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再见。”
王浩走进办公室,微笑握手道:“陈老板,久仰大名。”
“哪里哪里,请坐。”陈贵良说。
王浩直来直去,开门见山道:“我来讲一下自己的想法吧。之前那个音乐论坛,我打算进行全面改版。我还是坚持做付费音乐。”
“你有那么多版权?”陈贵良说,“我认识一个做正版付费音乐的,去年就把网站关闭了,自己跑回研究所做研究员。”
王浩说道:“我理想中的音乐网站,是用户付费下载。网站再按下载数量,支付给唱片公司版权费。唉,唱片公司都不愿细水长流,全都是一次性卖版权。”
“说说你打算具体怎么操作。”陈贵良道。
王浩详细讲述道:“用户上传音乐文件,网站进行严格审核,坚决不使用爬虫和盗链。用户上传的歌曲,音质最低要求是320kbps,远远优于当下流行的128kbps。”
“歌曲信息,必须包括歌手、专辑、曲目、流派、年代、语种、词曲作者。如果有厂牌的,必须标明厂牌。不得出现‘未知艺术家’、‘群星演唱’等模糊信息。如果用户上传整张专辑,曲目顺序都必须正确排列。”
“我要打造一个音乐界的维基百科!”
“用户上传优质资源,或者参与审核资源,都可以获得积分奖励。下载歌曲,必须使用积分。积分可用人民币充值获得。”
陈贵良越听越不对劲,这种社区运营模式,咋那么像小**呢?
王浩继续说:“如果有侵权歌曲,版权方找上门来,我会跟他们谈合作。就是通过下载量支付版权分成。实在谈不拢,那就只能下架处理了。”
也就是说,依旧得侵权经营。
但侵权得非常有良心,不抢夺别人的版权,更不会拿去运营彩铃。而且只要版权方同意,还愿意按下载次数给予版权分成。
“你怎么不在阿里巴巴干了?”陈贵良颇为好奇。
王浩说道:“我读大学时就是玩乐队的,99年搞了个地下音乐网站。淘宝网还没上线的时候,我就自己做了一个卖乐器的网站。生意还不错。”
“我也不是外面传的什么阿里技术总监。而且我写代码过于主动,做完自己的任务,喜欢帮别人改代码。老板让我开发诚信通功能,我顺手把别人的前端都重构了。阿里巴巴和淘宝的usecase系统,也是我搭建的,一直用到现在。”
他说这些话有些得意,同时也是向陈贵良展现自己的能力。
陈贵良问道:“你那音乐论坛打算卖多少钱?”
“不值钱,”王浩说道,“我99年做的音乐网站,01年就好几万用户,还不是说关就关了。值钱的是我本人,杭城音乐圈的都认识我。10万用户全都是发烧友,我跟他们的关系非常融洽。”
陈贵良提醒说:“你这是走的小而美路线。什么东西一旦做大,商业化是必经之路。”
王浩笑道:“走大众路线也可以小众。刀郎和凤凰传奇的歌,为什么很多人讨厌?因为满大街都在放。人们总是寻求与众不同,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品味。我打算搞的推荐模式,着重推荐不出名的优质歌曲。”
这确实是虾米音乐的路子,比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还没火的时候就被虾米音乐狂推。
虾米音乐的用户,总是能找到别人不知道的优质歌曲。然后觉得自己特别与众不同,特别具有欣赏音乐的格调。
王浩说道:“300万元,不是美金,人民币就够了,70%的股份卖给你。你还要再投200万元进来,作为网站商业化的运营资金,并且这笔钱不会稀释我的股份。你能获得几万个音乐发烧友,他们大部分都愿意为音乐付费。我自己可以组建团队,包括从阿里拉人过来,以及杭城的顶尖音乐人。”
300万元是支付给王浩的,他会揣进自己的腰包。
200万元是网站的商业启动资金。
“你还能从阿里拉人出来?”陈贵良笑道。
王浩说道:“你收购的70%股份,需要拿出15%来分给我招募的团队。”
“可以。”
陈贵良对此并不介意。
今后如果做大了要买歌曲版权,字节跳动肯定还得追加投资,轻轻松松就把王浩及其团队的股份稀释了。
王浩的能力毋庸置疑,尤其是用户粘性被他做到极致,用户每月使用时长一度超过300分钟。全行业第一。
然后阿里把矮大紧请来了,空降为虾米音乐董事长。
“我也说说自己的想法,”陈贵良说道,“我打算让校内网、海内网,合作搞一个原创音乐大赛。参赛歌曲的实体唱片版权、演艺版权,依旧在创作者手里。但网络播放、下载版权,自动由你那个音乐网站获得。而彩铃运营权,归字节跳动所有。”
“选手参赛的时候,会跟网站签署协议。我不会坑他们的版权,签协议时会跟他们讲清楚。”
“你那个网站的专业人士和发烧友很多,他们可以给参赛作品打分并进行评价。但肯定大部分歌曲质量都不咋地,评价的时候别喷太狠。你给那些音乐人说说,支持一下草根的音乐梦想。”
“除了专业人士打分,还有注册用户投票,包括新增用户的投票。综合各种因素得出最终分数。”
“社区环境一定要运营好。很可能那些发烧友老用户,对校内网、海内外过来的新用户冷嘲热讽。多搞一些站内活动,让新老用户友好互动起来。”
增加商业版图,这种说法太过遥远。
陈贵良的短期目的就是为了运营彩铃赚快钱。
身为重生人士,他知道哪些歌能爆火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