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机动无赖战士!充气隔热盾保证单机突出大气层!(4000字)
老中是应对天灾的时候速度很快,而老美则是应对军事威胁的时候速度很快。
当然,至少现在还是这样。
以后就……难说。
不过也不是所有军种都关注这个,毕竟老美的空军和海军都是“爷”,他们可不会在泥地里打滚。
像城市巷战和治安战等适合重装动力外骨骼发挥的地方,那是陆军和马润的专属。
或者说就是四等人海军陆战队马润的活。
毕竟再怎么重装的动力外骨骼也比不过坦克,尤其是在正面战场。
而那些从军队退役到了公司继续领兵……哦,带领公司员工继续上战场的前军官们,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你们看这里,这个视频拍的很清楚,这种重型动力外骨骼的各处支架上都有装甲板的安装孔,它们安装防弹板的方式应该类似悍马的附加装甲。”
(原装铁皮之外的附加装甲)
“没错,它应该也是采用了模块化装甲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威胁级别和作战需求,选装不同等级的装甲防护。”
“应该就是这样,就像它现在执行救灾任务,所以拆掉了沉重的防弹板,提升续航的同时可以携带更多救灾物资。”
“它的防护等级应该比不了装甲车,哪怕是轻型装甲车,毕竟它的动力输出和搭载能力都有限,不可能加装太厚的防弹板,顶多像是全身防弹板的‘无赖战士’一样的防护力,可抵御轻型枪械射击和爆炸破片。”
“伙计,游戏中的‘无赖战士’对于步兵单位来说已经是最好的防护了,之所以现实中没有,就是因为全身重甲太重了,可有了动力外骨骼辅助之后就不一样了……”
(全身重甲的“无赖战士”)
“无赖战士”其实叫无畏战士,他的全身重甲原型是笨拙臃肿的拆弹服。
不过相对于臃肿的全身拆弹服,无畏战士的全身重甲更像防弹衣套装,看起来更威武一些。
但这种威武有个问题,那就是重达50公斤!
如果再加上一系列的作战装备,战士的负重就奔着100公斤去了!
所以这种无畏战士只是射击游戏中的一个重装单位,并不会出现在现实军队中。
全身覆盖的重型防弹装备会极大地限制穿戴者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在实战中,士兵需要根据具体的作战环境选择适当的防护装备。
全身覆盖的重型防弹装备虽然在防护能力上很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士兵更需要的是机动性和灵活性,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尤其士兵要携带大量的作战装备,那些东西加起来基本就是二三十公斤起步,已经不轻松了,所以防弹装备基本上就是一个防弹背心。
而且全身覆盖重型防弹装备的散热问题也是一个挑战。
穿戴者在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有效地散热,可能会导致中暑或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高级防爆服设计了液冷系统,但这又增加了装备的复杂性和重量。
如果是人力扛的话,那肯定受不了,但要是有了动力外骨骼,那就不一样了!
有了外骨骼提供动力,战士披上重甲之后就是高防护与高机动的“人形装甲车”。
而且这种装甲车目标很小,不仅可以藏在墙角,还能进入房屋,甚至可以爬楼。
从救灾视频里看到的东西还不止这些,因为他们还看到了重型动力外骨骼的破坏力。
可以直接把墙壁撞塌!
虽然是震后的危墙,也不是大都市的钢筋水泥墙,但就重型动力外骨骼来说,破个门肯定是轻而易举的。
而且还能像普通士兵携带突击步枪一样携带重机枪!
要是有一队携带重火力的重装动力外骨骼战士空降到了城市,然后参与巷战攻坚战,那一两个小时的“超短”续航好像也不是什么问题。
之所以巷战都打的磨磨唧唧,就是因为“强攻不下”和“伤亡惨重”。
而一队重装动力外骨骼战士突入战场之后只要扛住了第一波伤害,然后冲进了作为防御工事的楼房里,那基本上就可以宣布战事结束了。
想到这个,就有人牙疼了。
“无赖战士竟然真的要从游戏走向现实了。”
“还是机动无赖战士,机动更强,火力更猛……”
(类似图,腿部机械结构和护甲比较帅)
“我们的动力外骨骼进度怎么样了?”
“轻型动力外骨骼在小规模装备测试了。”
“还测试?我记得几年前就有小规模装备测试,后来就没了声音,然后老中那边就开启了大规模测试,现在对面都有动力无赖战士了,我们怎么还在测试?”
“不是同一家公司,之前那是雷神公司,现在这次是洛马的。”
“哎,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集中力量和资源搞一款动力外骨骼呢,非要这样一家公司一家公司的试吗?”
“安心,鲍勃,我们的技术还是先进的,现在只是在找最合适……”
就在老美苦恼的时候,老中的第二天又有新的地震发生。
这次是在高原玛多,震级足有7.4!
好在当地地广人稀,震中不在人口稠密区。
不过高原也有高原的问题,那就是有高寒和雨雪低温天气,需要抓紧搭设帐篷并发放被等御寒保暖物资。
于是外界再次见证了老中的救灾速度。
只用了半天,安置点就搭建好了几百顶帐篷。
就在孩子们还在兴奋不用上学的时候,解放军就给他们搭好了帐篷学校。
还当着记者的面问他们:“小朋友们,开不开心,在帐篷里上课是不是很新奇?”
小朋友:“……开心”
记者:“我们看到小朋友露出了开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