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李郎究竟还有何意,但既然李郎愿意迎娶,贞姬为了自己幸福,也不能拒绝,一定要劝说爹爹!”
蔡贞姬绝美脸庞嫣红,但是,很快便咬着银牙道。
她在姐姐昭姬出嫁后,仍然对身穿喜服的李昭念念不忘,乃至每日身处相思之中,却没有想到喜讯来的如此快。
……
蔡琰归宁的车马刚入邺城,邺城的气氛便悄然起了变化。
已有些许少妇风韵的蔡文姬先去拜见母亲,屏退左右后才红着脸提及李昭的心意。
蔡文姬也是有些羞.耻的,毕竟这真是有些难以启齿,但是,蔡文姬想到李昭亲自和她说了,朝堂上权利变化,势必会波及到父亲蔡邕,李昭如此做是为了蔡邕,为了冀州百姓,蔡文姬才同意做李昭的说客,回邺城亲自做父母思想工作。
“什么!琰儿,你说武睿侯竟然想迎娶贞姬做侧室?”
蔡母先是惊呆了,不可置信看向蔡琰。
“咔嚓!”
就在这时,关闭的房门打开,却见蔡贞姬端着茶盏映入蔡母、蔡文姬眼帘。
“贞姬,你你怎么来了?”蔡母顿时一惊,忙道。
蔡贞姬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簌簌轻颤,耳根却红得快要滴血。
蔡贞姬在蔡文姬到府上先去找蔡母,便过来,亲耳听到了蔡琰对蔡母说的话。
蔡贞姬的声音细若蚊蚋,抬眼时眸中水光潋滟,似有万千情愫翻涌,却终究化作一句低低的声音,道:“武睿侯,侯爷当真如此说?”
蔡琰见妹妹这般情态,心中又是酸涩又是了然,上前握住她的手柔声道:
“妹妹的心意,姐姐岂会不知?武睿侯,初见妹妹便觉聪慧灵秀,若能同归并州,姐妹相伴,亦是美事。”
蔡贞姬闻言,猛地低下头,肩头微微耸动,却是有些喜极而泣。盼这一日久矣,之前却从未敢奢望成真,此时泪水中既有少女怀.春的羞.涩,又有得偿所愿的滚烫,只是想到日后要与………,脸颊又烧得厉害,蔡贞姬手指绞着裙裾,半晌才蚊呐般应了声:
“母亲,贞姬愿意与姐姐同归晋阳!”
蔡母听着蔡贞姬竟然直接表明态度的话,顿时又气又羞。
……
耿武本来正在府中核对商盟的账目,猛地听到李昭麾下左膀右臂李伟拜访。
耿武顿时惊讶,忙令人把李伟迎入府中。
大厅内,一番寒暄后。耿武惊讶对李伟道:
“不知李别驾此来何意?可是武睿侯有什么指示?”
李伟闻言,笑道:
“此次伟陪从贞姬夫人归宁,不过,倒是还真有一件事,需要耿别驾支持,此事可是关乎侯爷与冀州世家豪强的关系!”
接下来,李伟倒也不迟疑,把李昭之前见蔡贞姬一见倾心,欲让耿武向蔡邕提亲,欲增强李昭与冀州世家豪强得关系,李昭甚至保证,他与蔡邕关系更进一步后,对冀州世家豪强会更有好处,会更多让利冀州世家豪强。
听闻李昭有意再娶蔡贞姬,甚至许诺,李氏加强与蔡邕的关系,便是加强与冀州世家豪强关系,更多让利冀州世家豪强,这位素来沉稳的冀州别驾竟猛地拍响了案几,惊得账房先生手一抖,算珠洒了满地。
“此事虽难,但是,有侯爷如此保证,那么,武定然使出浑身解数也要全力促成此事啊!”
耿武抚掌大笑,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笑道:“武睿侯此举,真是把冀州当成了自家人!”
耿武自然是知道此事并不容易,毕竟,蔡邕可是大儒,只不过,想想上个月,商盟成立后,大批的雪盐、纸张、瓷器、毛皮以一个较低的内部价,交易给了他们这些冀州世家豪强,他们赚了盆满钵满,甚至打开了中原各州商路,各地世家、豪强纷纷巴结他们,耿武便拒绝不了李昭的表态。
李伟来到舆图前,手指重重点在并州与冀州的交界,笑道:
“耿别驾,如今商盟刚立不久,正需强固根基。若蔡家两位小姐都嫁入李氏,这翁婿情分便成了骨肉相连,冀州与并州便是真正的唇齿相依!另外,耿别驾也当知道,朝堂上权利更迭了,难保以后会发生什么,但是,若是武睿侯与蔡冀州紧密相连,日后朝堂纵有风波,谁敢动蔡州牧一根汗毛?蔡州牧不能随便动,那么耿别驾这个位置便是稳固,毕竟,耿别驾现在与侯爷加深关系的大好时机啊!”
李伟笑着对耿武诱导道。
果真,耿武听着李伟的话,更是眼睛大亮了起来,听懂了李伟的潜台词。
耿武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道:
“李别驾此言有理,朝堂上风波不停,但是,这联姻却是给冀州找了个靠山,此事某应下来了,耿某让人备厚礼,去州牧府——这桩美事,说什么某也得促成!”
耿武脸上浮现出了喜色,心中想的都是该如何劝蔡邕同意这桩婚事,毕竟这桩婚事对冀州世家豪强的好处并不小,乃至对他耿武个人简直是泼天的大便宜,他甚至可以因为此事与李昭交好!
耿武不久后又召集辛评、辛毗、沮授、崔琰等人,一众人听到这事情后,也纷纷表态一定要全力促成此事,他们皆是商盟的长老席位家族,上个月得到好处太大了,如今,促成李昭联姻对他们益处也是极大。
……
州牧府正堂,蔡邕听完耿武的话,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冷哼一声道:
“耿别驾,你可知此举有违礼法?”
蔡邕并没有暴怒,因为在家中时,女儿蔡琰已经提了这件事情,不过,蔡邕仍是很生气。
耿武刚想开口劝说,却被蔡邕抬手止住,满是不爽,冷声道:“武睿侯是良婿,昭姬嫁他,老夫安心。可贞姬……,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老夫一生治学,最重名节。若真如此,天下儒生会如何议论?说我蔡邕为攀附权势,竟将两女都推入同一户人家?”
蔡邕语气颇重说道。
只不过,耿武却是早有所料,躬身道:
“州牧,此言差矣啊,州牧已经是封疆大吏,又岂用攀附权势。武睿侯文武双全,乃是不出世的俊杰,大汉年轻一辈谁能够比拟?您看如今冀州世家豪强,因商盟而安稳,百姓因煤火而暖衣,这都是托了武睿侯的福。若是成了,李氏与蔡家便是铁板一块,对冀州世家豪强,乃至百姓都有好处,武睿侯言,并州产出菜籽油,愿意以此为聘礼,让庶民百姓吃上油料,接济冀州数百万百姓,此又非是一桩美事,谁人能说?”
耿武顿了顿,又低声道:“州牧,贞姬小姐对武睿侯的心意,武也去派人询问过了,能得心上人青睐,又能与姐姐相伴,对她而言未必是委屈。再说,武睿侯是什么人物?他既开口,定会善待小姐,绝不会厚此薄彼。”
“你不必多说了,此事不可…”蔡邕并不肯轻易松口,耿武也不多劝,他知道蔡邕名声的顾及,接下来冀州文武以及世家豪强都会出面,乃至百姓知道了便宜油吃,怕是都会支持此事,那个时候,蔡邕的态度应该会改变………
果真,不久后,冀州世家豪强以及普通庶民百姓皆知道了武睿侯李昭欲再迎娶蔡家女蔡贞姬为侧室,纷纷轰动了。
紧接着,大量的世家豪强、世家、百姓表达态度,纷纷期望此桩美事能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