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到底,还是和以往的地主没什么区别,一门心思将主意打到土地上,借此疯狂搞钱。
武爱国的想法很简单!
迅速扩张bp机的业务,最好能够扩散到东亚各国。
东亚各国的大城市,才是bp机最好的市场环境。
但凡打入进去,就算只能分到极少份额的利润,那也是惊人财富。
另外,就是打通的渠道,以后还有大用!
bp机能赚很长一段时间,等以后大哥大出来了,又能狠狠地赚上一波。
不仅如此,但凡霍大亨能够参与东亚以及东南亚各国的通讯业务,就算只是很小一部分,那也是了不得的影响力。
有些事情,现在说太多没什么用。
单单就是bp机的生意,足以让霍大亨的财富,在港岛华人大富豪中,占据独一档的位置。
眼下可是七一年,什么塑料假,什么衣服之类很赚钱的轻工业行当,和科技电子消费品的利润比起来,屁都不是。
甚至,可能还比不得武爱国通过京城鼓楼厂,鼓捣出来的各种类型自行车,以及摩托车更赚。
至于翡翠宝石之类的生意,只能算是一个添头罢了。
武爱国可不会学缅国那样,大量的出口翡翠以及宝石原料,实在太浪费了。
他记得,前世对于缅国的翡翠原料出口,有过详细的数据分析。
在华夏的经济起势之前,缅国每年由官方组织的翡翠原料交易会,金额都是在一两亿刀乐徘徊。
实际上,缅国每年的翡翠原料交易额,起码十倍于此,不过利益大头都被某些人和势力私吞了。
还有,名气不小的边境城市大其力,以及对面的暹罗美塞城,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还不是因为翡翠和宝石的走货生意,这才让隔河相望的两座边境城镇,慢慢的发达起来么?
武爱国既然成为了缅国北部地区的掌控者,肯定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
事实上,在西北分公司发展势头迅猛的时候,像是大其力还有对面的塞美城,原本繁茂的走货生意一落千丈,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暹罗那边的专门做翡翠以及宝石走货生意的,大部分都是当地很有经济实力的华人和华侨。
他们被断了货源,不就只能通过其它方式弥补么?
武爱国前世又不是没做过珠宝生意,自然知道里头的门道,还有利润大头在哪?
与其便宜了那些专做首饰的所谓大亨,还不如由西北分公司自己出面赚了。
眼下,和霍大亨带来的港岛商人做生意,不过就是试水罢了。
武爱国想要搞钱,手下地盘的建设费用,还有其它一应开支,都是一笔不小金额。
单纯的依靠土地出产,显然相当不靠谱。
以眼下缅国的情况,就算西北分公司手里有大把粮食,又能卖给谁?
至于其它的土特产,也大多面临这样的问题。
事实上,这时代赚钱不是很难,可想要赚大钱就很麻烦了。
小日子的金融市场,不是那么好进出的。
其余亚洲国家的发展,都处于开始发力阶段,就是想要割韭菜都没有那么多韭菜。
武爱国思来想去,投资欧美那边风险太大,很容易失控。最后也只能将目光放在经济形势相当不错的港岛身上,目前这才是最好的资金来源地。
很快,就有一次大收割的机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