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401章 海上对抗之始

第401章 海上对抗之始

这证明了我们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对超导材料的工程学掌控,这不仅是航天的进步,更是未来超导晶片和可控核聚变等领域的技术基石。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超低成本地月运输的经济模型,电磁轨道发射成功,意味著未来从月球运送氦-3、稀土等战略资源的成本,將只剩下前期的基建投入。

第三,月球,正在从一个科研前哨,变成一个拥有无限价值的商业蓝海,所以我们能看到a股市场上稀土企业的股价在跌。”

来自復旦的沈教授则毫不掩饰其战略意图:“这个蓝海,同样也是未来的战略高地。

我们今天能把100公斤的包裹送回来,明天就能把吨级的、功能更复杂的包裹送回来。

谁掌握了这条廉价的地月航线,谁就掌握了未来50年的国家安全主动权。”

下午两点五十分,东京地下掩体內,气氛压抑到极点。

巨大的屏幕墙上,分割著十几个实时画面,所有画面都给到了那片国际水域。

“秋津洲號报告,已抵达预定回收区边缘15海里处,正在使用光学设备进行观察。”一名联络官报告道。

“华国方面反应?”

“有,他们派出了护航编队中的南通號正在向秋津洲號接近,距离8海里,用国际频道发出警告,要求我方船只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干扰在国际水域的正常科研活动。”

“这是標准的拦截和监视程序。”

巨大的屏幕墙上,最中央的画面,是由部署在那国岛上的j/fps-5远程预警雷达提供的轨跡模擬图。

一个微小的光点,正以惊人的速度从深空坠向地球。

“目標轨跡稳定,完全在我们两天前测算的模型之內。”一名统合幕僚监部的情报官报告,他的声音里带著一丝不解,“奇怪的是,它几乎没有进行轨道修正,似乎完全依赖初始弹射时的精度。”

现场除了官僚外,还有一些从jaxa紧急请来的专家,其中一位头髮白的轨道动力学专家,已经开始汗流浹背了。

“诸位,”专家脸上写满了费解,“这不可能。

从月球发射物体返回地球,需要考虑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引力交互作用,也就是所谓的三体问题。

再加上太阳风、重力梯度等一系列的参数,都在动態变化。

其初始发射的窗口和角度计算,必须精確到小数点后十几位。

我们都知道,华国的by-2搭载的新型霍尔推进器,使其具备了充足的中途修正能力。

在过去的48小时里,它也確实进行了四次轨道修正,”专家指著屏幕上的数据,“但请注意,最后一次修正,是在12小时前、距离地球超过15万公里的深空完成的。

从那时起,它就进入了无动力滑翔阶段。”

一旁的上位者问道:“也就是说,最后的这15万公里,决定了它最终的精度?”

“完全正確。”该专家非常严肃,“在最后的这段航程中,它將完全依靠自身的导航系统来计算再入点。

任何微小的误差,无论是来自自身陀螺仪的漂移,还是计算中的引力场模型不完美都会在再入大气层时被急剧放大。

按照我们最好的模型推算,即便有霍尔推进器的前期修正,它最终的落点误差范围也应该在一个直径50公里的圆圈內。

但华国的误差好像远远小於50公里。”

他指向屏幕中央那个由华国海事局划定的、长90公里、宽50公里的回收框。

“他们公布的这个回收区,本身就是一次技术炫耀。而现在它正衝著这个框的正中心飞去。

这意味著,它的导航系统,它的自主定位和轨道解算能力,达到了一种我们此前认为在理论上才可能实现的精度。

我们最好是能够把华国舰队逼退,把by-2带回来,它非常有研究价值!我们需要搞清楚华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很怀疑,他们在某些技术上又实现了突破。”

“什么技术?”

jaxa的专家说:“量子陀螺仪。”

他接著解释道:“陀螺仪是一种用於测量或维持方向和角速度的装置。

简单来说,它告诉一个物体它是否在旋转、向哪个方向转、转了多快。

它是所有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

惯性导航的优点是不需要接收外部信號(如gps),因此无法被干扰。但它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漂移。

传统陀螺仪,无论是机械式的还是光学式的,都存在微小的、无法避免的製造瑕疵和环境干扰。

这些微小的测量误差会隨著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累积。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我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里行走,在这个过程中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觉来走直线。

那么我们每一步都可能有一个微小的角度偏差,一开始不明显,但走上一公里后,你累积的误差可能会让你偏离目標几百米。

这就是漂移。

对於潜艇、洲际飞弹或深空探测器来说,长时间的漂移累积,將导致其对自己位置的判断出现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偏差。

所以这些都要靠卫星来对他们的位置进行校准。

量子陀螺仪,更准確地应称为冷原子干涉陀螺仪,它的出现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漂移问题。

它不再依赖宏观的机械旋转或光路,而是利用了量子力学中两个最奇妙的原理:波粒二象性和量子干涉。

具体设计思路我就不在这里做过多赘述,博世是这方面最积极的推动方,它一旦出现,將会是游戏规则改变者。

它相比传统光学陀螺仪,有三大革命性优势:无与伦比的灵敏度、近乎为零的漂移和完全自主与绝对抗干扰。

正因为其极低的漂移,它构成了完美的惯性导航系统。

如果华国拥有这项技术,那么他们的飞行器或武器,可以在完全不依赖北斗卫星导航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长距离的精確制导。

任何针对卫星的干扰、致盲、甚至摧毁,都对这种自主导航方式完全无效。

一个国家如果率先实现了小型化、实用化的量子陀螺仪,就等於拥有了一把无法被干扰、绝对精准的宇宙之尺,可以丈量全球。

它的飞弹,將可以在任何电磁环境下,精准命中任何目標。

它的潜艇,將可以真正成为无法被追踪的深海幽灵。

它的深空探测器,將可以自主规划前往火星甚至更远星系的航线。

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进步,而是导航技术从依赖外部信標的时代,向依赖物理法则的时代的根本性改变。

这將从根本上改写太空探索的规则,或者还有其他。

而过去根据博世高管对外的公开声明,他们最快也需要五到十年时间,这还有可能像是可控核聚变那样永远的五到十年。

我很怀疑华国是实现了量子陀螺仪,所以他们才会在登月和返回月球的精度能够如此之高。”

华国舰长李崢上校透过舰桥巨大的舷窗,凝视著15海里外的白色船影,更高更远的天空中,他知道,至少有一架p-3c和一架p-8a正在用它们的电子眼,注视著这里的一举一动。

但他毫不在意。

今天,这片深蓝海域,他们不是偷偷摸摸的闯入者,而是光明正大的主人。

“报告!by-已进入主伞开伞阶段,高度3000米,下降速度稳定!”来自文昌控中心的声音传来。

“命令各单位,进入一级回收准备。”李崢声音平静,“命令海雕一號、海雕二號,按预定方案起飞。”

甲板上,两架通用直升机早已蓄势待发。

隨著指令下达,旋翼捲起巨大的气流,两架直升机拔地而起,朝著返回舱的理论落点飞去。

下午3:52,,返回舱在三顶巨大的橙白相间主降落伞的牵引下,如同凯旋的星际探险家,稳稳地溅落在海面上。

巨大的液晶显示屏上,飞控中心传来的最终落点数据,让整个舰桥响起了一阵压抑的、充满自豪的讚嘆声。

“最终落点偏差485米。”

李崢的嘴角,终於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知道,这个数字所蕴含的力量。

这是写给全世界看的实力证明。

直播镜头下,全世界的观眾,都见证了一场教科书级別的远海回收作业。

直升机抵达返回舱上空,呈“品”字形悬停警戒。

其中一架直升机的舱门打开,四名身手矫健的海军蛙人,如同离弦之箭,顺著速降绳索滑入海中,迅速向返回舱游去。

下午三时五十八分,蛙人们熟练地为返回舱安装了海上定位信標和大型充气浮囊,確保其在风浪中的绝对稳定。

隨后,他们掛上了高强度拖曳缆。整个过程不到四分钟,动作精准,配合默契,显然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

四点出头,远洋救助打捞船长庚星號巨大的船身,缓缓驶来。

它没有像传统打捞船那样靠近目標,而是在百米外停下。

船尾,一个巨大的a型起重架缓缓抬起,上面掛载著一个半潜式的无人智能回收网。

四点十二分,在蛙人的引导下,返回舱被平稳地拖曳至回收网內並固定。

隨后,长庚星號的船员启动回收程序,整个回收网连同返回舱一起,被平稳地缓缓地提升出水面,沥乾海水后,安放在甲板中央一个特製的缓衝支架上。

四时二十分,早已等候在甲板上的航天技术人员,穿著白色的无尘工作服,一拥而上,开始对返回舱进行状態检查、数据记录和安全固定。

整个回收过程,持续了不到三十分钟。

全程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没有一丝慌乱,没有一次失误。

它不像一次充满不確定性的海上救援,更像一场在自家工厂流水线上、对一个工业製成品进行的標准化作业。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我在美利坚编造神话 真乃人间太岁神 最终领主 从西线开始征服欧陆 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诸界龙劫 华娱从洪世贤开始 从狐先生开始修行 大内御猫 东京:限制级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