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历史的惯性
她顿了顿,怕宋眉误会,连忙补充道:“当然啦,这次我们不是来化缘的!我们会按照市场价,向贵方购买!”
“是这样啊。”
宋眉缓缓点头,心中了然。
她就说嘛,一批药品不该这么快就用完。
随后她平静地问道:“杨处长,那你们这次打算买多少?”
“当然是越多越好!”一旁那个一直没说话的年轻人,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话一出口,他就被杨兰娟狠狠地瞪了一眼,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讪讪地闭上了嘴。
“哦……”
宋眉似笑非笑地扫了那个年轻人一眼,年轻人被她看得脸上一红,低下了头。
宋眉沉吟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会客室里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凝重。
就在杨兰娟心里开始打鼓的时候,宋眉忽然展颜一笑,整个会客室仿佛都明亮了几分。
“同为抗日打鬼子的同胞,谈钱就太俗了。”
她的语气变得爽朗而大方,“如果我真收了贵部的钱,耀阳回来后,非得骂我小家子气不可。”
她站起身,语气不容置疑地说道:“这样好了,我做主,以医院的名义赠送给贵部一百盒盘尼西林!另外还有配套的纱布、酒精、磺胺粉等药品若干。你们三位回去的时候,就可以顺便带走。”
“啊?这……这怎么好意思!”
杨兰娟又惊又喜,完全没想到对方会如此慷慨。一百盒盘尼西林!这简直是救命的甘霖!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宋眉摆了摆手,随后站了起来:“按理说,几位远道而来,我理应设宴款待。
但明曦不在,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好越俎代庖。
这样好了,等明曦回来后,再让他把这顿酒给你们补上。我医院里还有事,就不挽留各位了。”
把杨兰娟三人送走后,宋眉沉思了片刻,这才给皮若愚打了个电话,将刚才的事情告诉了他,请他把刚才的事情以电报的形式发给了远在宜昌的苏耀阳,这才回到医院继续忙了起来……
宜昌城下的这场大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的涟漪不仅传遍了整个中国,也跨越千山万水,波及到了山西太原,日军第一军的司令部。
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此刻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连续两天了,他几乎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办公室,饭食都是由勤务兵送到门口。
他就这样不眠不休地,对着办公室里的沙盘和墙上的巨幅山西地图出神,仿佛要将上面的每一条山脉、每一条河流都刻进脑子里。
办公室厚重的木门被轻轻推开,参谋长楠山秀吉少将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进来。
他一进门,就看到自己的司令官阁下,像一尊雕像般,背着手站在巨大的地图前,目光锐利如刀,死死地盯着地图上的某处区域。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筱冢义男缓缓转过头,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看到是楠山秀吉,他没有多余的寒暄,而是突然抛出了一个让参谋长心惊肉跳的问题。
“楠山君,你说,如果我们现在要对山西境内的支那武装根据地发起一次大规模的扫荡,我们的主攻方向,是应该放在八路军的晋察冀根据地好呢,还是放在……五台山一带,那个山西民团的头上好?”
楠山秀吉听后,手里的茶杯都差点没拿稳,心里咯噔一下。
我的天!这才消停了几个月,司令官阁下这是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自从上次被那个山西民团在太原城下狠狠地羞辱了一番,第一军的士气就一直很低迷。好不容易靠着清乡和扫荡,在其他地方找回了点场子,日子刚刚安稳下来,怎么又要主动去招惹硬骨头了?
他赶紧将茶杯放到桌上,小心翼翼地问道:“司令官阁下,您这是……?难道是方面军司令部又下达了新的作战任务吗?”
在他看来,只有来自更高层级的命令,才能让一向沉稳的司令官,产生如此激进的想法。
尤其是那个山西民团,上次交手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那根本就不是一支普通的中国军队,而是一头武装到牙齿的猛虎。
筱冢义男摇了摇头,他走到沙盘前,拿起一根指挥杆,指着长江中游的位置。
“不,命令不是来自方面军,而是来自这里。”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宜昌的战报,你看了吗?那个苏耀阳,居然敢把他的主力部队拉到宜昌,去和第六师团打决战!这说明了什么?”
他不等楠山秀吉回答,便自问自答道:“这说明,他现在的老巢,也就是五台山地区,防守是前所未有的空虚!这是我们一举捣毁他的根据地,拔掉这颗插在我军心脏上的钉子的最好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属于赌徒的光芒。宜昌的战事,在他看来,不是威胁,而是天赐良机!
只要能抓住这次机会主动发起进攻,山西的局势一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面对陷入狂热的司令官,楠山秀吉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他知道,一旦司令官阁下进入这种“赌徒状态”,任何理性的劝说都会变得苍白无力。
“司令官阁下!请您务必三思!”
楠山秀吉苦苦相劝,声音都有些嘶哑了。
“攻击山西民团的老巢五台县,风险实在太大了!我们上次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他们的防御工事、他们的火力配置,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估。即便他们的主力现在在宜昌,留守的部队也绝非善类。
一旦我们的进攻受挫,陷入持久战,对第一军的士气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筱冢义男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不为所动。
“楠山君,你的谨慎我理解。
但军人,不能因为害怕失败就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