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达,幸得有你,不然这副烂摊子,谁还能为我曹家收拾。”
曹丕拍着司马懿的肩膀,口中啧啧赞叹。
司马懿则一拱手,郑重道:
“懿食魏之禄,承蒙公子倚重信任,引为心腹,自当为大魏,为公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番忠心表态,听的曹丕心下大悦,紧皱的眉头终于松展些许。
“仲达,曹丕有你,大魏有你,真乃万幸也。”
“依我看,程昱,蒋济,辛毗之流,智计皆远逊于你。”
“这当世之中,唯一能与那萧和抗衡者,唯有你司马仲达!”
曹丕眼神满是期许,口中啧啧盛赞,将司马懿推到了可与萧和相提并论的地步。
司马懿嘴角暗暗上扬,却又自嘲道:
“公子过奖了,那萧和鬼谋神算,如若天人,懿怎敢与之相提并论。”
“懿所能做的,也只是尽懿所能,为我大魏,为公子肝脑涂地罢了。”
主臣二人相视一笑,彼此心领会神。
当下二人策马扬鞭,直奔衙府。
一刻钟后,衙府正堂。
曹操在许褚的搀扶下,步履蹒跚,神情黯然的步入堂中。
众臣慌忙参拜。
曹操坐回上位,目光率先向程昱,辛毗等一瞟。
几位河南谋士,皆是身形一凛,面露惭愧惶恐之色,默默的低下了头来。
“仲德,你们——”
曹操想要责怨程昱几人,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唉~~”
一声无奈叹息后,曹操摆手道:
“事已至此,孤怪尔等又有什么意义,不说也罢。”
“鄢陵一役我五万大军损兵殆尽,现下大耳贼两路兵马,正杀奔陈留而来,你们说,孤当如何应对?”
程昱,辛毗等彼此对视,皆不敢作声。
曹冲一步上前,拱手道:
“父王,事到如今,以我军现下兵力,陈留是断然守不住。”
“儿臣以为,该是壮士断腕,放弃陈留北撤,撤往济水以北,依托于济水重新构筑防线的时候了。”
曹操默然。
此时的他,已是彻底被关羽萧和打没了脾气,根本无再战的勇气。
默然,就代表着他认可了曹冲提议。
程昱,辛毗等颍川乃至河南谋臣们,皆也不敢再有异议。
若非他们为一己之私,为保住颍川豫州,鼓动曹操奇袭许都,又如何能落入萧和的陷阱,惨败到如此地步?
时值如今,他们还有什么脸,再阻止曹操放弃陈留北撤?
他们也只能接受祖地落入楚国之手,自己变成无根之水,孤魂野鬼的事实。
“大王,陈留确实难保,臣也以为仓舒公子所言极是,当撤往济水以北。”
“只是…”
司马懿却站了出来,话锋一转:
“就算我们放弃陈留,倘若刘备贪得无厌,继续挥师北进,以我们现有兵力,依旧无法阻挡。”
“难道陈留守不住,其他城池就能守得住了吗?”
“我们一退再退,还能退到哪里,难不成要退回黄河以北,连兖州都不要了吗?”
曹操神色一震,眉头骤然凝起,拳头狠狠一击案几:
“仲达言之有理,大耳贼十七万大军,兵力占尽优势,换作是孤也不会止步于陈留,必会趁胜继续北追,将兖州也收入囊中。”
“以孤现有兵力,一条绵延七百里的济水,如何能拦得住大耳贼!”
“可恨,可恨~~”
大堂内,惊议声纷起,魏国众臣立时慌了神。
这时,司马懿则向曹丕暗使眼色。
曹丕会意,忙上前道:
“父王,儿臣想到一计,或许可延缓刘备继续北进,为我军恢复元气,重新构建防线争取到足够时间。”
曹操灰暗眼神中闪过一线曙光,忙问道:
“子桓,你有何良策,快说。”
曹丕遂叫虎卫拿来地图,深吸一口气,抬手一指:
“济水西起荥阳,向东经东郡,陈留郡,济阴郡,汇入巨野泽,再向东经东平国,济北国,乐安国而入渤海。”
“此水流向,自西向东,大抵将兖州与豫州青州及徐州南北分割。”
“自古以来天下有四渎,这济水便是四渎之一,其水势虽排最末,却依旧远胜于寻常江河。”
“儿臣以为,父王何不将济水及巨野泽尽数掘开,将其南岸所经郡国,统统淹为一片泽国。”
“如此,我们就能在短时间内,于兖州以南形成一条数十里宽的洪泽屏障,必能阻挡楚军北犯兖州!”
曹操灰暗的眼中涌起曙光,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瞪大眼睛瞪着地图,脸色渐起喜色。
“子桓,你这一计倒是…”
“父王,二哥此计,万万不可!”
曹冲厉声打断了曹操,一脸凝重道:
“济水沿岸郡国,皆乃人口稠密之地,二哥此计一出,不知要淹毁多少房舍田地,不知多少百姓要家破人亡。”
“父王若用此计,将来史书之上,又将如何书写父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