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盖上棺材的第三步
会谈的过程,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直接将三百万两存银全部提取,还是在苏州这两个钱庄档口,这恶意挤兑的心思很明显了。
钱庄,是江南商会核心中的核心,是断断不能出事的。
而且凑钱跟钱还是有区别的。
凑钱,度过了难关之后,还是会还的;
钱,那就纯粹考验对组织的忠诚了。
所以,众人也没磨叽过多,各自认了一部分的现银。
但是加在一起的总数,也就大几十万两,距离三百万辆这个数目还远着呢!
就算两个钱庄本身有近百万两的存银,那也是远远不够。
洪成也没有过多逼迫,他知道,虽然大部分人的家产都是田产、地契这些,平日也多用银票,但若掏空家底,这些人加一起肯定是能凑出三百万两现银,还远远有余的,不过,所谓狡兔三窟,没有谁会傻到在这时候就献出全部的家底。
就连洪成自己在家里也还藏着十个银冬瓜,非到绝境不会动用。
众人各自回去取钱送来,洪成找到了马有昌和林满。
他将情况说明,马有昌和林满也眉头紧皱。
不过这两人所忧愁的,却不是单单那么个钱庄的事情。
马有昌看着林满,“卫王竟能有如此手段,使得动盐商帮忙?”
林满拧着眉头,“会不会是齐王那边的关系?”
马有昌断然摇头,“齐王的根子在关中,在蜀地和西南也算有些势力,若他还能兼有两淮,那储位之争就不是楚王殿下占优了。”
林满有些无语,“这卫王怎么还越打越强了!”
马有昌看着洪成,“你先下去想想办法吧,经商的事情,你比我们清楚,如果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们。”
洪成道:“在下这就有一个想法。”
“说。”
洪成试探道:“能不能再从织造局出一批货?”
马有昌和林满的面色骤然一变,尤其是林满,当即道:“你们已经从织造局挪用了足足一万两千石的生丝了,再挪你还得起吗?真当那个是你家私人的仓库啊?”
洪成既然敢在两位江南顶级大人物面前这么说,当然也是做了一些准备的。
“二位大人,第一,这一次只是拆借,不会真的完全使用,甚至织造局的库房可以记售卖,我们用银票支付便是。”
“第二则是,既然二位大人已经决定了联系中条三郎那边,织造局的事情,也无需太过忧虑。反倒是如果两大钱庄出问题了,咱们的根基就动摇了。”
这一番话,让马有昌和林满有些意动。
最终马有昌拍板,“林大人,你陪着他,走一趟织造局吧。”
林满无奈地缓缓点了点头。
谁让他官职比马有昌低呢,背锅的活儿,也只能自己去干了。
当日下午,洪成的手下,将一车车的生丝,拉到了阊门码头。
光是这架势,便吸引了无数要购买生丝的商人。
更别提能进织造局库房的生丝品质了。
看着这一幕,洪成忽然有些后悔。
如果自己没打压生丝的价格,这一万石生丝售出,基本就能堵上缺口了吧?
甚至没有这场关于生丝价格的商战,恐怕淮上盐商也不会生出现在这些事情。
不过到底是商业巨鳄,他很快便调整了心态,事已至此,要做的还是尽量弥补,尽量撑下去。
只要活着,就终有翻身的一日。
织造局库房里的生丝的确不错,很快便有客人围了上来,准备下定。
但就在这时,码头上,一阵锣响。
“卫王殿下联合苏州卫,公告苏州百姓,自即日起,整肃海禁,严查走私,但有违反,严惩不贷!”
苏州卫的军士们扯着嗓子大声喊着,而后便有随行之人,将一张大告示,贴在了码头显眼位置。
洪成连忙冲过去,眼光扫过。
【钦差大臣、钦命巡按御史、皇六子皇甫靖;苏州卫指挥使司张世忠。为肃清海疆、靖安黎庶事:】
【皇朝祖训有云:「片板不得下海,粒米不许通蕃」。今查江南诸处,竟有奸商猾吏,私造巨舶,暗输丝绢磁器于外此等行径,上干天和,下违律令,合行严饬。】
【一、自即日起,凡四百料以上船只,须经市舶司勘合敢有走私者,主犯枭首示众,家产籍没充边。】
【二、军民人等,凡举发走私船货属实,赏白银五十两纵系奴婢告主,亦准脱籍为民。】
【三、着苏州卫强巡逻之举.违者以贼船论,火铳击沉,不予究问。】
【天德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看着面前那两个鲜红的钦差大印和苏州卫指挥使司印,洪成两眼一黑,直接仰面倒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悠悠醒转,发现自己已经在自家的茶楼雅间之中。
“怎么样了?”
他虚弱地喘着气,询问着面前的管家。
管家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