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駢的手笔吗?
“凌烟阁二十四將,果真不凡。”
“我和师兄进去之后,遇到”
如海似乎是等得有些无聊,主动说起自己和如慧在秘境中的经歷。
李存孝一边听,一边却是在思考自己在大赤天的遭遇,会不会被高駢知晓。
拿他自己来说,得到龙舟已经快一年,虽然还没有彻底认主,但是因为器灵的认可,想要掌握秘境中的情况还是不难的。
平时只要他存神观想眉心龙纹,就能以另一种视角“看”到龙舟秘境当中的一切。
高駢如果掌握了太清宫,那自己和李玄霸、太宗皇帝交手的事情肯定也是瞒不住的。
『但高駢恰恰不是太清宫真正的主人,只不过是因为皇帝的信任,临时取得了一定的权限』
李存孝回忆著之前群臣祭祀的场景,再打量一眼周围。只有几队神策军和宦官內侍守候在此处,警戒的力量和进入秘境之前相差无几。
显然,高駢並不知道秘境当中发生的事情。
否则的话,几百年来人们挑战的都是凌烟阁二十四將,唯独李存孝这里出现了意外,这种非常的情况必然会引起关注。
更不要说,他还战胜了大秦太宗的残影!
桩桩件件,都是值得高駢注意的事情,但偏偏对方此时甚至都不在这里。
等如海说完,李存孝不著痕跡地问了下高駢和皇帝的去向,得知两人早就去了政事堂。
眼看郭釗突破还需要不短的时间,乾脆和如海结伴出了皇城。
反正如今楼观道和青龙寺是朝廷的盟友,郭釗和如慧留在皇城突破,在高駢的眼皮子底下,只会比平时更加安全,用不著他们操心。
辞別了如海,李存孝没有耽搁,迅速往汾阳王府赶回。
若要以三教本尊打破玄关,只怕突破的异象比起皇城的三人只会大不会小。
眼下万事俱备,他得和太乙真人好好商量一番,儘早回到楼观道。
严道通这尊陆地神仙的庇护,才算万无一失.
“朱贼的前锋已经驻扎在弘农?消息属实吗?”
政事堂中,李敏身穿一袭赭黄袍,端坐上首。
看著手中的加急军情,少年天子的眉心皱成一个川字。
中书令高駢、礼部尚书兼同平章事王昭范、金吾卫大將军刘巨容闻言尽皆默然,无声点头。
片刻后,李敏终於发出一声嘆息,神情中反而多出几分释然。
“这一天到底是来了。”
“不瞒三位爱卿,以往那些节度使假意臣服,个个装得毕恭毕敬,朕是睡不安寢,食不下咽。”
“可现在,我反而觉得心里大石落地了一样。就算大秦明日就要亡了,要下去向列祖列宗谢罪,朕也.”
“陛下”,高駢神情肃然,起身行礼。
“逆贼猖獗,是臣等失职,请陛下不要妄自菲薄。”
“京师安危,皆繫於陛下一身。这些话语就留在政事堂,离开了此处,请您不要再提起。”
“否则,若是被有心人知道,必然会妖言惑眾,动摇人心。”
“是朕口不择言了”,李敏歉意一笑,勉强收拾了情绪。
但心底,却对自己这位老师的话並不认同。
朝廷的人心也好,京师的民心也罢,哪里还用別人来动摇呢?
他当皇帝的时日虽短,天下的大势却看得清楚。
如今的大秦朝廷,日薄西山,群狼环伺,除非再出一个大秦太宗一般的盖世人物,否则看不到任何生机——
『不,就算是太宗在世,面对如今的局面,只怕也没有办法了。』
少年皇帝虽不言语,但在场的三位重臣都看得出其心中的消沉。
自责的同时,对於了乱臣贼子也就越发痛恨。
他妈的,大秦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陛下也不必太过忧心,贼寇猖獗不假,但朝廷亦有忠良。”
“此番开启秘境大赤天,兵部侍郎王赞和兵部员外郎崔远合力击败了胡国公的武道残影。”
“眼下王赞已经在衝击玄关,很快朝廷便会多出一位第七境的统兵大將。”
高駢既是中书令,也是当今皇帝潜邸时的老师,熟悉对方的性情。
果不其然,这一个好消息说出来,李敏的神情果然舒缓许多,赞道:
“王卿果然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既然如此,等他出关之后,便加封护军中尉,领一千神策军。”
提到了王赞,自然而然地,李敏便问起楼观道和青龙寺四人。
得知郭釗和如慧也在衝击玄关,倒也不怎么惊讶,毕竟这两人在天梯圆满已经打磨了许久。
有太清玄气相助,晋升玄关的机率是很大的。
“对了,那李存孝呢?他独自进入凌烟阁,可有收穫?”
话语间,正好有一名禁军在政事堂外请见。
等內侍召其进入后,一通陈述,李敏不禁有些失望:
“李存孝並未打破玄关,已经离开了?”
另外两人闻言倒是不怎么惊讶。
“陛下,李存孝毕竟年轻,底蕴不足。”
“要不然是遇到了二十四將中排名靠后的几位,得到的太清玄气不足。”
“要不然,就是根本没有取胜,直接退出了大赤天,也说不一定。”
王昭范一番解释,高駢也点了点头。
大赤天运行已经有六百余年,类似的情况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如果皇帝真的对李存孝好奇,想查看秘境中发生的事,也不是没有办法,只不过操作起来就有些麻烦。
毕竟高駢的修为虽然足够,却不是灵宝真正的主人,;
李敏体內有太宗的血脉,修为却太过低微。
“罢了,只为了个人的好奇心,劳累中书令,非朕所愿。”
“您是朝廷的眼下唯一的支柱了,没必要將力量白白浪费在这种地方。”
高駢露出感动之色,没有就此事再多言,將话题引入正轨:
“陛下,此番朱贼入京,野心昭然若揭,不可不防。臣有三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