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这几年银行合并潮涌,三菱与东京银行的合并催生出这样的庞然大物。
规模摆在那里,依旧是日本金融界的骨架,只是骨架之下,多少藏着管理臃肿、人浮于事的沉疴。
风光背后早没了当年的锐气。
佐藤千夏作为向导向顾俊辉介绍了银行的各个职能部门,随后两人乘电梯来到贵宾接待室。
贵宾接待室的装潢是低调的奢华。
深棕色真皮沙发泛着温润的光泽,墙上挂着昭和年间的浮世绘版画,角落的青瓷瓶里插着新鲜的秋樱。
落地窗外是丸之内的街景,玻璃擦得一尘不染,连对面楼宇的窗格都看得分明。
几个穿着炭灰色职业套装的女职员正轻声布置茶点,裙摆长度齐膝,黑色丝袜包裹着纤细的小腿,动作轻柔得像怕惊扰了空气。
她们妆容精致,眉眼间带着标准化的微笑,递上抹茶时指尖微微弯曲,姿态恭谨又带着点刻意训练过的柔美。
顾俊辉的目光在她们身上停留。
这些女性职员看着养眼,却像精致的摆件,连走路的步幅都像是被精确计算过。
这和他一路感受到的森严等级感如出一辙。
高层多是头发白的老者,年轻人在旁垂手侍立。
就佐藤千夏汇报时,语气里也都带着敬畏。
终身雇佣制养出的不仅是稳定,还有一层密不透风的层级壁垒。
正想着,察觉到佐藤千夏的视线。
她顺着顾俊辉的目光扫过那些女职员,眼神里带着点锐利。
顾俊辉朝她笑了笑。
佐藤千夏心里轻哼了一声:别用看那些人的眼神看我。
她很清楚这栋楼里的规则。
像这些负责接待的女职员,大多是短期大学毕业,入职后接受的训练无非是仪态、茶道和应答话术。
而她能站在这里,是凭着东京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的文凭敲开的门。
是靠在无数个通宵里算出的模型、啃透的政策条文,才挤进出上野部长的核心团队。
这时,走廊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佐藤千夏刚站直身体,门就被拉开了。
上野部长微微侧身,先请身后的人进来,自己则保持着半步的距离,姿态恭谨。
走在前面的是位头发白的老者,西装袖口露出的腕表低调却透着贵气,正是三菱银行的副行长。
“顾先生,这位是本行副行长。”上野的声音压得比平时更低,说话时腰已弯成九十度,“副行长特意过来看看您。”
副行长手虚按了一下,示意上野不必多礼。
目光扫过顾俊辉时,先朝身旁的上野和佐藤千夏淡淡瞥了一眼,才开口道。
“上野他们跟我提过,顾先生的布局不止于日本,在全球都有长远规划。”
“三菱在全球主要市场都有根基,从纽约到伦敦,从新加坡到悉尼,无论您将来需要金融支持还是本地资源对接,我们都能搭上手。”
顾俊辉:“感谢您的看重。我和三菱的合作,将不止于眼下的金融布局。
未来在实业领域,也会有更多交集,到时还望贵行多多支持。”
副行长:“那是自然!顾先生在东京期间,无论公私,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
至于全球布局的事项,往后有的是合作机会。
具体细节,就让上野跟您细谈。”
说完,他朝顾俊辉颔首,算是道别。
上野躬身相送,佐藤千夏也跟着弯腰行礼,两人保持着九十度的姿势,直到副行长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才缓缓直起身。
门合上的瞬间,上野脸上那副近乎谦卑的神情迅速褪去。
转身面对顾俊辉时,眼底已浮起谈判桌上的锐利。
会谈开始后,上野先通报了bn link的进展:中午与长户社长通话,对方已从25%股份松动至30%,但估值仍坚持12倍。
上野判断,周一谈判有望让对方进一步让步。
顾俊辉心里清楚,这种“让步”背后是财团早已玩熟的手段。
像税务稽查这类事,根本不用财团亲自出手。
他们常年维系着与议员的关系,只需递句话暗示某公司账目可能有问题,不出几天,税务部门就会带着“接到举报”的公文上门。
专业团队逐页核查多年的财务记录,哪怕是几分钱的误差都能当成大事追查。
小公司光是应付这些核查,就得暂停大半业务,耗费的人力物力足够拖垮现金流。
像媒体施压就更直接了。三菱旗下的电视台、报纸多的是,想给bn link找“话题”易如反掌。
用“匿名消息”“业内猜测”这类模糊说法,编几条似是而非的负面新闻,比如“某科技公司疑似数据造假”“合作方对其履约能力存疑”。
一旦播出,合作方立马会打退堂鼓,股价跟着跌,公司信誉转眼就受损。
而供应链这一环,拿捏起来更简单。bn link的上游供应商,十有八九依赖三菱系银行的贷款。
只要银行那边稍微收紧信贷,或是暗示“合作需评估风险”。
供应商就得掂量:是保自己的资金链,还是继续给bn link供货?
不用明说,订单自然会变慢变少,生产线一停,长户再硬气也得低头。
这些都是日本财团控制市场的常用方式,通过影响政府部门、动用媒体资源、操控供应链,层层施压,直到小公司屈服。
顾俊辉综合考量后,最终定下条件:12倍估值和35%股份可以接受。
但必须允许他在一年内通过增资或收购其他股东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1%,且需在明年9月前完成交割。
上野听完顾俊辉的条件,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点头:“可以。我会把这条写进周一的谈判条款里。”
在他们眼里,这点份额和估值的拉锯本就不算什么。
长户那边松口到35%也好,最终让到51%也罢,不过是时间问题。
按当下122:1的日元兑美元汇率算,12倍估值840亿日元,还不到7亿美元。
就算顾俊辉最终以51%控股,总投入也不过3.5亿美元。
这点投入,相较于接下来要谈的事,实在算不得什么。
顾俊辉说道:“我这次在贵行账上还有十亿美元,原本是准备这次东京之行用作收购的准备金。
不过既然贵行愿意提供日元贷款,那这十亿美元,我打算继续在日元汇率上建立头寸。
上野翻开手里的资料。
“顾先生,您上个月在我行以118:1的汇率,用十亿美元加40倍杠杆建立了400亿美元的头寸,这笔规模确实不小。
如今汇率到了122:1,这部分收益已经很可观了。”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点复杂:“当然,顾先生有这样的魄力,想必是不看好日元走势。
看来您判断这场金融危机还会波及更广的地方。”
“没错!华尔街那些金融财团在东南亚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九月时看似偃旗息鼓,其实早在暗中布局。
10月份,像量子基金这类国际游资机构已经联系过我们,他们筹集了更庞大的资金。
接下来的目标就是东亚——韩国、日本,还有台湾和香港。
各地的货币,恐怕会面临大幅贬值了。”
上野点头:“这些华尔街秃鹫在亚洲兴风作浪,我们也没办法。
虽说银行也参与其中,但比起对国家、对地区经济的破坏,赚的不过是蝇头小利。
有时,我们还需配合政府出手维稳日元,维系金融体系稳定。”
佐藤千夏静立一旁,听着顾俊辉谈论金融危机时眉峰微蹙却语调沉稳的模样,竟有些晃神。
这份远超其年龄的笃定与从容,和他对着坂井泉水时眼里的柔光、唇边的笑意截然不同。
却同样极具魅力,让人不由地被吸引。
想到晚上要陪他挑礼物,心里期待了起来。
顾俊辉心里清楚,像三菱这样既是财团核心又是巨无霸银行的角色,从来都是明暗两条线并行。
明面上必须紧跟国家金融政策,该出手维稳时绝不含糊,这是撑起日本经济门面的本分。
可私下里,趁着乱局分一杯羹的事,又怎么可能真的缺位?
所谓“配合政府”的体面要维持,暗地里的利益算计也从没停过。
想到这些,他就说道:“上野先生,之前的融资利率是5.5%,按这个算,一年下来光是利息就有22亿美元,实在太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