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所谓的‘进化’和‘催化’?哼,也不过是给‘无意义’披上的一件华丽外衣罢了!”
“祂时而守规矩,时而破规矩。时而扮演智者,时而装作疯子。
完全看祂今天的心情好坏,以及哪边看起来更有‘戏剧效果’。”
最后,《超凡全解》用一行总结性的、闪烁着夺目金光的文字为这场“伟大者简史课”收尾:
“所以,我亲爱的小读者。
你现在左手握着‘秩序派’首席赠予的‘工匠迷宫钥匙’,右手捧着我主人这位‘评论家’的‘捣蛋手册’。
你是准备去当一个兢兢业业的建筑工人,帮助文明搭建更完美的房子呢?
还是准备在这场名为‘现实’的大戏里,当一个随时准备上台给主演们一个惊喜(或惊吓)的即兴演员?”
金色光芒在这一刻变得格外耀眼:
“好好想想吧,孩子。
毕竟,能同时拿到几家‘厨房’的后台通行证,还能赢得最挑剔的‘美食评论家’青睐的
你可是这个时代的头一个!”
当《超凡全解》合上最后一页,房间重归宁静时,罗恩依然沉浸在刚才那些信息的冲击中。
他缓缓向后靠在椅背上,凝视着天板,任由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两座厨房,一位评论家”
他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个比喻。
造物主派系追求的“秩序”,天启门徒推崇的“演化”,以及荒诞之王的“戏谑”。
这可不仅仅是三种不同立场,也是三种截然不同的“力量本质”。
“而我现在”
罗恩的目光,落在桌上那枚分形水晶信标上。
它依然在进行着永不停歇的自我重构,内部光点如星尘般碰撞、聚合、分离.
就在心中思潮翻涌时,通讯水晶突然亮起了微光。
那是来自希拉斯的简短讯息:
“拉尔夫讲师,明天清晨八点,工业区域的会议室集合。
所有技术设备和人员都已就位,就等您的到来了。”
这条消息如一盆冷水,将他从宏大的遐想中拉回到了具体的现实。
是的,无论“两座厨房”的纪元争斗多么激动人心,无论荒诞之王的戏谑哲学多么引人深思。
他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极其具体、极其紧迫的技术难题。
怨念矿脉项目,等不得他慢慢消化这些深奥的智慧。
明天,在那座充满千年怨念的矿井中,他必须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不过.”罗恩重新坐直身体:
“也许这正是一个实践机会。”
他想起《超凡全解》最后那句话:
“你是准备去当一个兢兢业业的建筑工人,还是准备当一个随时准备给主演们惊喜的即兴演员?”
现在看来,他即将面临的怨念矿脉问题,恰好可以验证这个选择的方向性。
传统的“建筑工人”思路,就是希拉斯团队过去十年采用的标准化净化方案:
用更强的规则去压制混乱,用更精密的技术去控制变量。
而“即兴演员”的思路,则意味着要在充分理解“剧本”(怨念的历史成因)的基础上,与“其他演员”(怨念本身)进行真正的互动和对话.
他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理论再精妙,如果不能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方案,就只是空中楼阁。
而要将思想结晶转化为工程实践,他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思辨,而是无数次的模拟演练。
幸好,他现在拥有了最好的“排练场所”:完美之王留下的文明沙盘。
罗恩深吸一口气,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彩排”做最后的准备。
明天的矿井深处,将是他将“秩序”、“混沌”与“荒诞”的智慧融为一体的试验场。
成功了,他能够通过这次实践更明晰自己的道路,并在殖民地获得空前地位,结束所谓的“悬挂期”;
失败了.
他摇摇头,将这种想法驱逐出脑海。
现在不是考虑失败的时候。
在他的意志引导下,那座由完美之王赐予的神秘沙盘,从思维星海的深处缓缓浮现。
此刻,“悖论之骰”那充满戏剧性的影响已经消退。
沙盘恢复了它作为精密模拟器的本来面目:
冰冷、理性,却又蕴含着无限可能。
罗恩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由多重符文禁制封锁的铅盒。
这个看似普通的金属盒子,表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阻尼符文、隔离回路和精神屏障法阵。
每一道防护措施,都在竭力压制着其中封存的恐怖能量。
盒中,静静地躺着一块不到十克重、指甲盖大小的暗色晶体。
这便是阿利斯泰尔在他离开实验区域时,特意给他用于提前研究的“沉寂矿盐”样本。
仅仅是这么一小块,其中蕴含着的凝固怨念,就让他这个月曜级巫师都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心悸。
即使隔着重重防护,那股如潮水般的绝望感依然在不断侵蚀着他的精神防线。
他必须时刻维持着自己构建的防护屏障,才能隔绝那种仿佛要将灵魂拖入深渊的恐怖寒意。
“这就是千年压迫留下的‘痕迹’吗”
罗恩凝视着那块看似普通的暗色晶体。
在他那双被【观测者之眼】强化过的瞳孔中,这块矿盐绝非简单的矿物。
它更像是一个痛苦的载体,一本用血泪书写的历史典籍。
他将铅盒轻放在沙盘边缘,那个泛着银光的“数据导入接口”上。
随着魔力注入,接口立刻散发出温和的蓝色光芒,如同苏醒的眼睛般开始“凝视”着样本。
“解析此物质的完整信息结构,并构建一个以此为核心污染源的全尺度模拟矿井环境。”
罗恩集中精神,向沙盘下达了明确的指令。
他原本以为,这将是一个极其耗时耗力的推演过程。
毕竟,要从如此微小的样本中重构出完整的矿井环境,需要的运算量简直是天文数字。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沙盘仅仅闪烁了不到十秒钟。
那些纵横交错的能量回路如潮水般亮起又熄灭,整个过程快得几乎让人无法捕捉细节。
下一刻,当光芒平息时,一个无比真实的、被黑暗怨念笼罩的虚拟矿井,已经呈现在他眼前!
这不是简陋的示意图,也不是抽象的数据模型。
这是一个几乎能以假乱真的完整世界——
深邃的矿井隧道中,回荡着千年前的哀嚎声;
潮湿的墙壁上,渗透着绝望的血渍;
空气中弥漫着那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就连那些早已死去的矿工身影,都在黑暗中若隐若现地重复着生前的劳作.
其中的能量波动、情绪频率、历史残响,都与真实样本别无二致,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更加完善!
罗恩心中一凛,迅速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
“这不是推演……这是‘检索’与‘重构’!”
赫菲斯赐予他的这个沙盘,其真正可怕之处或许根本不在于所谓的“模拟运算能力”。
真正恐怖的是,它内部可能储存着自第二纪元以来,近乎所有已知物质、现象、历史事件的“数据”!
它刚才所做的,只不过是从这个浩瀚如海的数据库中,精确调取了“沉寂矿盐”的完整存档信息。
然后像搭建积木一样,迅速生成了对应的高精度模拟场景。
“不愧是造物主大弟子留下的宝物,看来我还是低估了,这已经不是什么模拟器了……”
罗恩如获至宝地想着:
“这是一个微缩的‘私域服务器’!”
同时,另一个想法如闪电般划过他的意识:
如果能将这个包含“庞大数据库”的服务器,与自己那套充满“混沌变数”的模拟装置相结合.
两者或许能实现优势互补:
一个提供精确的基础数据,另一个引入可能性足够多的随机变量。
秩序与混沌的融合,不正是《超凡全解》刚才讲述的那个“室友和解”寓言的真实写照吗?
将这个念头暂时压在心底,罗恩开始进入正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