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陀罗尼(上)
“大师所言,仅为佛家之论,”
吕尚起身,周身气血似有感应,发出轻微雷鸣,道:“吕某私以为,阎浮众生,森罗万象,皆是大道显化。”
“所谓肉身、魂魄、真灵,乃至仙、佛、神圣,都是天地大道的一部分,都有超脱之机。修肉身之道,也有超脱的可能。”
“虽然大师说肉身是地水火风因缘和合而成,难脱阴阳消长,某却偏要试一试。”
法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低眉合十,叹道:“刺史道心,坚如金刚。贫僧今日前来,本是想劝刺史,武学人仙前路渺茫,不如皈依我佛,以佛法求超脱。如今看来,倒是贫僧着相了。”
“人各有道,无关对错,”
吕尚轻声道:“大师能来贺我证道,吕某已承情,至于皈依之事,便不必再提了。”
法明闻言,目光在吕尚脸上停留片刻,合十的双手缓缓放下,随后探入宽大的袍袖之中,触到一物,缓缓取出,却是一卷泛黄的经书。
这经书的书页边缘略有磨损,显得极其古朴沉静,封面有朱砂题字,上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此经,为天竺大乘经典,其经义总摄三千世界,诸佛菩萨之功德、愿力、智慧,象征诸佛菩萨之慈悲、力量。”
法明将经书递向吕尚,目光平和,道:“刺史既道心坚定,当知万法殊途,终归于道。贫僧虽不能引刺史入佛门,却也盼此经能为刺史道途,凭添一分镜鉴。”
“大乘经典?”
吕尚望着法明手中经书,封面朱砂字迹在月光下泛着温润光泽,似有佛音在字间流转。
与大多数人所想的,大乘佛法始于唐玄奘不同,其实大乘佛法自后汉时就已传入南瞻部洲。
后汉灵帝时,大月氏人支娄迦谶游化至洛阳,译《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般舟三昧经》,这才是大乘佛法传入南瞻部洲之始。
只是南瞻部洲虽有大乘佛法,但南瞻的沙门却是以小乘佛法为主流。
其实,所谓小乘,是大乘佛教对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称呼,其真正称谓应是上座部佛教。
“多谢大师厚赠,他山之石可攻玉,吕某定会好生研读,”
吕尚伸手接过经书,触手温润,书页翻动间,竟有无形佛光自字里行间漫出,旋即消散,余下一缕檀香,萦绕鼻尖。
法明见吕尚坦然受之,眼中露出些许欣赏,道:“善哉,善哉,刺史能存此心,便是缘法。这宝箧印经,是贫僧门中秘传,有历代祖师注解,其中不仅有佛理阐释,还有一些关于‘肉身佛’的修行法门,希望刺史能得偿所愿。”
吕尚手抚过泛黄书页,朱砂字迹似有暖意渗入指腹,抬眸看向法明,道:“大师这份馈赠,太贵重了!”
法明合十,道:“此经能入刺史之手,便是它的缘法,”
说罢,他望向窗外月华,轻声道:“夜已深,贫僧也该回寺了,”
吕尚起身相送,道:“大师慢走。”
法明摆手道:“刺史留步,”
老僧转身向外走去,僧袍在月下泛着柔和光泽,直到其身影融入院外夜色,连脚步声都消弭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门禁森严的刺史府,在法明这等级数的人物面前,近乎于不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