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74章 荆南有变

第274章 荆南有变

第274章 荆南有变

秭归以西一百五十里。

吴军乌水哨所,泊湾码头。

得授方面之任的巴东太守阎宇立於高处暗睄,俯瞰大江上下。

近两万大汉將士,水陆並陈,依託这座夺取的吴军粮草转运枢纽,扎下了连绵二十余里的营寨。

楼船將军陈曶、楼船校尉郑绰麾下大小战船数百艘,紧密地停泊在相对平缓的江湾里。

而江湾之畔,沿著狭窄山道分布的营垒,不能望见首尾。

若真是十万大军全线压境,这进兵的队伍,怕是真要首尾难顾,绵延百里不止了。

阎宇走下暗哨,往码头行去。

陈曶、郑绰,以及同样镇守永安多年的郑璞等人,此刻正聚在码头临时清理出来的一小块空地上,这里原是吴军哨所的小校场。

见到阎宇,眾人一一行礼。

永安多年的共事与坚守配合,在场眾人自然而然以资歷最老、处事沉稳的阎宇为核心。

即便是天子近臣龙驤中郎將赵广,此时也得天子之命,全听令於阎宇区区巴东太守。

毫无疑问,天子对阎宇这两千石太守足够信重。

诸將这几日以来,先是在巫县之战尚未了结时便顺流而下,与下游柳隱、法邈所统汉军一併处理了欲逃回秭归报信的吴人。

之后,便是在乌水哨这一段相对平旷之地安营扎寨,让数万已然疲惫不堪的士民暂作休整。

如今,诸將终於全部忙完了手头的活计,聚首一方,於是话题不可避免地谈到了刚发生的巫县之战,以及巫县吴將潘濬、孙韶、孙俊、孙秀等人不一而足的下场。

“潘濬老贼,终是授首了!”

楼船將军陈曶往地上啐了一口,脸上快意毫不掩饰。

楼船校尉郑绰闻得此言,用力將手中一片薄石掷入江中,薄石打了好几个漂后沉入江中。

“陛下圣明!

“此等背主求荣、反戈邀功的无耻之徒,早该千刀万剐!只可惜,让他死得太痛快了些!”

没有嘆恨过荆州之失,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潘濬这廝害死的人或许不能理解如此情绪。

但在场之人都经歷过,嘆恨过,恨得咬牙切齿,如今潘濬落在大汉手中,国讎家恨终於得报一二,但…一刀便让其毙命,著实太便宜他了。

郑绰继续道:

“据天使言,陛下赐其环首刀成全其与孙权君臣之义。

“而那廝接过环首刀,却是抖得一副筛糠模样!

“哼,口口声声『有死而已』,口口声声『一死以谢孙权之恩』,真把刀架到脖子上,却是半点力气都使不出来!

“若非陛下命安国將他手中刀夺走,只怕他能把那刀攥到天明!”

其人言罢,拳头不由自主握紧。

王累之子王冲则是嗤骂道:

“先帝素有识人之明。

“而这等色厉內荏的小人,当年竟能得先帝信重,托以荆州重任。

“而其人投靠孙权之后,竟是对昔日袍泽倒戈相向,痛下杀手,凡此种种,足说明其人乃豺狼本性,极善偽饰!

“食其禄而叛其主,献其地而屠其民!

“杜都尉、竇司马…多少忠魂埋骨异乡,家眷没为官奴,在吴人手中受尽屈辱!

“我只恨未能亲手斩下此獠头颅,祭奠英灵!

“陛下將其半尸埋於县门,刻碑述其生平,真是便宜他了!

“合该曝尸荒野,传首四方,让天下人都看看,似潘濬这等人却是何等下场!”

阎宇听著眾將之骂,即使心中有万般想法,却无太多波澜显现,只缓缓开口道:

“潘濬伏法,大快军心,亦告慰我大汉烈士忠魂。

“此獠一死,荆州那些曾与他有旧,或尚在观望的士人,也该重新掂量掂量了。”

他顿了顿,旋即將话题引走:

“巫县乃吴贼西陲重镇,潘濬、孙韶、孙俊,皆孙权委以重任之將,沉江铁锥、横江铁索,更是其倚若长城的天险。

“如今一战而克,吴人全国兵力之折损,恐怕近乎两成。

“加之先前西城一战,步騭、诸葛瑾亦为陛下所擒。

“孙权如今,可谓捉襟见肘,內外交困矣。”

眾將纷纷振奋頷首。

阎宇视线望向江南,片刻后將天子手书递给诸將,道出一则眾人並不知晓的消息:

“那位投诚归义的吴將廖式,其人与我大汉廖征北(廖化)同宗,有一弟廖潜。

“如今,廖潜正为零陵都尉,掌零陵一郡兵权。

“零陵还有一人,乃是费长史同族费杨,为零陵功曹,掌一郡人事任免,乃诸多零陵吏员举主。

“二人皆一心向汉,曾秘密联络五溪苗王沙烈,欲与苗王並举武陵、零陵二郡归汉。

“可惜,彼时五溪夷內外交困,又与我大汉使命断绝,於是並未理会二人之请。”

在场眾人,除赵广知道此事外,並没有几人听说过这则消息,此时闻得此言,一时俱是面面相覷,紧接著又是精神大振。

“阎公之意,待我大汉兵临夷陵、江陵之时,荆南的武陵、零陵二郡都会举郡响应?”郑璞是聪明人,瞬间便明白,阎宇究竟为何会在此时將此事托出,又为何敢在此时將此等秘密告知眾人。

这分明是陛下之意!

阎宇先是点头,而后又摇头:

“是又不是。

“荆南一心向汉者多矣,非只廖式、廖潜、费杨等几人。

“已具名为任一方者,便有十余,有为先帝尽节死命的习承业(习珍)之子习温,有同样死命的樊伷族子桂阳兵曹樊安……

“这些义士,在廖潜、费杨、习温眾人主导下暗中联络,时刻准备响应王师。”

郑绰愈发振奋,道:

“大汉养士四百载,纵然离乱数十年,天下人心终究向汉!”

眾人俱是应和。

一旁,郑璞却微微摇头,毅声补充道:

“文约所言甚是。

“然亦不可全然归功於大汉四百年恩养。

“自我大汉北伐以来,陛下北伐关中,克復旧都,伐吴首战,便摧破吴贼,擒俘步騭,如今在大江亦连战连捷,军势日隆。

“反观曹魏、孙权,皆已在天下人眼前显露颓势。

“所以,大汉廓清寰宇在望,混一西东可料,才是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墙头草们,如今愿意归义输诚的重要原因。

“而…能於短短一年时间內扭转乾坤,奠定如此大好局面,我大汉陛下之功,可谓盖世。”

眾人无不由衷頷首。

话题很快越引越远。

正当眾人议论之际。

一名身著五溪苗夷服饰的汉子,在两名汉军斥候的引领下,快步来到近前。

其人向著有过一见的赵广行了一个独特的礼节,递上一封书信。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沙盘上的大宋 从漫画编辑开始 斗战神皇 人在诸天,寄生成道 龙族:路明非不想当夜之城传奇 修仙,我能穿越异世界 天子宁有种 斗罗:好处我来,副作用你扛 太上金阙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