言观色,顺带写一些自己所创的豢人经。
大天王佛於一旁观看。
论道途中,无论是天公还是土伯,都不禁感慨如今秦牧的道行。
这个世界上,多数人是道行不如修为,因道行在达到一定限度前,是远胜於道的。
以修为持之以恆,是能够提升,且可走前人之路,而道行的话,则是看天资看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