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们没有时间犹豫或休息。
倒下的人,会迅速地在泥泞中翻滚一下,挣扎着爬起来,顾不得满身的泥泞和冰冷的雨水,只凭着一股不屈的意志,再次迎着山头上倾泻而下的弹雨,继续朝目标冲去。
他们的脸上,被雨水冲刷着,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至于那些被寄予厚望的攻坚利器……坦克,在这种恶劣的地形下,就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三十多吨重的谢尔曼坦克,在平坦坚硬的地面上可以所向披靡,但在陡峭且泥泞的山坡上,别说是攀爬了,巨大的重量反而成了它们的累赘。
履带在泥浆中打滑,发动机发出吃力的轰鸣,却只能原地空转,甚至一个不小心,坦克就会因为自身重量,失去抓地力,沿着湿滑的坡面缓缓地向下滑去,根本无法为步兵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
就在这时,团参谋长叶少林,全身湿透地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的军服紧紧地贴在身上,显然是在雨中急行军而来。他走到李高远身边,声音虽然有些喘息,却带着一丝兴奋:
“长官……386旅已经拿下了右翼的窝头岭,联指要求我们务必在下午一时前,拿下这个山头!”叶少林说着,指了指桌上的简易地图。
拿下日军的第一道防线后,联合指挥部就叫停了之前上午由山西民团进攻、下午轮到386旅上场的轮换打法。
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明确和具体的任务分配:山西民团一团和六团的任务,就是集中兵力,攻破日军的左翼阵地,而386旅则负责右翼的进攻,两翼齐头并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撕开日军的第二道防线。
“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外加一个炮兵联队和骑兵联队,可咱们只有两个步兵团,想要按时拿下阵地……难啊!”
李高远叹了口气,这种天气下,飞机的投弹精度下降得厉害,而且炮弹的威力也消弱得很大,至于火炮就更不用说了,冒险升起的观测气球根本看不见东西。
这个时候开炮犹如盲人骑马,一个不好就会打到自己人头上。
至于迫击炮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压根就不敢开炮,一旦炸膛那就是一场灾难了。
与此同时,日军第二二三联队联队长高木正实大佐,此刻正狼狈地伏在第二道防线主阵地的战壕内。
他全身已经被雨水淋得湿透,军帽歪斜,军服紧贴在身上,冰冷的雨水顺着他的脖颈流进军装,让他浑身都忍不住地打着颤。
他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指挥刀,刀柄冰凉而湿滑,却也无法压制住他内心深处涌动的焦虑。
作为一名联队长,高木正实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尤其是当下这种战局。
他此刻正在绞尽脑汁,思考着如何才能应付接下来联军更加猛烈的攻势。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面前的这支中国军队,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单兵素质,都非常强大。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勇敢,丝毫不比帝国士兵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更胜一筹。
其次,对方的步兵火力之强大,更是让他感到心惊。
机枪的吼叫,喷火器的火焰,以及那些能够轻易掀翻工事的炸药包,都远远超过了己方所能拥有的火力配备。
他手下的士兵们,在对方的强大火力压制下,往往连头都抬不起来。
第三,也是最令他感到绝望的一点,就是对方可以得到无穷尽的炮火支援。
那些铺天盖地而来的炮弹,仿佛永远也打不完一样,每一轮炮击都能给他的部队带来巨大的伤亡和精神压力。
而他所在的第三十六师团,只是一个乙等师团,偌大的师团一万多人,却只有不到三十门七十五口径的山炮和野炮。
这些有限的炮兵火力,在对方猛烈的炮火面前,简直是杯水车薪,打起仗来处处捉襟见肘,只能被动挨打。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际,山下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响。他循声望去,在弥漫的雨雾中,数辆钢铁怪兽赫然出现在他的视野中。
高木正实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一股寒意从脊背直窜而上,握着指挥刀的手也忍不住颤抖起来。
不过,等他再次仔细观察,透过雨幕勉强辨认清楚后,他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出现在他面前的,只是一款轻型坦克,而不是他最担心遇到的那种重型坦克。否则,他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办了,恐怕除了选择玉碎之外,他没有任何办法能阻挡重型坦克的冲击。
只见好几辆m24霞飞坦克,在泥泞的山坡上,发动机轰鸣着,履带翻滚着,毫不畏惧地朝山上冲了过来。
坦克厚重的履带,在泥泞一片的山坡上,碾压出深深的沟壑,激起阵阵泥浆,污浊的泥水四处飞溅。
在这些坦克后方,影影绰绰地,是猫着腰、借着坦克掩护冲锋的支那步兵,他们如同潮水般涌来,目标直指日军的第二道防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