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大比前夕
一日无事,黎卿养神许久,亦是精神醒目,索性趁着晨曦未褪,沿着山溪清泉击水观而下,时而又做云气遨游山间崖岸,欲一眼览尽这九山八水之地。
自入道以来,黎卿也曾去过无垠外海、极西巴丘,但也不过是因各种不得已的原因奔走往来,还真未有太多的闲暇观览。
离仙门大比尚有数个时辰,各方决战的选手都还在整暇以待,黎卿且将那仙会金贴卷入袖中,趁机独享这三皇福地九山八水间的第一道晨曦。
一方仙门,踞千里福地根基,拥门人万众,六世勤恳,才能有这般庞大的家业。
道宗四尊,唯三皇道最为古老,乃是从鬼神时代以来就未曾断绝的法脉。
黎卿行走在这烟波浩渺、霜华未滴的仙山台阶之上,却惊讶地发现与他同样想法的人当真还不少。
且看晨雾渐去,薄云未出,这清滢的仙峰之间早已经有三三两两的身影登高,上得山峦,一纳道妙清灵气,二观九山云海曦。
仙家福地于州县中的散修士子、乡野中的巫觋方士来说,怕是一生都没有几次来观礼的机会,能够与二三友人,早登山峦,兴起之日,吟诗唱词,一抒胸臆,也是毕生难忘的幸事。
而那长生无法、修行无术的散修们却是更加珍惜这般一次机会,或常驻于坊市左右,愿为人引路驱使、载前护道,只求一术一法;或朝登东崖,西踞峻峰,吞吐这堪比药食的仙山灵机,唯多增一分法力。
众生百相,各有不同,但在修行之上,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抉择!
行走于旷野清晨,黎卿心头感悟愈发清明,然其心性无常不可捉摸,道心却是极为纯粹。
众生百态与我何干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每个人所做的选择也容不得外人置喙,是生是死,长生久视?还是黄土一捧?皆由自己决定……
心绪放空之间,黎卿远眺天边,且将袖中玄光一甩,便见有白纸一张,迎风折迭堆砌,转眼间化作一顶极为素净的油纸伞。
将这纸伞一撑,浅浅的阴影遮住了黎卿双目,也阻下了山中冷清的晨雾。
唯见这道人形单影只的行走在仙峦之间,素净的纸伞,雅淡的云衣,一步一步,自远山走来,行于旷野,与三三两两的路人擦肩而过,只是寻常。
渐渐的,不知何时,那纸伞之下却是突然多了一道身影,其形高挑,峨眉皙腻,簪缨古韵流云衣,玉质凝霜芙蓉腕,似是画中人儿依眷在这纸伞之下,极为不真实。
“你……来了?”
黎卿踏晨露而走,望向旁侧那道突然出现的人影,只见纸伞稍稍再抬高了半截,好叫二人能同时掩于伞下。
旁侧的女子不语,只是再往左挪了小半步,与黎卿贴的更近……
这可并非是元灵投影,而是浑如太质的的阴神!
成道之后,鬼母-崔曲儿已经慢慢的不再似是一个隔世的背景板,她已然能开始摆脱岐山域的规则束缚,乃至扭曲那所谓的铁律,主动地游走诸世,乃至于向一些老牌鬼君般,与现世传播鬼信真名与信仰。
微弱的回应近乎于无,但黎卿似乎还是听到了那蚊丝般的应喏。
这憨态之举,实在让他忍不住眉眼一弯,抬袖掣指点在身前虚空,这素纸伞下,更有一层灵光萦绕,将扑面来的晨风阻下。
良辰美景之时,自当携手同游一番……
便见这山野之地,有散修士子于亭台险道之上,或撑油伞被薄雾,或披锦裘迎风寒,朝登天路览朝霞,居盛会兮游仙山。
仙家之地,凡人止路,这是许多普通人终其一生也只有一次的机会。
诸观礼之士三两集簇,览霞吐纳,执笔绘山河,忽尔得见那晨雾之间,有纸伞一幢,披露而来,伞下一双人儿似神仙眷侣般。
男子英挺,指节分明,执伞之时,只将伞下大部空白让予旁侧女子,教在外的锦衣上都凝结了一层晶莹露珠。女子高挑,依恋于侧,一步一履之间,似是芙蓉出水,美不胜收。
即便俯不见二人尊容,空阶云榭上的画师依旧是对此眼前一亮,将手中墨笔一攥,半个身子便探出云榭,立时向那对执伞同游的眷侣施礼道:
“仙友留步。”
“小生本观云海弄墨,但见二位踏露而来,真若神仙中人,心有所感,故欲绘笔留相……”
“不知可否?”
诗书之艺,画道有神,这士道六艺之中同样可称作旁门妙法,眼前这位士子便是走得书画一道,妙笔挥墨,以神写意,能作出堪比法器的画卷来。
他本欲绘一副《千里云雾图》,但见此刻有道人临凡,灵机雀跃,竟然是整方天地的气机都随着二人的出现变得温和,宛若天公俯首、云君低眉。
这般不凡的存在,再兼此刻灵感一现,他又怎会识不破上修尊容?
黎卿执伞的动作微微一顿,转头往那云榭之中睥睨而去,果然,深邃若星河的眸子犹如诸世万筒般,瞬间就让这位画道士子浑身打了个激灵,暗道恐怖。
那云榭之上士子不少,见得这为云上画卷准备了一夜的白家士子,突然变卦,皆眉头一挑。
金陵白家子,画技通神,虽只是与紫府等同的子士境界,但其落笔成画,竟能不逊于中品符图,更可以书生气发挥出种种法术威能来。
许多士子听闻其对这九山云海有兴趣,便都跟来,欲待他成画之后重金求取画卷符图。
可这画技痴狂的白家子怎得突然说起了鬼话?那踏露而来的执伞道人的确不凡,可他明明是形单影只一人而来啊,哪里还有第二人?
左右也未曾见到啊?
这些红豆学子、书院之士坐云榭之间,齐齐侧目而来,望向那视线交错的二人,不由得心生奇怪。
“你……能见到?”
黎卿将纸伞微微一抬,深深地望向那白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