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他结婚,两个在美国读书的弟弟陈文胜、陈文骅纷纷请假回港,另外美国工作的二哥陈文锦、大妹陈乐怡也回到香港参加婚礼。
陈氏三房及子女,悉数到齐,可谓非常隆重。
陈文铭此时内心的想法,没有再对家族安排的反抗,而是深深的感受到‘家族团结’的重要性——有时候他甚至检讨自己,假如真娶了一个父母不喜欢的妻子,不说他能不能继承家族的事业,就是从小刻在他们心中的‘家族团结’,也是在被他破坏。
“抢什么亲,等会你们队嫂子尊重点,不然我把你们都给揍一顿!”陈文铭故意说道。
陈文恺笑了起来,打趣道:“哟,三哥这还没有把嫂子娶进门,就不认我们兄弟,大家伙上!”
一时间,大家打成一片。
直到陈光良携严人美、蒋梅英、奥黛丽赫本的到来,大家才安静下来。
陈光良看着大家的表现,心情也很不错,特别是陈文铭‘回心转意’,经历这次风波后,不仅在工作上更加努力,对母亲严人美也更加尊敬,对家族也更有体会,这些改变他都看在心里。
“这几天宾客较多,文杰你作为他们的大哥,要多帮衬帮衬!”
陈文杰点点头,说道:“父亲放心”
虽然陈文铭的婚礼,不及老大陈文杰的隆重,但对其他家族来说,也是相当豪华的;将在香格里拉酒店宴请三天时间,分批进行。
香格里拉酒店。
陈文铭和妻子安书慧,正在向亲朋好友敬酒。
安书慧是香港一个小家族的成员,严人美看中的是她留过学,但又是华夏的传统女孩,便挑中做儿媳。
事实上在公公陈光良看来,安书慧确实比陈文铭的几任女朋友优秀,从英国留学归来后,加入家族的进出口公司工作,能力出众。
对于陈家来说,儿媳妇长相只需要端庄大方旺夫,不需要倾国倾城;但儿媳们的能力,是比较重要的。
这个能力可以指学习能力、处事能力,也可以指工作能力,总之要全面一些。
在现场,安书慧的父母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高兴,显得很沉稳。他们并不是看重陈氏的荣华富贵,甚至他们在新人两口子认识时,还有些担忧——这个女婿到底不心,到底能不能接受父母的安排?
他们很担忧女儿的婚姻,是一桩传统的安排!
所以在严人美提出希望给两个年轻人一个机会的时候,安父、安母只是以平常心看待,而且让女儿一定要擦亮眼睛,不同意就是不同意。
那个时候,陈文铭已经向家族妥协,再加上安书慧各方面条件也确实不错,他便以追求者的身份,出现在安书慧身边。
陈光良的子女,遗传了母亲的长相,又继承了他的聪慧,追女的问题不大,关键在于诚意而已。
安书慧见陈文铭表现出一个能力突出且很智慧的男性,再加上对方父母抛来的橄榄枝,她才同意今年三月份结婚。
当然,她从小对这个家族就有所耳闻,堪称传奇的家族,也有一定的参考性。
“亲家公、亲家母放心,我们家没有什么严苛的规矩,华夏古老家族的糟粕该丢的都丢了;另外,我时常告诉子女,结婚不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个责任。所以你们二位放心,书慧到了我们家,那就是我们的女儿,文铭也会有他该担当的责任。”严人美对亲家公、亲家母说到。
安父、安母也能感受到,自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陈光良和严人美夫妇一直在保证‘陈氏的人品’——陈家不是在要一个生儿育女的工具,而是在找一位合适的新家人。
安母终于笑着说道:“文铭这孩子,我们也是很喜欢的,相信他会对书慧真正的好。”
陈文铭此时恨不得展示自己‘洗心革面’,诚恳的说道:“岳父岳母放心,婚后我一定担当起丈夫的责任!”
安书慧拉住丈夫的手,她也能感受到丈夫的激动。
当晚,陈文铭和安书慧住进了浅水湾的别墅。
这幢别墅是二战后修建的,在他们结婚前,陈光良让人重新修缮一番,作为二人的婚房。
洞房里,陈文铭激动的将安书慧按在床上,然后完成人生大事。
次日,两口子来到一楼客厅,向陈光良、严人美敬茶。
严人美笑着扶起安书慧,满意的说道:“没那么多规矩,有心就是了!”
稍后,陈光良说道:“书慧,这结婚了,你还想不想工作,毕竟就算要小孩,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安书慧诚恳的说道:“爸,我以前在替那边打理工作,因为父亲身体不适特别好,再加上弟弟还小。”
陈光良秒懂,说道:“行,做事要有始有终,你替你父亲帮帮忙,等工作方便交接时,再退出。说实话,当年你这位母亲怀孕时,也是我不可多得的助手,都不能离开她!”
安书慧顿时好奇起来,挽着严人美的胳膊,询问以前的事情来。
毕竟那是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充满着各种传奇。
严人美笑着说道:“有时候不是离不开我,而是社会大环境丰复杂”
一时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早饭。
几天后,环球集团大厦。
陈光良在办公室里,叫来了弟弟陈光聪、儿子陈文铭、侄子陈文博三人。
此时的环球集团,更像是家族企业,四个陈氏位于高层;当然了,环球集团的管理层中,华籍的不仅有户籍,也还有很多粤籍,而且环球集团的管理层,还有不少的洋人、东洋人。
“这次召集你们三个,是告诉你们一件事:根据我的考察,英国保险公司可能会提高二手船的保费,当然具体时间稳定。理由是在这三年时间,香港船东吸纳了大量的二手船,甚至是待拆卸的二手船.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提前制定策略。”
陈光聪说道:“如此的话,我们应该陆续淘汰一些老旧的二手船,现在航运形势不错,还能卖出不错的价格!”
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环球航运减少一些二手船,特别是一些破旧的二手船;同时,还能以不错的价格卖出去,毕竟一旦保险费用提高后,这些破旧二手船可就不值钱了。
陈光良的本意也是想趁着这个机会,继续加强以旧换新。
“可行,这事具体文博你来负责!”
“是,大伯”
稍后,陈光良继续说道:“如今航运已经回升,行情不错。我们的船只载重量也攀升很快,在业务上,可以考虑三年,甚至五年的长租合约”
此时距离1967年苏伊士运河关闭,还有足足的5年时间。陈光良需要保证的是,在1967年春季左右,旗下拥有500~600万吨的船队,而且基本上没有合约。
届时,他凭借苏伊士运河关闭八年时间,将船队扩充至2000万吨。也就是1974年,他的船队就能达到顶峰,稍后就是逐步减船上岸。
事实上,在这期间,环球集团一直在为陈光良提供现金流,可以投资其它产业的那种闲置资金。至于负债,环球集团一般也就造船时贷款,极少向汇丰、平安银行贷款了。
陈光聪说道:“那我们的业务将更多了,本身我们的业务就做的很好,届时新船一下水,就能不错的价租出去。”
陈光良点点头,稍后对儿子陈文铭说道:“这个签合同,每艘船要请示一下我,提前沟通下!”
“是,父亲”
陈文铭心知,父亲说不定在把控租约的期限,最大限度的获利。
这就是水平了,他恐怕怎么也学不会!(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