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李高远那张一直紧绷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真诚的笑容,整个指挥部里紧张的气氛似乎都缓和了些许。
“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说说我们参谋部刚讨论好的作战计划。”
他重新拿起一根红蓝铅笔,用红色的那头指着墙上巨大的地图,“我们的计划是这样的。”
他的笔尖在地图上太原城南侧的外围防线上划过:“由于太原外围的防线长达十几公里,如果我们全线平推,不仅会分散我们的优势火力,还会给敌人留下反应时间。所以,一开始我们并不需要发起全面攻势。”
笔尖重重地在地图上两个用红圈标注出来的山头点了点:“我们只需要集中力量,将369高地和287高地这两个碉堡群拿下来。
这两个高地是日军南面防线的两个支撑点,一旦拔掉,日军的整条南边防线就已经宣布基本失守。”
李云龙和丁伟的目光都随着他的笔尖移动,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指挥官,立刻就明白了这种“重点突破、以点破面”战术的精髓。
李高远继续说道:“等拿下这两个地方后,我们的装甲部队和炮兵就可以前推,以此为依托,向周边扩大占领范围,像撕开一道口子一样,将日军的外围防线彻底搅乱、分割、蚕食。
等到将外围防线全部拿下后,就是咱们发起总攻,一举拿下太原城之时!”
他的话清晰明了,一旁的李云龙、丁伟和赵刚三人对视了一眼,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很高,同时也将山西民团的火力优势发挥得很好。
等到李高远的讲解告一段落,指挥部里陷入了短暂的安静,只剩下电报机滴滴答答的声音。
李云龙和丁伟消化了一下这套对他们来说颇为超前的打法,然后李云龙率先开口了:
“李团长,贵部制定的计划我们大致听了一遍,对于这个计划,我们还是很认可的。
但我还有个疑问,不知您打算安排我和老丁什么任务啊?”
李高远闻言,沉吟了片刻,似乎是在组织措辞。他看了一眼李云龙和丁伟,又回想起平日看到的那些装备简陋但精神头十足的八路军战士。
过了一会儿,他才用一种尽量委婉的语气说道:“我是这么想的,由于贵部……尚无步坦协同作战和大规模步炮协同的经验。
所以在明天的进攻中,可以先作为第二梯队,也就是预备队。
等到我们第一梯队发起进攻,撕开敌人的防线后,你们再跟在后面加入战场,清剿残敌,不知意下如何?”
“不行!不行不行!”
李高远话音未落,李云龙的头就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态度坚决得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
“李团长,我知道你这是在关照我和老丁,怕我们的人上去伤亡太大,这份情我们心领了。但这并不是我和老丁想要的!”
他往前走了一步,声音也大了起来:“况且,我们是来打鬼子的,不是跟在你们屁股后面捡洋落的。
当然了,小鬼子的洋落我们确实喜欢,可我们也是要脸的!无功不受禄的道理,我们还是明白的!”
他环视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地图上,然后提出了一个出乎李高远他们意料的建议:“我看这样……咱们干脆也别分什么第一第二梯队了。
咱们两家,一共四个团,可以轮番上阵,每个团,主攻半天!谁也别想偷懒,谁也别想占便宜!你们看如何?”
这样……也行?
李高远和周围的一众参谋军官们面面相觑,他们脑子里全是精密的计算和战术推演,何曾见过如此简单粗暴、如同乡下汉子掰手腕一样的打法?这完全不符合军事科学!
他下意识地和身边的几名参谋对视了一眼,又低声快速商量了几句。
最终,看着李云龙那张写满了“不给主攻老子就跟你急”的脸,李高远无奈又有些佩服地笑了。他明白了,对付这样的猛将,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他最硬的骨头啃。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做出了决定:“好吧!既然李团长都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定下来了。
我们一团和二团,加上你们独立团和新一团,四个团轮流主攻!”
他拿起铅笔,在地图上重新画着进攻序列,语气也变得更加果决:“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炮火支援和协同作战的具体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