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西夏雄主魂降临,草原李氏新王崛起
演武场上,李昭听到贾诩回答,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逼反南匈奴、乌桓,以此获得清理并州外族的机会,这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听到,怕是都会感觉惊世骇俗。
为何?
因为南匈奴与乌桓两族人口也不少啊。
南匈奴人口有二十余万人,常备兵力游牧民族“全民皆兵”,成年男子约占人口25%(约3.7-5万人),按“三丁抽一”估算,常备骑兵约1.2-1.7万骑。
重要战役时可临时征召,极限兵力或达3万骑。
而乌桓人口十五至二十万人,因为以“弋猎禽兽为事,居无常处”的游牧特性,骑兵比例高于南匈奴。按“五口一兵”推算,常备骑兵约2-3万骑。
贾诩逼反乌桓、南匈奴两族的话着实有些语出惊人了。
不过,贾诩说这话,显然前提是因为李昭说了李氏有信心向外族开刀。
李昭因为有不少的李氏名将们相助以及抽取的跨时代技术,自然是有信心敢对外族开刀的。
只不过,那也不是说,立即就可以开刀啊。
李昭并不否认,贾诩确实说动他了,只要把并州九郡外族清理,迁移大量流民进来,并州确实会大好。
但是,这显然并不容易做到啊。
李氏刚至太原,麾下私兵不过数千,北面还有数万鲜卑人压境,就算是有划时代技术也不可能现在就同时面对乌桓、南匈奴、鲜卑三族同时进攻啊。
而且,乌桓一族可并不是仅仅在并州。
同样在幽州也有大量分布。
若是,激怒了幽州的乌桓,大举南侵,造成大量汉家百姓伤亡,李氏罪过便大了。
也就是说。
就算是要清理并州外族,也并不是现在。
最起码也要等李氏把兵力给发展出来。
演武场上,李昭一双眼睛直直注视着贾诩,让贾诩心中打鼓,拿不定李昭什么意思。
贾诩忙对李昭拱手道:
“诩所言孟浪了,这只是诩随口而言,侯爷万不必放在心上。”
李昭听着贾诩的话,却是摇了摇头,道:
“你说的很好,不过,现在却不是时机。”
“我李氏确实有信心以后能够清理这些外族,但是,并不是现在,李氏现在私兵不过数千,就算是加上雁门的守军,怕是也不足万人,如何同时应对乌桓、鲜卑、南匈奴三族兵力?”
“到时候,李氏应对不成,李氏损失惨重是小,怕是三族四处劫掠对北方汉家百姓会造成重大打击,那李氏与本侯罪过就太大了。”
“另外,文和,本侯向你透漏一件事情。你可知道太平教?这太平教划分三十六,遍布大汉各州各郡,大方数千人,小方数百人,已经被朝廷确定为反贼了,他们在洛阳的一方数千人是被本侯亲自抓捕的,也就是说,太平教已经暴露了。接下来,太平教极大可能在大汉掀起比王紧更大的叛乱!”
“大汉已是内忧外患,这个时候,边疆还是要以稳为主,一切以大汉稳定为主。”
李昭看着贾诩,沉声说道。
“太平教,竟然将会叛乱,那边疆确实要先以稳为主。”贾诩听到李昭说太平教将会举事的话,心中微惊,但也不太意外,对李昭拱手附和道。
李昭看着转瞬又老实的贾诩,笑道:
“虽然边疆暂时要以稳为主,但是该布局的,现在却可以提前准备了。”
“你以为削弱鲜卑一族兵力,引得南匈奴、乌桓等族相争草原之策如何?”
李昭把他北上太原前,李智给他的策略对贾诩说了出来。
贾诩听着李昭的问话,倒是一怔,但是随即便对李昭又拱手道:
“侯爷高见。此策确实精妙,中部鲜卑已经被侯爷一战打废,名存实亡,鲜卑势力大减。”
“若是侯爷能够继续削弱鲜卑一族兵力。那么,鲜卑一族将彻底坐不稳草原霸主的位置了,只要侯爷一煽风点火,那么,一直被鲜卑一族欺压的乌桓、南匈奴、丁零、乌孙势必群起而攻之,北方各外族大乱,对我大汉而言是非常不错的。”
贾诩拱手说着。他已经明白了李氏北上并州的具体战略,那就是削弱鲜卑,然后引得各族对鲜卑这个草原霸主进行挑战?
确实,只要外族混战,顾不得侵袭大汉边郡。那么,并州是可以得到一定发展。
只是,这对大汉很好,对李氏会好吗?
贾诩皱起了眉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在贾诩看来。
李氏现在在乱世初期开局确实非常不错,他来投奔,便是希望李氏会更好,在不久可能到来的乱世中,能给予他庇佑以及荣华富贵、地位。
现在他看李氏的战略走偏了,贾诩却是有些坐不住了。
不错,贾诩感觉李昭的战略走偏了。
若是站在大汉朝廷的角度来看,李昭想要继续削弱鲜卑势力,引得北方各族混战,这是极好的一步棋。
但是,但是,北方各族混战,大汉都没有外族威胁了,李氏还在并州有什么用?
李昭如今在并州权柄极重,在贾诩看来极妙。
但是,这遭人眼红啊。而且真要被李昭拉起一支强大的军队来,而外族却混战了起来,彼此削弱,李氏在并州也只会遭到朝臣们的攻讦,乃至会引起天子的忌惮。
“文和,可是有什么要说的?不妨直言。”
李昭见贾诩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笑道。
贾诩闻言,还是决定提醒李昭一句,而且,他要看看李昭有没有枭雄资质,有没有野心。
斟酌一下语句,贾诩对李昭道:
“诩以为,侯爷还当考虑另外一件事,若是能够削弱鲜卑,引得北方各族混战,到时候侯爷在并州便算是拥兵自重了,这并不好,侯爷还当注意避免天子忌惮啊。”
李昭听着贾诩这拐弯抹角的提醒,如何听不出对方的试探,脸上笑容愈加浓郁了,摆手道:
“文和啊,你这应该就多虑了,本侯乃驸马,陛下又岂会忌惮于本侯?当然,刚刚并不是李氏全部谋划,文和,你以为,本侯若是为了对付这些外族,并且为了能够更好让大汉北方更加稳定。本侯亲自扶持出一支外族来,帮助他们吞并混战的鲜卑、南匈奴、乌桓、丁零、乌孙这些外族,然后统一出一个对大汉而言更大更加稳定的草原如何?”
演武场上,贾诩刚开始听到李昭不以为然的前一句话,只感觉大失所望。但是,当听到李昭后半句话,贾诩却是睁大了眼睛,震惊看着李昭。
他听到了什么?
李昭欲扶持一支外族,然后助对方吞并混战的鲜卑、南匈奴、乌桓、丁零、乌孙这些种族,统一出一个对大汉而言更大更加稳定的草原?
呆呆愣在当场,贾诩良久回过神来,看向笑意盈盈的李昭目光顿时就炽热、激动了起来,对李昭拱手,道:
“侯爷高见,侯爷高见,侯爷若是真能够扶持出一支外族,吞并草原诸族,若是能够听话,那就更好了,大汉北方百姓定然都不会再遭受侵袭了,诩佩服!”
贾诩确实被李昭这话所惊,但感觉很有可行性。
这和养寇自重有什么区别?
但关键是,若是真做到了,对方听话啊,而且草原的外族的威胁依旧存在,那么,李氏在并州便显得重要了。
而李昭在并州如今的权势与地位,可以快速扶持起一支外族吗?
李昭这个卫将军,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领护北疆诸胡中郎将、行并州刺史事,绝对有这个权利,并有这个资源。
大汉的武器、装备,相比于草原各族绝对精良。
只要李昭给扶持的这支外族大开方便之门。凭借着对方游牧民族本身擅长骑术的特点,再加上大汉的精良装备。
那么,想要扶持起来一支超越鲜卑、南匈奴、乌桓人的军队并不困难。
李昭有野心吗?
李昭是枭雄吗?
贾诩这一刻敢肯定,有!
只要李昭有这个野心,并不愚笨,贾诩便感觉李氏未来绝对有前途。
贾诩这一刻对李昭非常满意。
“贾文和,本侯与你一番交谈,感觉你颇有才智,你可愿意成为本侯的幕僚?卫将军有开府之权,本侯麾下还没有谋士,你可愿意拜本侯为主?”李昭看着贾诩笑着说道。
李昭绕了一圈,终于对贾诩抛出了橄榄枝。
他说出李智给他的谋划,便是要钓贾诩的。让贾诩对他认可。
君择臣,臣亦然择君。
古代谋士,可不是看你有权势,就会投奔你。
真正的顶级谋士智者看重的是你有没有对方所想要的能力与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