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前显然没必要考虑研究氢弹,他的目标用原子弹就能实现。
盘古计划相比曼哈顿计划,在技术选择上有很多的不同。
第一,核材料选择。
虽然钚的临界质量更低,但现在这种元素还未出世,因此用不了。
李奇维也没想着提前把钚弄出来,因为没有必要。
得益于他提前几十年的布局,山河集团存储的铀矿已经超过了5万吨。
这是一个何其可怕的数字。
等到欧美各国想要造原子弹的时候,恐怕会立刻傻眼了。
“他妈的铀矿呢?”
所以盘古计划使用铀235就足够了。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到底能提纯多少武器级别的铀235。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改进:铀235分离方法。
经过深思熟虑,李奇维使用的分离方法和曼哈顿计划所用的三种方法截然不同。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气体离心法】!
俗称“滚筒洗衣机分离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如下:
首先将固体铀元素变成六氟化铀气体。
接着将气体压缩进一台高速旋转的离心机圆筒中。
铀238分子较重,由于离心力的不同,它会逐渐在圆筒的近壁处富集。
而近轴处的气体中铀235的含量增大。
这时,将该气体导入另一台离心机,重复以上操作。
随着气体穿过一系列的离心机,其中铀235的六氟化铀分子逐渐富集。
最后,当达到规定的浓度后,再把其中的铀235还原出来。
在后世,这种方法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费电”。
然而,气体离心法的能耗仅为气体扩散法的十分之一,但是它的浓缩系数却是气体扩散法的100倍以上。
所以欧美各国已经逐渐使用离心法来制造浓缩铀。
但离心法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单个离心机的功率很低,需要形成工业规模才能发挥威力。
一个离心工厂一般需要几万台甚至几十万台离心机同时工作。
(至于总的耗电量和气体扩散法比如何,大佬们可以补充。)
维持大量离心机长期正常运转就是最大的技术难点。
李奇维对此能够接受。
大不了多招一些人日夜不停地维护就行。
以目前婆罗洲的底蕴,还没有足够多的合格产业工人。
但只是照顾离心机,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
李奇维的最大优势就是人多,他需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取长补短。
所以气体离心法这种傻大粗的办法就非常合适。
最重要的是,李奇维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布局这种离心机了。
这也是胡喜忠为何惊为天人的原因。
因为他完全不清楚自家少爷制造那么多不卖的圆筒干什么。
“这也不像炮筒啊?”
而现在,它们终于要发挥用途了。
在后世,很多小国想偷偷制造原子弹,分离铀235采用的都是离心法,就是因为简单粗暴。
气体扩散法和电磁分离法需要非常精密的各种器件,很难加工,哪有洗衣桶好用。
第三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原子弹的类型。
李奇维为了稳妥起见,最终决定选择枪式原子弹。
反正他的铀235储备够多,不怕失败,随便试爆。
目前的婆罗洲还没有那时美国的科学底蕴,找不出1000多名科学家。
所以,简单的枪式才是首选。
以钱五师、于隐几人的才华,设计枪式肯定是手到擒来。
完全不需要庞大的科学家团体。
最关键的是,还有李奇维这个超级大佬坐镇,绝对万无一失。
他的目标不是为了统一世界,所以暂时不需要考虑内爆式及各种小型化。
如果把婆罗洲科学院看成一个披着科学外衣的恐怖组织就理解了。
只要李奇维手里有几枚原子弹,甭管啥类型,造成的威慑效果都是一样的。
至于后面的氢弹、三相弹
“那些更牛逼的设计,还是留给北方大陆吧。”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
李奇维的目光看的很远。
他知道,仅凭婆罗洲的体量,几枚原子弹是不可能成为永久免死金牌的。
一旦受到更大的威胁,他必须求助北方。
这也是几十年前他就考虑到的事情。
所以,他给自己的定位是隐龙,在真龙最危险最弱小的时候挺身而出,悍然出手。
而一旦真龙腾飞,将反过来罩着隐龙。
在后世,某个工业克苏鲁大国一年能提纯【48吨】武器级铀,并且耗电量相对可控。
这个数字,咳咳。
至此,盘古计划的全貌和关键细节全都梳理完毕。
李奇维信心十足!
刚开始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经常蹦出来一些小人,对他的计划指指点点。
“盘古计划就是扯淡的,注定失败!”
“美国的曼哈顿计划费了那么多资源,找了那么多科学家才成功。”
“你婆罗洲有什么,凭什么能造出原子弹?”
但是现在,李奇维经过缜密和精确的分析,把制造原子弹的细节一一剖析开来。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添加后世的部分经验。
成功率直线上升!
这就是当世第一科学大佬的实力。
“曼哈顿计划能造的,我也能造;曼哈顿计划造不了的,我还能造!”
钱五师等人看着院长脸上的神色不断变幻,心脏怦怦直跳。
“院长的气势真是太可怕了!”
“我感觉他要毁灭世界了!”
那是藐视一切的霸气和从容,连天地都被踩在脚下,大道都被磨灭。
这时,李奇维终于开口了:
“盘古计划,主要分三步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