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愚微微点头:“既是反清復明,那就是可以拉拢结盟,都是一起反清的义军。臣以为我大汉应当即刻派遣使者,前往粤东与之商议联盟事宜!”
顾景忽然开口打断:“臣以为不然,这天地会的主旨是反清復明,而非是我大汉的反清復汉。復明与復汉,一字之差,天壤之別。若要结盟,那届时该以谁为主,而且打完了广东的清军,下一步呢?该打谁?”
顾景这番话瞬间点醒了在场眾人,他们大汉打得旗號可是反清復汉,不是什么老生常態的反清復明。
就算现在让他们反清復明,改换旗號,那也是不可能的了。
復明?干什么要復明?
前明都已经亡国一百五十多年了,那就好好待在歷史的书页里,不要再蹦出来诈尸了。
反清的大义大旗,自有他们大汉来执!
所以,如何对粤东天地会,这態度就必须要斟酌一二了。
要知道,现在的偽清治下,还在造反的义军,基本不是归了他们大汉,就是举了他们大汉的义旗。
至於河南的刘之协,这傢伙就是邪教头子,天然就没有正统大义的名分,全靠宗教洗脑来让信眾悍不畏死,註定成不了气候。
聂宇扫看了一眼下方眾臣,忽然大笑道:“哈哈哈,好了,诸卿不必如此警惕忧虑,孤这胸腹已有决断。”
聂宇说道:“粤东天地会起事,虽是打了反清復明的旗號,但这旗號说到底也是为了聚拢人心。说句不太好听的,这大明已经亡了一百五十多年,就算真有忠臣,也该被韃子杀的差不多了,剩下起事者无非就是借个义旗。”
“既然如此,又何须担心?王卿前面说的就很好,都是一起反清的义军,何分彼此?偽清韃子尚未灭掉,就这么互相內斗,那这大事是永远也干不成的。”
聂宇这汉王都这么说了,眾臣虽然还是心有芥蒂,但仔细一想大王说的也確实没错。
大事都还没办成,就先著急內斗,那还干个屁的大事!
给眾臣都提了个醒,聂宇接著又大手一挥:“既然粤东天地会的义军已经起事,那我大汉就不能坐看友军被灭,明年的战略规划也必须调整一下了。”
大汉原本的战略预案,明年虽然不打算休兵,因为实在没空休息,一旦停止进军就可能给清军喘息时间,让大汉后续陷入严重的战略被动。
大汉如今看著强大,但地盘还是太小了,打下江南之前,真的一点都不能停下。
大汉的陆师、水师两大都督府,之前已经定好的战略规划,是明年先进攻安徽的淮南诸州府,包括庐州、六安、滁州、和州、凤阳(淮南)、潁州(淮南)、泗州(淮南)。
虽然汉军目前已经控制了安徽长江以南,但自古守江必守淮,绵长的长江防线是根本守不住的,必须倚靠淮河建立防线,才能抵挡北方的清军大股南下。
安徽后来为什么把省城从安庆转到了合肥,就是在於合肥的战略地位太过重要,这里属於淮河防线的中段地区。
歷史上,曹魏和孙吴就在此爆发数次大战,还打出了“孙十万”的名场面。
即便到了后来,红色军队南下也是先拿下合肥,对南京的光头政府带来了沉重的防御压力,最终导致长江防线整体崩盘。
只有拿下了淮南,汉军才能全力进攻江寧(南京)。
不过现在,计划得稍微变一变了,淮南明年还是要拿,但还要同时南下进军广东。
广东能拿下的话,聂宇还是非常愿意优先拿下广东。
拿下了广东,大汉就能提前打开海外的贸易商路,跟海外洋藩进行贸易来往,获取海外的战马、白银、优质绵羊等各种財富物资。
而且,广东一下,大汉的工业革命就可以稍微放快一点。
因为有了海路商道,布也不愁卖不出去了。工业革命初期带来的纺纱革命,远超国內需求的过量布,都能通过海路商道卖出去。
聂宇想了想,又对顾景补充吩咐道:“礼部立刻著手选派使者,前往粤东联繫那里的天地会义军,能招抚就招抚,招抚不了的也可以结盟。总之先打清军,后面的事可以后面再说。”
这吩咐实际上有些多余,歷史上的广东天地会起事,虽然打得也是反清復明旗號,但后来太平天国一来,他们便马上归附了太平天国。
只要大汉不对这些天地会太过分,正常对待这些天地会义军,同时还能再妥善解决当地的土客矛盾,那他们才不会管汉王是姓朱明,还是姓大汉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