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天子昏厥,以夷攻夷定乾坤,汉武遗风九郡卷汉旗
“马邑大捷……”军士扛着露布驾马不停向着皇宫方向而去。一路向大汉这座帝都宣告着好消息,让不少路人皆是哗然。
蔡府门前,一辆正要行驶进去马车中一个绝美、婉约、文静,似有文气缠绕的绝美女子听到这声音一双美眸微张,忍不住挑开车窗,正见一个扛着露布驾马的将士在传达捷报声。
“马邑大捷,武睿侯……李昭又打了胜仗了?”
绝美女子忍不住喃喃道,一双晶莹明亮的美眸扑闪扑闪了起来。
一旁的胸怀颇大、颇有姿色的小丫鬟觅儿也是从车窗探头看去,忍不住喜道:
“小姐,武睿侯又打胜仗了,这武睿侯好厉害啊,不仅能够造出来李侯纸,造福天下文人,还骁勇善战,屡屡为大汉建立功勋,觅儿真想见见武睿侯啊,听说老爷便与武睿侯相交。”
绝美女子听着自己丫鬟觅儿的话,一双美眸也是浮现一抹期待,不过很快又被失望所占据,悦耳动听声音道:
“武睿侯确实是大汉俊杰,不过,听说李氏要镇守雁门、太原,怕是不能一睹武睿侯风采了。”
“并州有李,胡马不嘶。
散金纾难,堪比范蠡。
卫霍之功,卜桑之智,
兼而有之,其在斯兮!”
“这次马邑大捷,郑师如此夸赞并不是虚言,不知这武睿侯侯究竟是什么样的奇男子?”
绝美女子把郑玄写出并已经流传向各地的《并州忠义赋》轻轻念了出来,她却是对李昭更为好奇与敬佩了起来。
不错,这绝美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蔡邕之女蔡琰。
蔡邕屡屡被贬,被发配,她最近两年在老家陈留郡。
一个月前,因为朝廷预测到了太平教可能爆发起义,天下不太平,帝都还是安全一些,她也被蔡邕托关系让陈留郡守安排人护送至了洛阳。
她已经来到了洛阳近一个月时间。
却是对名震洛阳的李昭愈加好奇了。
只不过,让蔡琰感觉可惜的是,李昭前脚去了并州,她后脚刚到洛阳,却是失之交臂未能见李昭一面。
“小姐,你该不会喜欢上了武睿侯了吧?觅儿听人说武睿侯,颇为英武、英俊,乃人中之龙呢!”一旁宝宝粮仓丰富、颇有姿色的小丫鬟觅儿听着自家小姐念出来《并州忠义赋》,当即忍不住对蔡琰笑道。
蔡琰听着自己这贴身自幼一起长大的丫鬟竟然敢取笑自己,绝美、白皙的脸上顿时浮现一抹嫣红,感觉到了羞涩,直接伸出手挠对方痒痒肉,道:
“觅儿,让你乱说,让你乱说!”
“痒痒痒,小姐你别挠了,觅儿不敢了,放过觅儿吧。”小丫鬟宝宝粮仓一阵乱颤,一阵求饶,才让蔡琰勉强放了其。
小丫鬟觅儿逃脱自家小姐魔掌,掀开车帘,出了马车才回头小声对蔡琰笑道:
“小姐,你喜欢武睿侯就承认吧。洛阳城中多少名门贵女,想要嫁给武睿侯,都没有机会呢。武睿侯那么好,小姐你考虑考虑呢。”
小丫鬟觅儿说完,立即转头向蔡府内跑了,生怕蔡琰追上来一般。
“这觅儿,一阵时间不打一顿,这么没大没小,什么话都敢说,还知不知道我是小姐。”蔡琰看着小丫鬟跑了,倒也没有真的生气,她们一起长大,感情还是很深的,自然知道这是在开玩笑。
只不过,蔡琰绝美的脸庞嫣红却是一直没有散去,脑海中却是浮现关于李昭的所有信息。
本是陇西寒门子弟,为了壮大、恢复李氏荣耀而努力,惩击中部鲜卑,封侯拜将,改进蔡侯纸,造出来李侯纸…………
蔡琰绝美脸庞有些烫手。
哪个少女不怀春。再加上已是年芳二八,已至说媒嫁人的年龄,她自是也希望自己未来的夫君是人中之龙。
蔡邕并不知道自己女儿对武睿侯李昭心动了。
此时,蔡邕也如一众公卿在朝堂上对大汉糟糕的局势大皱眉头。
………
皇宫,明堂殿。
刘宏坐在龙椅上,神色既有慌张,又有激愤,面色蜡黄而虚弱。
因为近几个月大汉屡有叛乱,睡不好安稳觉,刘宏本就因为女人亏空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
不过,刘宏此时的愤怒,让其蜡黄而虚弱脸色涨红。
就在昨天,巨鹿有消息传回,汉室宗亲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刘忠被巨鹿的黄巾军俘虏了。
而安平王刘续以及甘陵王刘忠数百族人皆被黄巾残杀血洗一空。
刘续是东汉安平王,汉章帝曾孙,安平孝王刘得之子。
甘陵王刘忠出身于东汉皇室,是汉章帝刘炟的曾孙,甘陵威王刘理之孙,甘陵贞王刘定之子。
可以说,两个汉室宗亲,皆是大汉皇室的重要人物,但是,却被黄巾残杀族人,甚至已经血脉断绝,如此狠辣手段,让刘宏如何不激愤。
张让、赵忠等十常侍也都没有了往日的嚣张跋扈。
朝廷文武百官、公卿交头接耳,神色也是苍白。
“黄巾贼俘虏汉室宗亲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刘忠,屠戮宗亲子弟,大汉就毫无办法吗?大汉就没有办法了吗?任由黄巾猖獗?”刘宏急声对下方公卿咆哮道。
“这……”
众公卿文武皆是迟疑,却没有人说出来话。
就连站在前排的司空袁逢面色都很郑重、严肃。
袁逢此时都对大汉的情况感觉到了棘手。
他感觉自己似乎玩大了。
黄巾军,比他想象中还要残暴。
并且对世家豪族的仇恨丝毫不比对官吏差。
各地黄巾不下百万之众,这个庞大的数量也有些超乎了他的想象。
再加上,这个时候南匈奴、乌桓两族反叛。
鲜卑、南匈奴、乌桓三族南下侵袭大汉,这已经是超出了他的掌控。
尤其是这一次,袁氏集结了大量的家族资源压上了,却并没有收到多么好的效果。
如派遣袁绍带着数千青壮去了董卓身边,但是却一败涂地。
又如派遣了袁术率领数千青壮去了曹操一路,现在还在被围困。
大殿内,武将一侧,何进这个大将军都对如今大汉局势瑟瑟发抖了。
这是他能够应对的吗?
何进直接当起了缩头乌龟,缩着脑袋,不主动伸头。
就在众人没有站出来时,太尉杨赐站了出来,对刘宏拱手道:
“陛下,如今河东太守董卓领兵进攻濮阳黄巾初败。荡寇将军曹操、北中郎将卢植面对黄巾猛攻,只能暂避锋芒。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兵力缺乏,老臣以为若是想要逆转局势,当再增援兵马!”
“老臣建议再启用皇甫嵩,再征召青壮、世家大族私兵,出兵濮阳黄巾张燕,待其击败濮阳黄巾,便可以与冀州的卢植中郎将合力进攻贼首张角。”
杨赐对刘宏拱手说道,顿了顿,杨赐又补充道:
“皇甫嵩出身将门之家,上一仗虽败,但老臣认为并不能够否认皇甫嵩军事能力,陛下不若让其统领兵马戴罪立功!”
杨赐话音落下,周围的公卿文武,却皆是点头。
对于皇甫嵩,虽然出自凉州、关西,与他们关东门阀世家关系并不多深。
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皇甫嵩领兵能力还是有的,尤其是现在大汉处于内忧外患之际。
司空袁逢立即也站了出来,对刘宏道:
“陛下,老臣也建议皇甫嵩领兵,另外有长安令袁遗以及司空府下张邈皆有志抗敌,并长安令已经在长安附近征集了五千青壮、私兵,可随时征讨黄巾。老臣认为可由皇甫嵩统领,并收拢董卓、袁绍败退兵马,再征濮阳黄巾!”
袁逢这话说出来,大殿内,众文武公卿皆是侧目、躁动。
这一次袁氏竟然再出大手笔,竟然又派出了家族子弟以及青壮参与征讨黄巾了。
之前袁绍、袁术分两路,袁氏便显得大手笔。
这次,濮阳董卓、袁绍大败。
袁逢竟然再次派出了长安令袁遗袁家子弟以及袁氏门生再战濮阳。
袁逢却是面色不变,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句话,就看人怎么理解了。
就如袁遗,现在是长安令,长安父母官,可以直接下达县衙命令征募青壮,然后再借助袁氏的影响力找城中世家大族筹措钱粮,这其实并不那么难。
朝堂之上,经过他袁逢这么一说。
便会让人皆认为是袁氏出钱出力,这功绩就是袁氏的。
坐在龙椅上的刘宏听到袁氏竟然愿意再出动家族子弟以及青壮征讨濮阳黄巾,顿时看袁逢的目光愈加有好感了。
值此大汉危急存亡之际,袁氏还是很忠心的。
都多次派出了大量家族子弟与资源了。
刘宏深吸一口气,道:
“如今异族扣边,大汉内部黄巾贼攻破州郡,朕能有汝等忠汉之臣,朕甚欣慰。”
“启用皇甫嵩,恢复其左中郎将官职,封袁遗为校尉,张邈为骑都尉为皇甫嵩副将,令皇甫嵩统帅青壮,收拢董卓、袁绍兵马,征讨濮阳黄巾。务必击败濮阳黄巾,与北中郎将卢植合击贼首张角!”
刘宏也不迟疑,直接下达命令,刘宏也对皇甫嵩有一些期望,毕竟主要是皇甫一门皆是名将。
“诺!”
太尉杨赐、司空袁逢皆是拱手称诺,退回位置。
“大将军,北疆消息如何了?卫将军、镇西将军,以及镇东将军能否挡住鲜卑、南匈奴、乌桓!”
刘宏刚说完再出一路军进攻黄巾的事情,随之又想到了令他头皮发麻的北疆,不由眼露慌张之色,咬牙问道。
大殿内,随着刘宏话音落下,众公卿文武官员皆是一静,就连张让、赵忠都呼吸一滞,然后齐刷刷看向何进。
若是说,破州连郡的黄巾,让他们心神焦躁不安。
那么,背叛了大汉的南匈奴、乌桓两族,再加上鲜卑,三族共同侵袭大汉。
这就让所有人感觉头皮发麻了。
他们会感觉头顶,笼罩着一层阴霾,随时可能对他们的头一刀捅下来。
何进听着刘宏问话,脸上顿时无奈,不过,还是忙拱手道:
“回陛下,卫将军到了太原后,便立即北上马邑城抵御异族。最新的消息是,南匈奴各部落骑兵响应鲜卑人,马邑城外已有不下三万骑兵了。”
”而幽州方面,镇东将军朱儁召集了公孙瓒、边军营以及边郡兵马共计九千大军与鲜卑大军于代郡代县附近进行小规模厮杀。”
“因为乌桓人于南匈奴后面响应的。因此,还没有助阵鲜卑人,鲜卑人现在正等着乌桓骑兵助阵,就将会对镇东将军发起大规模进攻。”
炎热的夏天,一边说着北疆具体情况,何进头上都忍不住沁出了冷汗。
听着何进的禀报,坐在龙椅上的刘宏蜡黄的脸色,肉眼可见的难看。
“唉,难道当初朕出兵中部鲜卑错了吗?”
突然,刘宏幽声叹了一口气,显然,如今大汉内爆发了猛烈的黄巾起义。偏偏这个时候大汉又得罪了鲜卑人,致使三族结盟共同进攻大汉。
真是雪上加霜,刘宏都不由看到了大汉王朝末日来临。
刘宏都有些后悔了,为何当初要去进攻中部鲜卑。
只是,就在刘宏叹息说出这话来,太尉杨赐对刘宏拱手开解道:
“陛下,鲜卑人狼子野心,纵然去年大汉未进攻中部鲜卑,怕是他们得知了大汉内乱,也会趁火打劫。陛下既然已经做了,便不需要再多想。”
“不过,老臣以为,此一时彼一时,还是释放鲜卑右贤王与鲜卑一族和谈,让他们退兵吧,哪怕大汉赔偿、和亲呢。”
杨赐沉重说道。
太尉杨赐这话音落下,大殿内众文武官员瞬间躁动。显然这个时候释放鲜卑右贤王,乃至大汉赔偿、和亲,祈和,让他们感觉屈辱,但是,考虑到如今大汉的情况,似乎也只有如此了。
“陛下,老臣愿意作为使者,前往鲜卑军中商讨和谈之事!”
杨赐咬牙,再拱手道,大殿内瞬间哗然声一片。
在大汉,作为使者出使,这可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汉使在出使过程中常常面临被扣留或被杀害的风险。
如张骞出使西域时,曾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安国少季出使南越国时被刺杀。
甚至这并不是个例,从大汉创立,到如今这四百年时间,不少出使外族使者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