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交易
苏耀阳好整以暇地靠在沙发上,看着对面那两位平日里威严赫赫,此刻却激动得如同中了彩票的军界大佬,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反而格外平静。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他当然不是什么圣母心泛滥的滥好人。
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将如此庞大的一批包括重武器在内的精良装备,以近乎半卖半送的“二手价”留给第五战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心里清楚得很,现在是整个抗战最艰难、最黑暗的时候。
而第五战区,作为拱卫西南大后方、直面日军主力的核心战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第五战区的家底,实在太薄了。
除了少数中央军嫡系,大部分部队都是各路地方军组成的“杂牌军”,装备五八门,后勤补给更是捉襟见肘。
作为第五战区的带头大哥,桂系军阀出身的李宗仁,更是出了名的穷。
作为家底的桂军虽然骁勇善战,但武器装备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常常是几个人才能分到一支老旧的汉阳造。
在原本的历史中,他们就是用这样简陋的装备,靠着血肉之躯,在台儿庄、在随枣、在宜昌,一次又一次地阻击着武装到牙齿的日军,付出了惨重无比的代价。
而现在,自己来到了这个时空。
他不再是那个刚刚穿越过来,需要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为了一点物资都要精打细算的弱小穿越者了。
拥有物质转换器这个逆天的金手指,又有了一块稳固的山西根据地和一支初具规模的精锐部队,他已经有了初步的自保能力,甚至有了搅动风云的资本。
既然如此,适当的帮助一下这些真心抗日、并且和自己关系亲近的友军,又有何不可?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资助。
武装第五战区,就等于在长江中游给日本人钉下了一颗更硬、更锋利的钉子。
第五战区能多顶住一天,他山西根据地的压力就会小一分。
第五战区多消灭一个日本兵,未来他要面对的敌人就会少一个。
这笔“投资”,从战略层面上看,稳赚不赔。
更何况,李宗仁和白崇禧是什么人?
是桂系的领袖,是在国民政府中举足轻重的实力派。
今天送出的这份人情,将来能换回的东西,可能远比这些钢铁和火药要珍贵得多。
所以,苏耀阳的脸上始终挂着那副云淡风轻的笑容。
在他看来,这只是一次互惠互利的交易,一次双赢的布局。
他给予对方急需的力量,而对方,也将在未来的棋盘上,成为他最坚实的盟友。
李宗仁和白崇禧是什么人?
他们是在民国这个风云变幻的大染缸里,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一方诸侯,是宦海沉浮了大半辈子的人精。
苏耀阳那点“运力不足”的蹩脚借口,他们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信。
他们心里明镜似的,这根本就是苏耀阳在像清仓大甩卖一样,把部队的现役精良武器硬塞给他们。
虽然他们想不通苏耀阳为什么这么做,但这背后那份沉甸甸的、不掺任何水分的善意,他们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真切得如同烙铁烙在心上。
面对朋友如此巨大的好意,他们自然不会矫情地拒绝。
宦海沉浮了大半辈子的他们,早就明白一个道理:人情债,有时候比真金白银更有价值。
适当的欠别人的人情,尤其是一个像苏耀阳这样一个拥有无限潜力的年轻人的人情,绝不是什么坏事。
更何况,这份“人情”的附带品,是上千辆卡车、上百门重炮和数万支精良步枪!
这些武器,可以立竿见影地让他们麾下那些装备落后的桂系部队,战斗力瞬间提升好几个等级!
在国家危亡的此刻,任何能增强抗日力量的东西,都比所谓的面子重要一万倍!
想通了这一点,白崇禧率先从激动中平复下来。
他重新站起身,走到苏耀阳身边,郑重地伸出手,在他年轻的肩膀上用力地拍了拍。
这个动作充满了力量,也充满了感激。
“明曦!”
白崇禧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比之前更加深厚,“你的好意,我和德邻就收下了。从今往后,我和德邻,都欠你一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