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坐镇大同
二两银子虽然不多,但是每个士兵可以分五钱银子的粮票,五钱粮票在新开的薛唐粮行能兑换足额的一石大米。
一石大米足够四口之家一个月之用。
一个月能有什么用?
对於底层人而言值很多东西,甚至足够让一些人卖儿卖女。
当永兴军乱兵顺利归营,而每个人都领到了钱粮,消息传播出去后,各处很快平息了下来,基本上恢復了原来的样貌。
冯庸的节度府,后来的总督府。
如今迎来新的主人。
不过级別却低了。
王信仍然是总兵衔,於是空了一年多的总督府重新掛上大同总兵府五个大字的牌匾。
这些並不意外。
乱兵也是兵,有上下等级观念,只要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他们很轻易就能平息,难的是问题能不能彻底解决。
左路总兵冯蒙自杀身亡,人死债消。
江万化被乱兵放了回来,眼巴巴地看著王信,希望王信能帮他一把。
王信嘆了口气。
“虽然乱兵平息,可乱兵的確打著你的旗號作乱,我虽然知晓实情,但是朝廷不会听一面之词,此事还是委屈你,你去京城向朝廷解释清楚吧,相信朝廷会还你清白。”
“总镇!”
江万化没有想到王信会如此绝情,虽然两人不在一军,可也都是大同军镇的高级將领,多少见过几回面,还要哀求王信,已经有人带他下去。
他现在的身份还是乱兵贼首,真要是讲究起来,没把他五大绑已经客气了。
带了下去,不日押送京城。
屋子里。
其余的人鸦雀无声。
永兴军遭此一劫,虽损失不大,但军中威严全无,短时间內恢復不了战斗力。
李奇也低著头。
乱兵攻入大同城,他著急忙慌的逃离出城去找自己的部队,无奈乱兵专业,把各处城门控制严密,让他也只能躲在一处民房,一直等乱兵主动退走才敢出来。
不光是李奇,在场的人或多或少都属於战败之將。
无论他们有多少理由,各种不服气,但是乱兵抓住机会,贏了就是贏了,这就是事实。
“魏毅暂代中军。”
“请翟文负责大同军务。”
王信没有客气。
现在乱军回营,看得是自己的威望,左右大同西军和天成军在侧,永兴军以前虽然是大同主力,如今实力损伤不大,但组织乱了。
乱是风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机会。
否则往常的时候,自己怎么可能隨意揉捏永兴军,就算自己是永兴军的总兵,也不可能轻易压服下面的將领。
“诸位有没有问题!”
王信吩咐完,然后问道。
“没问题。”
有人下意识道。
很快有声音压下,叫道:“一切听从总镇大人安排。”
李奇张了张嘴,很快也低下头。
现在永兴军问题大的很,自己没必要出头,王信要是没有解决问题,他现在的威望多高,日后就会跌落的多狠,且看著吧,李奇压下心里的不平。
王信见没有问题,於是留下翟文等。
其余人散去。
“总镇大人连提標大人也没有留下,又把江提標送去京城,实际上就是打压。”有个佐击跟了上来,不服气的向李奇说道。
李奇回头看了看。
不是別人,正是佐击杨荣。
“不然怎么办?”
李奇没有激动,语气平静,猜测杨荣的心思。
杨荣压低了声音:“冯帅在京城想办法回来。”
“哦!”
李奇来了兴趣,“冯帅有办法回来?”
“有人透露,王信不是张阁老的亲信,使用王信是迫不得已,等解决了乱兵之事,要不了多久,阁老必然调走王信,冯帅正在动用关係。”
“走。”
李奇拍了拍杨荣,警惕道:“跟我来,我们找个地方说。”
杨荣连连点头。
杨荣是中军的將领,曾经与魏毅都是冯庸的亲信,担任佐击將军一职,各带领一千铁甲骑兵,后来在张文锦手里升为游击,继续带著永兴军精锐。
李奇不奇怪冯庸会联繫此人,而是好奇冯庸这回真的能回来。
相比较王信排挤自己,看样子要彻底掌控永兴军,那自己还不如支持冯庸回来。
翟文在大同担任官员多年,先后受到冯庸和张文锦重用,对大同的事务知根知底。
王信没有浪费时间。
天成城的张震,赵赫,大同城的翟文、陶升,以及魏毅等,还有从左云赶来的刘通,汤平等人。
严中正和张云程一文一武,负责处理三军的日常,以及三军关係的调和。
陆仲恆统筹大同物资,包括催粮。
曾直带著郑昂薛蝌,与翟文陶升等一起,共同整理整个大同军镇的军务,军备,物资等。
几日的时间。
每个人忙的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不光要认识下面办事的官吏,更要从繁杂的公文里整理出自己需要的资料,都是些耗时耗力的工作,但又要儘快的完成。
只是虽然繁忙,可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大同镇不只是大同城。
除了边关和各处的兵堡,还有各处的县城。
县城归县令管。
但是军务归大同军镇管。
各县、各关、各堡的驻军情况,下发军餉和粮餉的帐本,还有各项物资的积蓄,以及有些兵堡修葺等等,其中又有实际发放等隱私帐册。
幸亏有翟文这些本地官员的帮助,虽然不敢保证全部理清楚,但也十之八九。
曾直是从事中郎,王信手下最大的文官。
所以曾直带著清算好的帐目,脸色沉重的告诉王信。
看到曾直的脸色,王信已经感到心惊。
自己做足了准备,也想到了许多办法,可最终还是要先摸清楚大同的底,窟窿到底有多大。
曾直没有一笔一笔的解释,总镇很相信自己,自己只需要报总帐。
“按照內阁的改革,大同军镇总兵力没有裁军多少,兵册规定是十万兵,两万营兵,营兵每个月合计一两五钱,八万民兵,民兵每个月各项补贴合计八钱,另有二十七万二千两,军备马匹牲口草料等杂项开支,共一百四十万两。”
王信听得清楚。
九边整编后的军费共计七百万两,有的军镇整编快,有的军镇整编满。
大同军镇与辽东军镇军士数量並列第一。
但是大同军镇却是整编最快的,不是大同军镇效率高,而是大同军镇裁撤的少,实际兵册才接近原来十二万兵的一半,所以不用裁都行。
可无论实际理由是什么。
反正张文锦的的確確立了功不是,大同军镇整编第一。
那么朝廷按照十万兵的兵册发军餉,本来是张吉甫算好的军费,朝廷也没有少发,那为何底层士兵又闹起来了呢。
在座都是自己人。
曾直如实道:“从兵部发往大同,到大同的军餉实际只发了七成,九十八万两,九十八万两的军费,张文锦只发了五十八万八千余两,从各处发下去,真正落到底层士兵手里的,大概合计只有二十九万四千余两。”
汤平黑著脸,骂道:“岂有此理。”
魏毅和赵赫,还有张震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汤平为何这般意外。
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么。
汤平实在忍不住,惊讶道:“我从军就跟著总镇,虽多少听到友军的事跡,可今日亲眼所见,依然难以想像,实在是人神共愤啊。”
王信倒是平静。
汤平是义乌矿工出身,底层老百姓想像有限,想不出官员们到底有多恶,只能用贫瘠的见识去猜测。
包括后来汤平重回队伍。
但是河西营也是自己已经整改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