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这一定是激將法
“关於egfr突变体下游非经典通路的验证。”
刘吉守直接说出问题,“我们团队里那几个博士搞了几个月了,还没有进展,你知道的,我们搞生物的,数学不是长项,我们现在急需一个计算和建模能力强的好手。”
“egfr突变体?”
陈辉轻咦一声,来了兴趣,如果对方所说的国家重点项目是跟癌症相关的,他还真有兴趣加入,並且,他的研究也即將进入实验验证环节,正好藉助这位教授的实验室,甚至是他的人手,来进行自己的实验。
“详细说说。”陈辉心中主意已定,虽然他可以向钱老他们提要求,申请资源和人手,但若是能自己解决,那就没必要麻烦钱老他们了。
宋朝明大喜,“是这样的,我刚才看你也是在研究肿瘤相关的问题,你应该知道,egfr是肺癌中最重要的驱动基因之一。”
“针对它的靶向药,吉非替尼、奥希替尼已成为標准治疗,egfr激活后,通常会通过一条清晰的信號链向下游传递指令,egfr->ras->raf->mek->erk,这条通路主要促进细胞增殖,药物设计也主要围绕阻断这条通路展开。”
“但是在服用靶向药后,一部分狡猾的癌细胞会另闢蹊径,激活一些不依赖上述经典通路的替代信號路线来维持生存和增殖,这就是导致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猜测,在我们研究的特定egfr突变体中,存在一条全新的、未知的非经典通路在起作用。”
陈辉认真的听著,不得不说,这位教授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个猜测是非常合理的,如果他们按照这条路走下去,最后说不定真的能够解决egfr耐药性的问题,在肿瘤研究中算是非常重大的突破了。
这条路线图,对他而言,同样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如果他能解析清楚这条通路,不仅能帮助宋教授,更能获得一条实实在在的、经过验证的非经典耐药通路机制,作为他构建更宏大模型的基石真理。
同时可以用这条通路作为试金石,来检验他设计的预测模型是否足够强大和精准。
这种绕过经典节点的信號传递模式,或许能给他正在冥思苦想的根治方案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
这不是帮忙,这是一次绝佳的科研合作机会!
“但是我们团队通过质谱分析等技术,对比了用药前后癌细胞中成千上万个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確实发现了一系列异常变化的信號蛋白,这些蛋白像幽灵一样,暗示著一条潜在的新通路,但我们到现在也无法確认。”
宋朝明无奈的开口,“我们根本分不清这些蛋白的激活是原因还是结果?谁在上游,谁在下游?”
“你也知道,生物实验数据存在大量背景噪音和隨机波动,真正的信號埋没在其中,难以辨別。”
他这语气,根本没有把陈辉当成本科生,而是当成了一位在肿瘤研究上经验丰富的专家。
当然,研究过这么多资料以后,陈辉也的確已经是这方面的专家了,宋朝明说的这些问题,他还真知道。
“我们团队没办法构建出一个清晰的、可验证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些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係。
传统的线性建模方法,比如假设a激活b,b激活c完全失效,数据点散乱得像一团迷雾,无法擬合,没有模型,就无法设计后续的基因敲除和过表达实验来进行生物学验证。”
“假设->实验验证的传统研究模式在这里陷入了死胡同,因为假设太多太模糊,每一个验证实验都耗时数周且成本高昂,几个月下来,我们团队做了大量尝试,却像在迷宫里打转,一无所获。”
宋朝明像是看救命稻草一样的看向陈辉,从刚才陈辉的研究他就能看得出来,这个傢伙的数学实力绝对是顶尖的存在,甚至不比他之前接触过的那些数学教授差。
最关键的是,陈辉还懂生物,懂肿瘤,这简直就是他最需要的人才。
他的重点项目眼看著已经三年多时间,耗费了大量的科研经费,要是再没点像样的成果,他也不好交代。
“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確定这位教授研究的是肿瘤以后,陈辉就已经决定要与他合作了。
如果是其他问题,陈辉或许还没有这么確定,但数学问题,陈辉还是有信心的,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他都解决不了的数学问题,那这个问题肯定没有答案。
宋朝明大喜,连声感谢道,“感谢,感谢!”
虽然他觉得陈辉口气有点大,但有实力的人嘛,狂一点也很正常。
“不过我有个条件,在解决你的问题之后,我希望你的实验团队帮我做几个实验。”
陈辉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也是肿瘤相关的,对你们来说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
宋朝明微微有些疑惑,一般来说,能进行这种研究的,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根本不需要借他的人手和实验室。
难道说,这傢伙真的是个本科生?
他现在对陈辉的身份更加好奇了。
“没问题!”
宋朝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只要能够解决他的问题,完成egfr突变体下游非经典通路的建模,不要说方程会做几个实验验证,就算是让他的实验室给陈辉打两个月的工,他都不会有二话。
“先带我去看看数据吧。”
刘吉守显然高估陈辉了,陈辉数学的確很强,却也还没有到不看数据就能建模的地步。
“不著急,我们先去吃饭吧。”
宋朝明早就听见陈辉肚子在咕咕叫了,不要说全神贯注研究了一下午的陈辉,就是他,也早就饿了。
“今天太晚了,我先去把实验数据准备好,明天早上9点,实验室见。”
吃完饭,宋朝明兴奋地跟陈辉挥了挥手告別。
陈辉摸了摸鼻子,这才晚上9点,他原本是准备现在就去实验室查看数据的,可既然对方准备休息,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对於这些专家们对於研究的鬆弛感,很是羡慕。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研究方式,充足的休息,鬆弛的氛围,或许更能激发研究的灵感。
……
华夏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宋朝明跟陈辉约的是9点,但学生们早在8点就已经到实验室了,打工人一直吐槽996,但对於这些博士生来说,8127都是家常便饭。
“唐师兄,听说老师请来了一位数学高手,这次是数学院的哪位教授,你知道吗?”
同学们一边吃著早餐,一边小声聊著天,宋朝明说准备数据,自然是让这些学生们准备的,同学们也都听到了一些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