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敢于对自己动刀”
“诸位,当下,我们新洲华夏实施的是********体制,政府对全民经济实行有***地控制,使得目前财税体系也相应较为简化,这是现状。但切不可误以为,我们就不需要建立起科学而合理的财政制度。”
“遥想当年,哦,不是,应该是后世*****成立没多久,中央财政收入的大头皆来自**企业利润上缴,可即便如此,必要的税收体系仍陆续搭建起来,使之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
“有时候,高度的****体制确实能让我们得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调动全社会的所有资源,加快我们的发展速度。”
“但,无须讳言,它却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和**短板,即无法及时响应市场,缺乏价格信号,会在未来某个时候导致严重的供**需失衡,继而会造成经**济**失去活**力。”
“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对市场经济的培育,要适当鼓励和发展民间多元化经营,为新华经济的全方位腾飞注入动力。”
“而在此之前,我们就有必要建立一套规范的税费管理体系,不仅为将来各类经济主体的发展树立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规则,而且还能为此后实现财政充裕提前打下基础。”
财政委员邓智宸就新华目前混乱的财税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狂喷了一阵后,随后话锋一转,便提及了如何厘清税制,以及如何确立规范财政体系的建议。
“就我新华目前经济发展现状而言,财税体系的设计原则将本着以下几点来进行:一是,要轻税简政,避免境内国民再度生出大明那般苛捐杂税的感觉,得让百姓心里踏实,要安抚人心,同时也能以低税率刺激生产和贸易。”
“二是,要实用优先,税种设置简单易行,适应我新华目前经济状况和国民的理解能力。”
“三是,激励发展,通过税收优惠这根杠杆,撬动和扶持关键产业崛起,比如矿业、造船、冶金以及农业。”
“四是,渐进改革,比如农业税,初期不必强制要求以货币来缴纳,可以实物税为主,待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状态,再过渡到货币税,步子不能迈得太快,得稳稳当当。”
“嗯,这几条原则很好。”委员会主任罗振辉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认可,随即抛出关键问题,“那么,你们财政部具体要征收哪些税种呢?”
“两位主任,各位委员。”邓智宸朝在座的众人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丝振奋的神情,将桌案上的一摞资料摊开,略微扫了一眼,然后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根据我新华现有发展状况,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征收以下几个税种,并制定了相应的税率。”
“首先,重中之重的便是农业税,这关系着我们新华四万余国民的生存问题。此前,我们在征收农业税时,犯了不少低级错误,比如以人手不足的借口要求货币形式征收,造成农人运输及买卖困难;比如,简单粗暴地以土地面积征收定额,造成农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额外地增添了税负。”
“故而,我们在未来征收农业税时,将允许农人直接以实物的形式缴纳,税率仍为15%,按土地三年内平均产量核算计征,若遇灾年或减产情况下,则根据实际产量酌情下调征收额度,确保农人不至税负过高而面临生计的问题。”
“其次,便是工商税,针对我新华国营公司和私营作坊、商贩等经济主体征税。按照此前的税费征收惯例,所有国营公司、垄断贸易公司在征收了10%的营业税后,还需上缴20%-40%经营利润,用于财政再分配。”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全然没有充分考虑到具体产业和公司的实际情况,缺乏相应的合理性。比如,我新华大力鼓励发展的冶铁、造船等产业,若是未能给企业留足充裕的发展资金,不利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制约此类国民支柱性产业的增长。”
“所以,对这些国营骨干企业可减免部分税收,少缴营业利润,助力其开足马力扩大规模。”
“对于私营作坊或个体商贩,……呃,当然,这类经营主体目前数量还很少,但我们也要未雨绸缪,提前就此类民营资本定下征税费率。”
“我们财政部的考量是,为了放水养鱼,私营作坊或个体商贩的税负不宜过高,按照行业和产业的不同,以营业额征收5%-10%。一些经营规模极小的商贩,年营业额低于五百元的,则免于征收营业税,让他们能在市场的土壤里先扎稳脚跟。”
“……部分特许经营商品,如盐、酒、茶等专卖商品征收额外许可费。”
“……关税方面,对毛皮、木材等初级产品出口征收5%-10%的税收,对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征收20%-30%进口税,对部分新华急需的粮食、铜矿、鸟粪以及硝石等商品征收3%-5%低税,或者直接予以免税。”
“……过境税,即对转口大明、日本、南洋等国家地区的商品征收10%的货物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