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虎啸破枷
楚宁环视众人,目光掠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眼底如潮水翻涌,百绪杂陈,却终究未言一语。
他只是静静地吸了口气,五指微张,一枚通体幽蓝、边缘浮现空间裂痕的“界锁·内转印符”自掌中浮现。
符纹一出,天地似随之一静,连罡风都仿佛停滞半拍。
指尖轻触符心,幽光猛然亮起,如一面自天而降的水镜,将他整个人缓缓包裹。
那一瞬,时空如冰封,连声音都被吞没在那层幽光之中。
“宁哥儿!”楚云骤然察觉,声音未落,已一步冲前。
“楚宁!”雷菁菁也低声唤出,步伐欲动,却被一只冰凉的手稳稳按住。
玉星水挡在她面前,神色不动,语声如霜:“别去。”
雷菁菁回头,眼中疑色未褪,却被她清冷的目光轻轻一摄,仿佛瞬间读懂了某种沉重的东西。
符光渐盛,楚宁的身影即将彻底隐没。
他最后一次回首,望向那些目送他的人——
那一眼,寂静无言,却沉如千钧。
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极淡的笑。
那笑中有无言的感激,也有藏不住的歉疚;有道别的平静,也有深藏的倔强。
光影消弭前,他轻声说了句极低的话,如风穿枝叶,落入风雪间的耳畔:
“我欠的,不止一场誓言。”
下一瞬,符纹碎裂,幽光如镜面碎片激荡成环,裹住他的身形,连同那道轻语,瞬间没入天地尽头。
风起,光灭。
他,走了。
整座界港陷入短暂的寂然。
只有远空残光尚在缓缓旋散,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失语。
楚云紧紧握拳,低声喃喃:
“他背着多少事,一句都不说?”
雷菁菁望着那消失的方向,神色复杂,声音发涩:
“人情债、国仇魂誓、族命余火……他这人,就是把所有难走的路都留给自己。”
李敬安沉声回应,望向空旷天穹:
“他从来不是不说。”
“只是——从不喊痛。”
玉星水微微抬头,魂图于她身后无声浮现,感应着那一道逐渐远去的魂息,低声补了一句:
“那是他的方式。”
“沉默承债,步步还魂。”
而就在此刻,遥远天际,青阳方向,一缕炽热而熟悉的魂火骤然升腾,穿透天幕,惊动天地。
那是楚宁的魂火回应。
不是为荣耀,不为功勋,不为一场庙堂争锋。
而是,为那段早已许下、却迟迟未偿的宿愿。
界港之上,一片死寂。
风,像被某种更高维度的力量禁锢,骤然停歇。
连界舟周身浮动的灵阵之光,也在那一刻黯淡半息,似在为某种即将远去的重量默哀。
只有舰腹深处,残存的阵核震荡之声仍低沉咆哮,如一头被唤醒的古兽,在沉默中蛰伏、酝酿。
码头之上,数百将士、数十供奉,以及魂甲未卸的一品阁众人,全都伫立原地,无一人出声。
他们看着那道已然消失的光痕,仿佛仍停留在那一瞬间的诀别。
有人低头,拳紧如钉。
有人闭目,魂息如潮。
还有人,神色茫然,却不知如何转身。
——他们皆知,那不是一场简单的离开。
那是主帅,在踏上自己的命债之路。
李敬安缓缓收回目光,神色从刚刚的复杂如晦,重新归于沉静。
他沉默良久,任那罡风如刃划过肩袖,眼底却凝出铮然一线寒光。
他终究是副帅,更是这场北征的代将之首。
哪怕心底尚有万千震动,此刻也唯有收拢锋线,整肃军心。
他转过身,步履沉稳如山,一步踏入指挥台阶,魂息高扬,声若钟鼓:
“各部听令——整军登舟!按序列依次列阵,不得乱!”
话音落下,如沉钟坠地!
长空之上,一道道魂链随令而动,自界舟尾舱飞掠而出,牵引泊位浮桥,贯入各列军阵中央。
魂锣复鸣,号角再起。
肃杀之令激荡四野,压过寂静,回荡界港。
那一刻,将士如醒,魂阵如潮,整支北征之军宛如沉默的锋刃在命令中苏醒,一列列魂甲战士重新列队登舱,如洪流入海,无一人踌躇。
而那艘静候已久的主界舟,在指令下启动了最后一段启动魂纹。
舰身轰鸣,光流顺着舰腹刻纹攀升至首端,幽金船体在浮空界阵托举下缓缓上升。
天镜台下,浮光映照出其下那片远方虚空,灰白风雪中翻涌着赤红魂焰,一线深渊之痕如刀裂天地——那,便是“极北之门”。
那里,是三锁将断之地,是燎骨猿侯沉眠之所,是这片大陆命运的临界点。
一旦踏入,将无退路。
那是一片从未有人完全走出的疆域。
而此刻,界舟缓缓升空,如一柄被静默磨砺百年的长剑,悄然出鞘,直刺极北。
雪未停,风又起。
他们的身影,终将进入那片被尘封千年的禁域。
……
青阳县,焚炎谷。
焦土灼热,火浪翻腾。焚炎谷深处,比记忆中更加炽烈。空气扭曲,充斥着硫磺与狂暴妖力的气息。
楚宁的身影自空间涟漪中踏出。
魂锁于身后轻震,五纹幽光流转,谷内肆虐的火焰如同遇到君王,本能地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通路。
他眼神沉静如渊,目光穿透翻腾的火雾,瞬间锁定了山壁下一处剧烈波动的妖源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