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监护摄政会议(下)
“那该如何是好啊?”听了袁可立的话,李祬忍不住问道。
“摄政勿虑。我刚才说了,张昌胤部和毛文龙部现在都已经进入了平安道。其中,张昌胤部正在义州至宣川一带加固城防,以备奴贼顺江南下,而毛文龙部则在龟州至定州一带布防,以备奴贼从永甸地方渡江东侵。”袁可立一边说,一边拿著指挥棒在平安道北部中段,也就是由义、定、龟、朔四州组成的三角区比画。
“可是只有两营人马应该防不住奴贼的五万大兵吧?”李祬又问道。
“摄政说的不错,”袁可立的指挥棒又向南移到了平壤的位置。“所以在经过平壤的时候,我又从李总兵那边抽调了三千人马前往支援平安北道。不过只添了这些人马,兵力上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因此我决定,再將沈参將麾下的神机四营和训练都监军一併调往平安北道,加固防御。”
“您要调用训练都监军?”李祬舔了舔嘴唇,“这可是保卫汉阳的.”
“邸下!”李祬的话还没说完,领议政朴承宗便出列“諫言”了。“如今汉阳有天兵拱卫,自然安保无虞。而且平安地方本就是我朝鲜国土,寸力不出而全俟天朝维护,必为天下耻笑!”
“对,说得对。”李祬立刻回过神来,明白袁可立不是在跟自己商量。他冲朴承宗连点了几个头,然后又笑著对袁可立说:“监护大人若要用兵,敬请调遣就是。”
“那就请摄政协调各曹各署,儘快將輜重粮草备齐。前线摩擦不断,隨时可能大战。虽然平安道那边还没有派人请援,但这个月內,京畿的援军一定要开拔。”袁可立虽然用了请字,但语气措辞却是那么的强硬。
“是。”李祬凛然应道。
李祬话音刚落,已经缩回去的李尔瞻又站了出来。“监护老爷。”
“李判书又有高见?”袁可立转头望去,眼眉微微收缩。他对李尔瞻的印象虽然好了些许,但他也清晰的意识到,这个人绝对不是什么易与之辈。
“监护老爷可能还不知道,”李尔瞻作了个长揖。“此时的训练都监只有提调官,没有领兵大將。”
“没有大將?”袁可立问道,“那么那个赵胥是干什么的?”
“赵胥只是南別营將。”李尔瞻回答说。
“那你们就商量著补.”袁可立话说到一半,突然想到了什么,於是改口问道:“对了,那个叫金应河將军有儿子吗?”
李尔瞻想了一下说:“金应河倒是有三个儿子,但最大的那个金益炼,应该也只有二十多岁,恐怕不太適合担任领军大將。”
“那就算了,会后按著你们自己的程序补吧。”袁可立回头望著李祬说,“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千万別再选个姜弘立那样的人物出来了。”
李祬一凛,垂下头低低地应了一声:“是。”
袁可立收回视线,同时又將指挥棒移回到义州的位置:“我从义州开始一路南下到汉阳,检阅了定州、安州、肃州、平壤、黄州、海州、开城等地的驻军。虽然都只是走马观看了个过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地方的驻军没有一支堪战。老弱,衰庸,就算是青壮,也是个个无精打采,有气无力,仿佛行尸走肉一般。”
“这样的军队,別说跟奴贼的虎狼之师硬碰,就是那些和豁出命去的土匪交手,恐怕也只能打那种人数远远占优的富裕仗。说得更直白一点,在我眼里,如今的朝鲜,恐怕也就只有训练都监军这一支军队像那么点儿样子!”
袁可立的这番话,令在场的朝鲜官员们纷纷低下头去。尤其是以张晚为首的兵曹堂上官,以及以奇自献为首的备边司堂上官,更是面红耳赤或脸色铁青地把脸垂到胸前,仿佛生怕被袁可立看见。
啪啪啪!
袁可立重重地敲了敲地图框,不等朝鲜官员们全部抬头,便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对全国范围內的驻军进行大规模的裁员,並在各道重新组建新军!”
此言一出,满堂譁然。
在场的所有人都能猜到,这位监护使在进驻汉阳之后,势必要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狠狠地烧几把大火给千里之外的皇帝看。但谁也没想到,袁可立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竟然就是全国范围內的军事改革!
“监护老爷!”第一个出来说话的人是张晚。“如今奴贼在北境集结重兵,国內也是人心浮躁,这时候大规模裁军,恐怕反贼云起,內外不寧!还请监护老爷三思啊!”张晚语气激烈,但说话的时候,他的眼里不止有忧虑,还有一重隱隱的期待。
“三思?这个事情我已经想过千百次了。不过张参判说的也没错,凡事欲速则不达。”袁可立冲张晚点了点头。“所以我並不会一下子就把各地的驻军全部裁撤了,而是准备將朝鲜全国分成三个部分,在几年內进行裁改。”
“能劳您仔细说一下吗?”张晚面色稍缓,眼里的期待之色也更加浓郁了。
袁可立拿著指挥棒在地图上不断腾挪。“第一批裁军重组的地方是京畿道,黄海道,以及平安道。第二批是全罗道,以及忠清道。而第三批则是江原道,庆尚道和咸境道。”
张晚没有耗费太多精力,就明白了袁可立如此划分的理由。
京畿,黄海,平安三道,是抵御奴贼的第一线,最先对这些地方进行军事改革,显然是为了迅速地组建起支援前线,为明军分担作战压力的堪战部队。而且明朝的天兵也大都聚集在此,要是有人乘机闹事、反对改革,明军也能在第一时间过去镇压。可以说,只要前线不崩,钱粮到位,改革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袁可立將全罗、忠清二道作为第二批军改地方也很好理解。这两道是京畿的南屏,当年两次倭乱,倭贼就是一连打穿了全罗与忠清二道,並最终占领汉阳的。加强这些地方的军备,当然是为了备防倭寇。
而最后的庆尚道、江原道和咸境道,说白了就是一连成片,总长超过两千里的绵延山区。无论是奴贼还是倭贼,就算攻占了这些地方也得绕一大圈,並经过平安、黄海,或者全罗、忠清才能兵临京畿。可以说,庆尚、江原和咸境三道就算保留现状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那您准备怎么裁改呢?”张晚在眾人的注视下接著问道。
“朝鲜已经有很好的先例了。”袁可立耸了耸肩。“照例铺开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