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197陷入
“这金莲,是我几十年前寻得。”
“那时,我本想寻找的是七宝莲,无奈多年奔波,始终杳无音讯。”
“不过此物毕竟是七阶的异宝,既可说是灵草,也可以说是灵材”
“既可以炼器,也可以炼丹”
“不过眼下你即将开辟奇经,真形也来日不远”
“这金莲一可以护持心智,二可以涤荡肉身污浊,三可以充盈真气,足以支持整个真形境界的修炼,几乎不需要再服丹药”
“因此由你来使用,再合适不过。”
平顶山上,两师一徒缓缓拾阶而上,顶峰的茅屋已经遥遥在望。
听着太乙真人娓娓道来,李存孝心中除了喜悦,更有感动。
只不过他一向认为行胜于言,千言万语,也都只能留待日后报答。
“多谢师父。”
太乙嘴角微翘,颇有些傲然地瞥了契此一眼,后者笑而不恼,知道老道士是在炫耀身家。
反正最后还不是便宜了我徒弟?
也不对,现在是我们的徒弟了。
‘不必投身道门,如今这样也好。’
‘师兄频频传信,朝廷裹挟着楼观道,日后只怕会有大战’
‘契此这贼秃没有宗门,却正好落得个干净’
‘我只要能将一身丹法传承,便也知足了’
太乙真人悄悄注视着身侧的青年,心中感慨万端。
李存孝不知两位师父的心事,径直上了顶峰,在太乙的引导下进入了地底洞窟之中。
不过两人进去之后,都没有去看那金莲,反而都是到李青童的墓前,祭拜一番。
这一番举动,让老道士的神情越发柔和了几分。
契此纯粹是尊重亡者,他心中向来是不以自己的身份而论高下的。
而李存孝则是知道,太乙会对他有这么多的偏爱,跟这位早逝的青童君是分不开的。
即使眼下拜师之后,老道士的态度中,俨然已经不会再把他当成亡子的替代,但曾经因此受到的恩惠,是实打实的,他不能不有所表示。
“起。”
太乙手掐剑指,寒潭之水分开,冷雾缭绕升腾,露出其中琉璃一般散发金光的莲。
这莲华大如面盆,枝叶舒展,内里莲子好似白玉一般分明,温润有光。
“果真是宝物”,契此不由得赞了一声。
莲华不论是在佛家,还是道家,都是异宝妙物。
道经中说,“华池玉液自生莲,灌溉丹田返童颜。”
“天地未分,如鸡子状,中有莲华,化生三清。”
佛经中说,“持莲华者,表一切众生本具清净菩提心。”
二者都认为莲华乃是清净不染之宝,同时又有造化解脱之妙。
“《阿弥陀经》言,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道兄这金莲,虽不是完整的七宝莲,但也十分难得。”
听到契此的感慨,太乙不由得瑟几分。
“自然。我看上的,没有凡品。”
“世间丹药,不过九阶,天材地宝亦不超过此限。”
“传说中那七宝莲,生死人肉白骨,起死回生.若能以此炼丹,真不知能炼出怎样的神丹来?”
老道士露出向往之色,手上也没耽搁,随手一挥,那金莲便自动从根茎上脱落,遗留在水池中的部分迅速干枯萎缩,直至化为粉尘。
而那朵金莲却滴溜溜飞出,落在李存孝摊开的双手掌心之中。
“徒儿,就在这里炼化吧。”
“是”,李存孝当即盘膝而坐,至于炼化的方法,方才来时的路上,太乙已经告诉过他。
脸盆大的莲,触手的感觉却十分微妙,好似一团蒲公英,轻柔无物,却又确实存在。
鼻翼翕张,似乎闻不到什么气味,但是人的精神却好似靠近了一汪清泉,自然而然便生出清爽的感觉。
伸出右手,左手并指一划,掌心中便裂开了一个口子,纯净的血液被焰摩真气拉成丝线,缠绕在金莲之上。
下一刻,金莲好似春日的冰雪,肉眼可见地融化,随即顺着鲜血和真气的丝线,涌入李存孝的体内。
这金莲就是一枚天然的大丹,其内蕴含的灵气之充沛,并非一刻钟两刻钟、一日两日就能消化。
而是要将其以特殊手段收入体内,然后,行走坐卧,练功习武,金莲自然而然就会发挥效力。
此物既可以代替丹药增进功力,同时还可以起到疗伤的效果。根据太乙的估计,足以支撑李存孝用到真形圆满、打破天梯。
眼看金莲的瓣一点点融入血液和真气,好似流动的精金,契此知道炼化已无问题,剩下只需要耐心等待,于是转而对太乙传音道:
“道兄方才说曾经找过七宝莲,只是没有音讯?”
“你想说什么?”
太乙心情正好,闻言正想打趣几句,就见大和尚拿出了一只金龙。
“李存孝将他那日在潭底的见闻告诉我了。”
接着,契此便把那疑似别有洞天的猜测说了一番,老道士听了,露出思索之色。
“我也不瞒你。那日你们走后,我又去查看了一番,却一无所获。”
“你我二人,已经是武道人仙,宗师之境,但发现蛛丝马迹的却是才第四境的李存孝。”
“要不然就像之前说的,只有灵宝这种先天之物,合于天地大道,才能遁形无踪。”
“又或者,是境界在我们之上的陆地神仙、大宗师,故意屏蔽了感知。”
契此接过了话头,“无论哪一种,这平顶山下,只怕都有秘密。”
“你觉得,当年炀帝的龙舟宝藏,是不是真的在这儿?”
两人一时都陷入了沉默,眼中有猜测,也有几分火热,但还不至于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