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颤抖,带着不敢置信的恐惧。
镜头缓慢拉近,压迫感直冲观众。
影院里,有人不自觉地攥紧了扶手。
随着剧情推进,贝尔的演技展现出惊人的层次感——从最初的慌乱,到绝望,再到逐渐冷静、尝试寻找出路,每一次细微的表情变化都牵动着观众的情绪。
基努·里维斯眉头紧锁,低声呢喃:“wtf,这种节奏,很难让人相信这只有一个演员.”
凯特·布兰切特瞪大了眼睛。
影院中排,罗兰·艾默里奇微微点头,低声对旁边的评审说道:“这部电影的剪辑节奏和镜头调度,十分特别”
“吴宸的镜头感太可怕了他很清楚该拍什么地方来塑造这种场景!”
“用一个人拍摄,有意思!”
评委们低声交流着。
而《孔雀》剧组那边,蒋雯丽和顾长未的表情都变得严肃。
蒋雯丽和张静处等人不解,十五天拍出的电影怎么能做到这种程度。
张静处更是屏住呼吸,她从未想过,仅靠一个棺材、一个演员,竟然可以制造出如此震撼的电影。
顾长未则是眯着眼,不由感慨,还是年轻人的脑子好使啊,这种剧情换他是想不出来。
电影最后,贝尔眼中最后的希望破碎,他的呼吸急促,愤怒、绝望、无助交织在一起。
镜头缓缓拉远,黑暗吞噬了他。
银幕一黑。
影院沉默了一秒。
然后——持续的掌声。
有人站起来鼓掌,继而更多人起身,全场沸腾。
“疯狂,竟然真是一个人演完了全部戏,我竟然不觉得无聊!”
“该死,那些该死的官僚主义该死的推诿,他明明能活着”
“对比前两天的电影,还是这一部更有意思,他们太沉闷了,吴的这部其实题材也很沉闷,但是却拍出了新意。”
吴宸三人上台谢幕,台下影人起身鼓掌,喊声此起彼伏。
当晚,柏林各大媒体和影评人纷纷撰文称赞:
《好莱坞报道》:【《活埋》:15天极限创作,贝尔一人撑起惊悚奇迹!】
法国《电影手册》:【吴宸用最小的空间,创造出了最大的恐惧。】
《卫报》:【吴宸用节奏扼住观众咽喉,《活埋》令人窒息又振奋!】
《综艺》:【比开幕片《野人传奇》更紧凑,《活埋》是目前本届柏林最大的惊喜!】
国际影评人评价铺天盖地。
“吴宸用15天证明,电影不需要繁复场景,一个演员、一口棺材,就能抓住观众心跳。贝尔的表演令人惊艳,绝望与希望在他脸上交织,像一把刀刺进人心。”
“对比《野人传奇》的缓慢拖沓,《活埋》的节奏如心跳般急促,吴宸用极简手法拍出极致张力。”
“.”
夜里,主会场楼下adagio饭店,吴宸三人笑着举杯庆祝,杰森·布朗姆笑着吐槽着句:
“也难怪我们的电影这么受欢迎,这两天上映的都是些什么片子。”
“政治”一向是柏林电影节对自己的标榜,与去年的戛纳电影节相比,今年柏林显得极其严肃,甚至付出了观赏性的代价。
从电影节场刊上每年例行的影评人打分表看,四星三星寥寥、两星一星占去大半。
而今天的《活埋》不少人直接给了五星评价,总体在四星附近,显然有些国际影评人对于柏林这一届格外严肃的主题表达着不满。
吴宸也有些意外,《活埋》是不错,但是五星的评价确实是高了一点,它还没达到神片的地步
“吴,明天开始我们有的忙了,我手上已经收到了不少欧洲片商的短信.”
杰森·布朗姆瞅了一眼手机短信,在几人面前晃了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