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一名卫兵伸出手,语气严肃。
轿车内,一名军官递出了几份文件。卫兵接过证件,在油灯下仔细核对,借着微弱的光芒,他看清了证件上的钢印和照片,以及那赫然入目的二级上将军衔。
他的目光在证件上的名字……“杨爱源”。
在和坐在后排的那名将领的面容之间来回比对,确认无误后,脸上严肃的表情瞬间松弛下来。
“报告长官,核验无误。”卫兵恭敬地将证件还给对方,身体站得笔直。
“长官,夜路难行,我等派两名兄弟为长官带路。”卫兵头目上前一步大声道。
话音刚落,两名士兵便迅速跳上卡车的车厢,示意车队可以通行。
轿车和卡车再次启动,在夜色中划过一道弧线,很快便来到了五台县指挥部的门外。
指挥部外,几盏瓦斯灯将大门照得通明。
此时,苏耀阳、白崇禧以及陈旅长三人,早已等候在门口。
他们身着整齐的军装,在微凉的晚风中,身姿笔挺如松。
当黑色轿车的车门打开,佩戴着二级上将军衔的杨爱源从轿车上走了下来。
“星如兄,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白崇禧率先率先迎上前去,语气中带着热忱,伸出手与杨爱源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建生兄,好久不见啊。”杨爱源打量了一下白崇禧,这才感慨道:“数年不见,你的白发多了不少啊。”
“谁说不是呢,岁月不饶人啊。”白崇禧无奈的笑了笑,指了指一旁的苏耀阳和陈旅长道:“来来,我为你介绍一下两位俊杰。
山西民团的总团长苏耀阳苏明曦,八路军386旅的旅长陈**。”
“苏团长,陈旅长,各位久候了。”
杨爱源的脸上虽然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依旧锐利而有神,他微笑着分别跟陈旅长和苏耀阳握手,语气中不失军人的爽朗。
几人简单寒暄几句,交换了眼神,没有过多的客套,彼此都明白此行的目的。他们打了招呼后,便齐齐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一同走进了指挥部的大门。指挥部内,作战沙盘上灯火通明,等待着他们对太原城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指挥部内,一间专门用于小规模会议的作战室里,灯光明亮,气氛却显得有些凝重。
长方形的木质会议桌旁,四人依次落座。
白崇禧坐在主位,苏耀阳和陈旅长分坐他的左右,而杨爱源和孙楚则坐在对面的位置。
空气中弥漫着一丝莫名的紧张气氛,作战地图被平整地铺在桌面上,其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红蓝双方的态势,但在座之人的目光,此刻却没有落在地图上,而是紧盯着彼此的脸庞。
刚一落座,甚至连茶水都未来得及端上,杨爱源便迫不及待地将身子向前倾了倾,双手交迭放在桌面,目光如炬,扫过苏耀阳、白崇禧和陈旅长三人,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果决。
“建生老弟、苏团长、陈旅长,大家都是明白人,我也不说什么废话啦。”
杨爱源的声音带着沙场老将特有的粗犷与沉稳。
“想必你们也知道我这次为什么过来了,我此次过来就是奉了阎长官之命过来的,太原乃是山西的首府,应该也必须应该掌控在中央政府,也就是阎长官的手上,我这话各位应该没什么异议吧?”
他将“应该”和“必须”咬得格外重,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硬,仿佛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定论,不容丝毫反驳。
苏耀阳、白崇禧和陈旅长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短暂的眼神交流中,仿佛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白崇禧那张素来平静的脸上,此刻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端起手边的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道:
“星如兄,事无绝对,你先不要那么肯定,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再商量嘛。”
苏耀阳的嘴角也微微勾起一抹弧度,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
他将身体微微后靠,让自己更舒服地陷入椅子中,姿态从容。
“杨长官,非是职部不给您和阎长官面子,实在是这事阎长官办得不地道啊。”
苏耀阳的声音听起来带着一丝无奈,却又暗含指责,他将“不地道”三个字说得极轻,但指责的意味却格外浓烈。
他指了指桌面上的太原城图,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
“我们正和日本人打得激烈呢,你们突然跑过来想要吃现成的,这不管怎么说都说不过去吧?”
他的话语虽然听似玩笑,但其中的讽刺意味却不言而喻。
尤其是“吃现成”三个字,更是赤裸裸地揭露了对方的真实意图,如同锋利的刀刃,直刺杨爱源的心窝。
陈旅长脾气素来耿直,此刻更是直言不讳。
“杨长官,事不是这么办的!”
陈旅长的声音粗犷而响亮,带着一股子不加掩饰的火药味。
他向前探出身子,目光灼灼地盯着杨爱源。
“打仗的时候没看到你们,要吃肉的时候你们就跳出来了,有这么办事的吗?”
“阎长官想要太原没问题,那就请他派部队过来,让晋绥军自己来光复太原,我们愿意为他助威!”
杨爱源当然明白这件事确实是他们办得不地道,也难怪对方说话会夹枪带棒,但他也是带着任务而来的,自然不会轻易退缩。
他盯着苏耀阳和陈旅长,面容严肃:“自从太原失陷后,这几年阎长官时常夜不能寐,无不思索着要光复太原。只可惜晋绥军实力不济,阎长官也只能一边收拢旧部默默发展一边静待时机。
如今时机已到,试问倘若你们两位是阎长官的话,会怎么做?
况且阎长官身为中央政府任命的二战区司令长官,整个山西都是阎长官的管辖范围,他下令晋绥军光复太原有什么错?”
这下轮到苏耀阳和陈旅长不吭声了,阎锡山此番要吃现成的固然有些无耻,但不管怎么说,有一件事杨爱源没有说错,人家再怎么样都是中央政府任命的二战区司令长官,他要派部队光复省会绝对是名正言顺的,这就是手握大义的好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