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谋不小啊!”
许安红说完,顾俊辉笑了,会议室里其他人也跟着笑起来。
大家跟着他有段时间了,对这种藏着后手的布局早已见怪不怪。
当初光华长安大厦入股辉远传媒时,众人还觉得奇怪。
辉远传媒确实差钱,但顾俊辉手里不缺啊,之前都是以大股东身份借钱给辉远传媒投横店的。
何必多此一举引入投资者?
如今大家明白:既为借光华集团的力铺东南亚的路,怕是早就盯上了人家手里的优质资产。
笑声还没停,许安红从文件袋里抽出了一份合同。
看向顾俊辉时眼里带着点雀跃,“俊辉,还有更让你高兴的呢。”
秘书田甜上前接过文件,封面上“与横店影视股权新协议”几个字刚入眼,就被下方粗体标注的数字拽住。
顿时轻呼了一声:“63%?”
她记得,9月份老板给许安红定的目标是“从55%争取到60%”,这结果显然超出了预期。
对于田甜的惊讶,许安红抬了抬下巴,带着点小傲娇轻“嗯哼”了一声。
那语气像是在说“有什么问题吗”。
顾俊辉接过文件,目光落在“63%”那行字上。
这是许安红9月份入职时接的主要任务,协议调整双方的占股比。
辉远传媒与横店影视基地的合作,最初是双方各占50%股分,辉远承诺15年投资270亿。
后来调整过一次,总金额不变,周期压缩到12年,辉远股份增至55%。
直到光华长安集团入股、许安红加入后,合作推进力度明显加大了。
计划把270亿投资的周期再压缩到十年,分三期完成。
第一期三年,第二期三年,第三期四年,刚好在2007年前收尾。
顾俊辉心想:等影视基地全部建成,估值至少上千亿,一个百分点就值十亿,这多出的几个百分点,就是几十亿的分量。
快速把合同看完后,正对上许安红望过来的目光。
那眼神里带着点邀功的期待,像个等着被夸的小姑娘。
顾俊辉当然就竖起了大拇指:“许姐,牛!”
许安红被他这一夸,眼眉顿时舒展开,脸上漾开着笑意,满是被夸奖后的雀跃。
田甜在旁看得真切,心里忍不住嘀咕:老板这该死的魅力,又一个了。
许姐这样的顶尖人才,这会儿哪还有半分精英样,分明是小女人状嘛。
杨柳坐在对面,握着笔的手收紧,而后又缓缓松开,把那点莫名的情绪压了下去……
田甜这时忍不住赞叹:“许总,这超了3个点呢,肯定了不少心思才谈下来的吧?”
许安红笑意未减:“心思谈不上,本来该是65%的。”
会议室里几人都微怔了——60%已是高目标,她竟说65%是“该有的”?
许安红像是没看见众人的反应:“怀柔基地那边抛了橄榄枝,只要三分之一股份,还送大额贴息贷款。
这些摆到横店面前,他们其实没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真要较真,审批流程上稍作停留,或者让相关部门去‘了解’下情况,就是65%,他们咬着牙也得认。”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让在场的人心里同时一震。
刚才那副被夸后雀跃的小女人模样还在眼前,此刻却透着一种压迫感。
这哪是普通谈判的底气?分明是顶级家族背景带来的绝对掌控力。
大家恍然:老板让她担此重任,恐怕不只是看中她的能力。
这份能轻易撬动规则的底气,这份家族背景带来的势能,显然也是重要的考量。
许安红继续说道:“不过后来徐总拉着我去看了那片要征的地,几万人的生计都跟这基地绑着。
他说股份要是太少,将来分红跟不上,老百姓的日子怕难以为继。
毕竟这合作要走几十年,根基得扎稳。
我想着也是,长远合作嘛,双方各退一步更稳妥。”
说着,她眼里又闪过一丝俏皮。“所以就定了63%,反正超了顾总说的60%,够交差了。”
顾俊辉点点头:“做得对。钱是赚不完的,徐总要是能扛住几万人的安置担子,说明是个能成大事的。
这种人,值得留三分余地——往后打交道的日子长着呢。”
记忆中,未来的横店集团可不止于影视基地,更横跨制造、房地产、医药等多个领域……
会议聊完辉远传媒的事,重心很快转向香港布局。田甜先起身汇报,给每人发了一份资料。
资料里详细列着辉远金融9月至10月的布局:股指期货之外,还涉及大宗商品与汇率交易。
其中,杨柳和王志远分别负责东南亚、东亚及欧美地区的股指期货。
而辉远金融在9月的其他操作数据如下:
日元汇率:由东京三菱银行操持,10亿美元本金加40倍杠杆,建仓于118点位,现价123.5。
汇率波动幅度:(123.5-118)÷118≈4.66%,对应账面盈余400亿x4.66%≈18.64亿美元。
原油期货:摩根大通银行负责,10亿美元本金配20倍杠杆,23美元/桶建仓,现价21美元/桶。
价格波动:(23-21)÷23≈8.7%,对应账面盈余200亿x8.7%≈17.4亿美元。
黄金期货:瑞士信贷操作,10亿美元本金加40倍杠杆,340美元/盎司建仓,现价325美元/盎司。
(340-325)÷340≈4.41%,对应账面盈余400亿x4.41%≈17.64亿美元。
以上均为账面盈余(未扣除利息、佣金等成本)。
10月,上述三项继续加仓!
日元汇率:仍由东京三菱银行负责,122点位建仓。
黄金期货:转由法国巴黎银行操作,328.5美元/盎司建仓,10亿美元本金配40倍杠杆。
原油期货:交由英格兰银行,21.5美元/桶建仓,10亿美元本金配20倍杠杆。
田甜汇报完,会议室里静了几秒。
杨柳和王志远心头都是一震,三笔大宗商品交易合计近54亿美元的账面盈余,远超他们9月股指期货的收益。
在场几人无不惊讶,尤其是许安红,眼神里满是意外。
她负责的辉远传媒相关项目,涉及的资金规模也就几十亿人民币。
而眼前以美元计的几十亿收益,才算明白顾俊辉敢在国内外大手笔布局的底气所在。
许安红望向顾俊辉,眼里的光芒比以往更亮。
从前只知他有魄力,如今亲眼见到这等收益与格局,才惊觉这个男人的能力竟强到这般地步。
顾俊辉注意到众人的神情,提醒道:“这是长线布局,现在看到的只是账面数字。
这还没算利息成本呢!
就拿日元汇率来说,10亿本金加40倍杠杆,总资金400亿,按5%的年化利息算,一年光利息就得20亿美元。
真要是持仓一年,哪怕最后账面赚了20亿,扣掉利息,再刨去交易税费,最后可能还是亏的。
跟股指每月结仓不一样,这些品种会起起伏伏。这个月赚几十亿,下个月形势一转,跌回去也可能。
长线趋势是下跌,但过程里不会一帆风顺。
我们别想着这个月赚了几十亿,就以为一年能到几百亿。
没这么容易!
国际上盯着这些品种的资金有六七万亿美元,哪能让单一机构随便大口吃肉?
市场就这么大,你赚多了,就有人亏大了。
真到了要平仓的时候,能不能顺当把利润落袋,还得看时机和手段。
现在的数字看着不错,可真要扛到趋势尽头,中间得熬过多少波动,大家别高兴太早!”
这一番话,让会议室里的热气降了大半。
王志远:“俊辉说得对,股指是快进快出,这些长线品种得熬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