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什么叫天才?这就叫天才!
当消息传到正在杭州督查军务的江南总督俞翰文手中时,俞翰文扫了第一眼,魂都吓飞了!
马有昌和林满,都死了?
等他细细看完,整个人彻底麻了。
他是江南总督,统领江南诸军事,具体职责就是抗倭。
但如今倭寇进了苏州城,将南京省巡抚和苏州知府杀了,别管这当中有什么内情,他这个江南总督都是难辞其咎的!
不过,老辣如他,还是轻松地送信报之中,分析出了真相。
这很显然,就是一场马有昌和林满斗不过了想要掀桌子,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故事。
掀桌子这样的事情,在江南常见。
曾经的总督朱完因为“抗倭不力”再加上“逼反”吴王而被召回京师处死;
细察民情,清查赋税田亩的太子在苏州偶然风寒,回京暴毙;
这都是他们屡试不爽的东西,马有昌和林满以为卫王的下场也会一样。
但没想到,卫王竟然能够打出这样的翻身仗。
他没心思去想卫王凭什么能做到这一切。
因为这对于他这个江南总督而言,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他是真没料到马有昌和林满默不作声给他捅了这么大个窟窿!
更没想到卫王居然还敢趁机干出这样的事情!
他猛地一拍桌子,怒骂道:“胆大包天,肆意妄为!这卫王,简直该死!”
但愤怒归愤怒,可偏偏他还没办法。
苏州那边公布的消息是中条三郎带着精锐逃了,但俞翰文也算知兵,他知道既然卫王能把局面掌控到那等地步,既然敢悍然杀了马有昌和林满,那中条三郎一定没能逃得了,一定是落入了卫王的手里。
这就牵扯出一个问题,他俞翰文和江南集团敢否认苏州目前对于这场祸事的定性吗?
敢说这不是倭寇作乱吗?
俞翰文知道,他们只要敢跳出来说,卫王紧接着就敢把中条三郎交出来。
到最后,卫王顶了天推出一个替罪羊,认下杀害马有昌和林满的罪,落得一个御下不严的过错,俞翰文和江南集团可是要被连根拔起的啊!
在大梁,通倭是重罪中的重罪,跟谋反也没有区别,是可以就地格杀的!
所以,俞翰文还真就只能捏着鼻子,承认这事儿就是倭寇犯下的。
但是,既然认了这是倭寇作乱,他这个江南总督该如何向朝廷那边交待呢?
这一次,朝堂里面的那几位,还会力保自己吗?
俞翰文揉着眉心,叹了口气,“准备一下,老夫要写奏章。”
不管怎么说,向朝廷的奏报是必须要写的,如果这点态度都没有,自己这官也是真的当到头了。
远在杭州的俞翰文在头疼,就在苏州亲眼目睹着这一切的陆十安则是久久没缓过神来。
在他的世界里,对马有昌和林满这种人,要么是想办法鼓动朝廷将其罢官去职,而后稍加引导,自有过往罪孽沉渣泛起,而后彻底清算覆灭;
要么是先引导民意,或者抓住疏漏,进行攻击,造成声势,而后倒逼朝廷极其背后的势力放弃他们,进行清算。
但他万万没想到,齐政竟然直接就将他们杀了。
可到底是曾经的朝中大佬,他很快又反应了过来。
卫王之所以要对付这两人,不是说本来就跟他们有什么仇,而是因为二人的位置和立场,与卫王此行的目的相悖,不解决他们,卫王就没法打开江南的局面。
所以,如今齐政从最直接的层面让他们消失,一样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这就是齐政所谓的不要将手段当目的,直击问题本质吧?
至于事后有可能让这两个本该千刀万剐的贪官享受到哀荣,那都是小事罢了。
最关键的是,陛下很可能会乐见这一幕的。
想到这儿,陆十安终于长舒一口气。
如果是这样,卫王先前的邀请和提议,也不是不能好好考虑一下了。
而与此同时的钟玉阁顶楼,匆匆赶来的沈霆将情况报给了沈千钟,然后准备好等待二叔和自己一样的懵逼与震惊。
但没想到,沈千钟默默看完,就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沈霆疑惑且惊讶道:“二叔,这么大的事情,你就不觉得惊讶吗?”
沈千钟看着他,淡淡道:“在他开始用生丝打这场价格战的时候,我就已经猜到了,只不过不知道他会做多大而已。”
沈霆一脸不信,“齐政告诉过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