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武侠:开局成为百胜刀王 > 第476章 476烛影斧声惊帝阙龙争虎斗裂山河

第476章 476烛影斧声惊帝阙龙争虎斗裂山河

石飞扬抚掌大笑道:“好!不愧是我石飞扬的儿子!”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滔滔江水,眼神深邃,沉声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当皇帝,就得狠!男人不狠,江山不稳。”

他转头看向李丹青,献计道:“现在咱们身处赤壁,正是天赐良机。你回洛阳坐镇,稳住中原局势。南楚和荆南,就交给为父来料理!”

“可是父亲……”耶律诗涵忍不住开口。

石飞扬摆摆手,狡黠地眨眨眼,铿锵地道:“放心!你公公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耶律诗涵望着石飞扬永远十八岁的模样,噙着泪水,泪中泛笑,点了点头。

石飞扬突然从怀中掏出个纸团,展开竟是南楚布防图,他低声说道:“这些日子,丐帮的兄弟们可没闲着。”李丹青感动的泪水,哗啦啦地流。

父子俩密谋一会,便各去安歇。

次日清晨,长江渡口。李丹青身披玄甲,正要登船,石飞扬突然拉住他,低声说道:“对了,兵权交给石时岳。那小子看着莽撞,实则心思细腻。”

他又掏出个小瓶子,授计道:“这里面是移宫秘制的‘百毒不侵丸’,给时叶他们带上。荆南那帮家伙,最喜欢在水里下毒。”李丹青郑重地接过药瓶,点了点头,又叮嘱道:“父亲千万小心。”

石飞扬拍拍儿子肩膀,跃上一匹黑马,霸气地道:“放心!等你回到洛阳,说不定就能收到南楚王的降书了!”说罢,一扬马鞭,消失在晨雾之中。

……

荆南边境。石时岳扛着打狗棒,望着对岸的城池,咧嘴一笑,调侃地道:“老叫子们,这次咱们来个‘火烧连营’!”

他转头对石时叶道:“你带‘寒月卫’从水路潜入,我率玄甲军正面强攻。记住,只许败,不许胜!”

石时叶一愣,又惊叫道:“败?”

石时岳神秘一笑,低声道:“这叫‘诱敌深入’!等他们倾巢而出,咱们再断其后路……”声音越来越低,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吩咐石时叶如此如此。

……

南楚皇宫内,马希萼正对着地图发愁。

突然,一名密探匆匆来报:“陛下!唐军在荆南边境大举进攻!”

“哼!”马希萼冷笑一声,怒骂道:“李丹青果然沉不住气了。来人,传令下去,集结大军,我们……”

“且慢!”忽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屏风后转出个黑衣人,正是宋国密使,他狞笑着道:“陛下难道忘了与我朝的约定?”

马希萼脸色一变,颤声道:“这……”

“依在下之见,”黑衣人凑近,压低声音道:“陛下不如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唐军与荆南两败俱伤,我们再……”说到此,他做了个割喉的手势。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屋顶上正趴着个人影。石飞扬咬着根草,琉璃眼眸闪烁着戏谑的光芒,心道:好个“渔翁得利”,就怕这渔翁,最后成了别人的盘中餐!

他掏出个小竹筒,放飞一只信鸽。

三日后,荆南城外。石时岳佯装败退,率领唐军撤入山谷。荆南军紧追不舍,却不知已踏入石时叶设下的“冰魄阵”。刹那间,山谷两侧冰墙骤起,无数冰锥从天而降。

荆南军大乱,死伤惨重。而此时的南楚大军,正悄悄逼近荆南。马希萼望着前方的城池,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仰天长啸:“李丹青,这次你可失算了……”

“是吗?”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马希萼大惊失色,回头只见石飞扬倚在树上,玄霜刃泛着冷光,他嘻嘻哈哈地道:“楚王,这是要去哪啊?”

当李丹青回到洛阳时,捷报已经传来。荆南不战而降,南楚大军全军覆没,马希萼被俘。少年帝王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白发在风中飘扬。

耶律诗涵走上前来,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道:“陛下,石教主来信了。”

李丹青展开信纸,石飞扬的字迹龙飞凤舞:“小子,这下知道姜还是老的辣了吧?幽云十六州虽失,但赵匡胤此举也失了民心。记住,真正的王者,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

少年帝王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他望向北方,那里是赵匡胤的大宋;再看向西方,契丹人正蠢蠢欲动。天下大势,正如一盘刚刚开局的棋局。

洛阳皇宫的勤政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李丹青愈发沉稳坚毅的面容。他凝视着墙上的天下舆图,幽云十六州的位置被重重标注,如同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耶律诗涵轻步上前,为他披上锦袍,轻声道:“陛下,石教主又来信了。”

信笺上,石飞扬的字迹依旧洒脱不羁:“可派说客入辽,晓以利害,使其与宋生隙。南楚、荆南之地,需安抚民心,收其精锐为己用。”

李丹青读完,眼中闪过精光,转身对侍立一旁的石时峰道:“传旨,宣丐帮长老何全、李星入宫。”

片刻后,何全拄着打狗棒,李星挠着蓬乱头发踏入殿中。

“二位长老,”李丹青语气凝重地道,“命你们即刻率领丐帮弟子,分赴辽国与宋国边境。于辽国,宣扬赵匡胤弃幽云之举;于宋国边境,散播民怨,煽动百姓不满。切记,不可暴露身份。”

何全抚须颔首道:“老叫子明白,定叫赵匡胤后院起火。”

李星嘿嘿一笑道:“陛下放心,咱们丐帮弟子遍布天下,这点小事难不倒我们。”

……

西蜀之地,石时岳正按照李丹青的密令,紧锣密鼓地整顿南楚、荆南降军。

成都校场之上,数万将士列阵整齐,石时岳跃上点将台,手中打狗棒重重顿地,朗声道:“从今日起,你们便是大唐儿郎!若有不服者,先问过我手中这根打狗棒!”

石时叶手持冰魄剑,在军中来回巡视,为将士们传授移宫的精妙剑术,沉声道:“此剑招讲究以柔克刚,”他剑尖轻点,冰绽放,又指点道:“你们看仔细了!”

将士们目不转睛,纷纷惊叹于这神奇武学。

李丹青暗中调遣的粮草、兵器也源源不断运往西蜀。他还修书给移宫,请求支援更多擅长水战的弟子,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

辽国境内,丐帮弟子化身商人、流民,四处传播赵匡胤弃幽云十六州的消息。

辽国朝堂之上,群臣激愤,辽主耶律璟拍案而起,怒骂道:“赵匡胤如此行径,分明是不将我大辽放在眼里!”他当即下令,增派边境守军,随时准备南下。

宋国边境,百姓对赵匡胤的不满情绪如星火燎原。丐帮弟子趁机组织请愿,要求宋军夺回幽云十六州。赵匡胤得知消息后,怒不可遏地骂道:“定是李丹青在背后捣鬼!”

他一面镇压百姓,一面调兵遣将,以防辽国突袭。此时,李丹青派出的使者抵达辽国。使者对辽主晓之以理,说道:“幽云十六州本是中原屏障,今赵匡胤弃之,实乃短视之举。现有幽云十六州支撑,若大辽与大唐联手,共伐宋国,必可分得宋国半壁江山。”

辽主耶律璟沉思良久,最终决定与大唐结盟。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丹青亲自率军出征。

他兵分两路,一路由石时岳、石时叶率领,以蜀地降军为主力,乘坐移宫特制的冰魄船,顺长江而下,直取宋国水军;另一路由他与耶律诗涵统领,从陆路进发,吸引宋军主力。

长江之上,石时岳望着前方的宋国战船,大笑道:“赵匡胤,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我大唐水师的厉害!”他一声令下,冰魄船飞速前进,船头的冰棱如利刃般划破水面。

石时叶施展明玉功“太上忘情之冰魄寒狱”,江水瞬间结冰,宋国战船被困其中,动弹不得。

陆路上,李丹青身披玄甲,手持玄铁令牌,威风凛凛。面对宋军的防线,他拍出“降龙十八掌”,掌风所至,宋军阵型大乱。耶律诗涵弯弓搭箭,天狼箭百发百中,令宋军闻风丧胆。

宋军节节败退,赵匡胤不得不亲自率军,在汴京郊外与唐军展开决战。

顿时,杀声震天,血流成河。李丹青与赵匡胤终于正面相对。

“李丹青,你我斗了这么久,今日便分个胜负!”赵匡胤怒喝一声,使出太祖长拳,拳风虎虎生威。李丹青沉着应对,施展“降龙十八掌”,与赵匡胤打得难解难分。

耶律诗涵则率领精锐,直取宋军后营。她的天狼弓射出的火箭,点燃了宋军的粮草,顿时火光冲天。

石时岳、石时叶也率领水师赶来支援,水陆夹击之下,宋军军心大乱。

最终,赵匡胤不敌李丹青,只好率残部狼狈逃窜。

黄河岸边,秋风卷着黄沙,将宋军残旗撕成碎片。

赵匡胤勒住受惊的战马,玄甲上凝结的血痂随着呼吸微微颤动。

身后追兵的马蹄声如催命鼓点,他望着对岸连绵的汴梁城,忽然想起陈桥驿黄袍加身时的意气风发,如今却落得这般狼狈。

“陛下快走!”石守信浑身浴血,长枪挑飞最后一名追兵,急促地劝道:“李丹青的玄甲军已断了后路!”话音未落,耶律诗涵的天狼箭擦着赵匡胤耳畔飞过,钉入身后的枯树,箭尾的银铃在风中发出幽鸣。

赵匡胤反手拔出佩剑,剑锋却在颤抖。

十年前高平之战,他与李丹青在战场上把酒言欢的场景如走马灯般闪过。“好个少年天子……”他仰天长啸,突然喷出一口鲜血,染红了明黄龙袍,又悲凉地道:“传令下去,退往澶州!”

汴梁城内,百姓望着败退的宋军,怨声载道。

街头巷尾,丐帮弟子悄然传递着消息:“赵匡胤弃幽云十六州于契丹,致生灵涂炭!”茶楼酒肆里,书生们拍案而起,怒骂道:“昔日世宗英武,若在何至如此?”

这些议论如燎原之火,迅速传遍全城。

皇宫,烛火在防风灯里摇曳不定。赵匡胤斜倚龙榻,咳嗽声震得珠帘轻晃。赵光义跪坐在榻前,手中捧着药碗,眼神在阴影中忽明忽暗,低声劝慰道:“皇兄且放宽心,待身体康复,定能重整旗鼓。”

“重整旗鼓?”赵匡胤突然暴起,抓住弟弟的手腕,悲愤地道:“赵光义,你当我不知?市井传言,说我为夺天下勾结契丹……”

他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鲜血,又喘着粗气道:“若不是李丹青那小子步步紧逼,我岂会……”

赵光义低头掩饰眼中的寒光,轻声道:“皇兄息怒,这定是大唐的离间计。”他将药碗递上前,劝慰道:“先喝了这碗安神汤。”药香中隐隐夹杂着一丝异香,正是移宫失传的“醉仙散”。

三更梆子响过,宫殿外传来更夫的吆喝。赵匡胤喝完汤药,困意如潮水般涌来。赵光义望着兄长渐渐闭上的双眼,从袖中取出一柄鎏金短斧。斧刃在烛光下泛着幽蓝,正是太祖皇帝当年平定淮南的佩刃。

烛火暗了,赵光义突然起身,手中短斧划过烛台。火苗剧烈跳动,将他的影子投射在龙榻之上,宛如狰狞的巨兽。赵匡胤在昏睡中呓语:“光义……守好大宋江山……”

短斧停在半空,赵光义的手微微发抖。十年前陈桥兵变,兄长黄袍加身的场景突然浮现。但很快,他想起李丹青攻破扬州时的场景,想起百姓们对兄长的咒骂。

“为了大宋,我不得不如此。”他低声呢喃,短斧带着风声劈下。

鲜血溅在明黄的帐幔上,宛如绽放的红梅。

赵匡胤至死都保持着惊愕的表情,右手还紧紧攥着半块玉佩——那是他们兄弟幼年时的信物。

赵光义将尸体放平,用锦被盖住血迹,仿佛兄长只是安然睡去。

然后,他大喝一声:“来人!”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惊慌,颤声道:“陛下……陛下驾崩了!”

殿外的侍卫们冲进来时,只看到赵光义跪在龙榻前痛哭流涕,手中还握着兄长的玉杯。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剑啸灵霄 大唐傀儡医 豪门盛宠:乖乖老婆哪里逃 一蓑风雪向小园 度关山 重生最强妖兽 与卿谋 榷香令 穿成末世文里的恶毒女配 寻道万千,从任家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