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
如同电熨斗轻轻推过:“昨天让卫东到的平京,一直在北郊工业园区工地上,晚上跟我们吃饭开会,直到休息还在跟我討论要拍部电影,去鼓舞更多人投入改革工作,三点过躺下,七点不到我们出发,在跟市里单位谈房改,九点到西站办公室决定晚上来这边做行业介绍,下午在食品单位谈承包,直到这会儿都是马不停蹄,听得出来嗓子已经受损了,这是为什么?”
还好这会儿真不流行諂媚文化。
汪志文也不是绕著弯儿拍领导马屁:“只为让大家在这个改制转型期不负十年寒窗,能够最大可能的展现出能力才华,时代走到了毕业包分配要改变的关键点,我作为电影学院大四学生,以前能分配到某个电影厂就阿弥陀佛,现在我不会去爭抢越来越少的那点名额了,我已经带领起一帮伙伴,我们要演绎这个时代,鼓舞这个时代,祝愿在场的大家都能用最热烈积极的態度为这个时代做出贡献,谢谢大家,今天就让他休息下,大家也能消化消化,明天我们继续讲……外贸!”
雷鸣般的掌声中此起彼伏的谢谢。
让卫东都笑著挥手告別。
然后才是百余人的平京公司职员们继续对销售工作探討开会。
没谁要求加班、晚上还得来开会。
但几乎没人缺席,知道这就是功力腾飞的关键时刻,学到悟到就能征战四方。
晚上全都挤在三楼宿舍、二楼办公室睡觉,还兴奋热烈的探討。
让卫东他们也没去住酒店招待所。
本来请伍曦回去顺便带走尤启立的,这俩都表示不急。
最后跟大学生们在服务中心大厅打地铺。
伍曦还觉得找到了在连队的感觉。
尤启立则郑重其事的给让卫东提出,他想在大学生中间招募自己的班底。
这已经是他过去两年征战大江南北最痛苦的事情,人才匱乏。
从老家带出来的几个人最多只能帮著打下手,甚至都不一定经得起各种诱惑考验。
他一直在构想有座人才大学……
让卫东发现他又一不小心就开始天马行空,赶紧叫住说自己考虑下。
他不是怕尤启立壮大规模,而是担心部分孩子跟著他会不会毁了人生。
但是到第二天晚上,就有四五千大学生集中过来!
要不是让卫东当机立断的马上把所有人转移到几百米外的汽车製造厂大门內广场,就是当初迎接过旗副统领的空地上。
怕是连街道、片区警察都要出动来打击这种乱糟糟局面了。
但这会儿让卫东在平汽內部的声望已经达到了最高,白天他主要在切诺基车厂这边做调研考察,柯林斯都闻讯要从底特律赶回来,更是打电话叮嘱外方人员全面配合资方大佬!
而中方这边则是汽车总公司房地產开发公司那位从厂长调过去的朱总,带队过来跟让卫东协调敲定了全新的“平京汽车大厦”进入方案落实阶段。
已经进入第六栋高层宿舍建设期,即將腾出来的空间就改建成大型商业写字楼。
现在反而是平汽老厂原本已经亏损到无事可做的机加工车间和职工,忽然从承接中央空调业务起死回生,现在不太想撤离搬迁老厂。
属於让卫东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但抗拒声音不算很大。
毕竟整个局面还是他拉动的,让卫东也在联席会上答应想想折中办法。
工人代表、车间主任都表示相信让总。
他一直是这种態度,没什么非黑即白的必选项,局面都是在动態变化中隨时可以找寻其他解决途径。
不过这一天,虞晓秋张罗著做了不少准备。
大喇叭、麦克风、黑板,还有胖大海润喉,那俩副食妹子搞这些东西手拿把掐,捧个大茶缸子跟著催促多喝点。
她这级数的美人儿,老妈子似的跑前跑后照料,看到的人反而都觉得该是让卫东享受的待遇。
这傢伙不在意这种细节,索性找平汽厂借出来套还比较罕见的投影仪,搭配自家电脑就能放ppt了。
所以直到晚饭都在做ppt。
各大高校的销售骨干已经带回来不少消息,有些高校主动邀请让卫东可以到学校去开讲,会议厅、礼堂甚至大球场都很適合这样讲过去。
让卫东想想摇头拒绝了:“我们要凸显的是这座面向所有高校人才服务的公益机构,要让所有大学生都知道这个地方,起码身边有人来过这个地方,可不是要给哪家高校做gg。”
打的就是以我为主的明牌。
真正成为高校学子的指向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