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知道,今晚的正主来了。
见他身后还跟着两位女士,生得极美,身材样貌不输顶级女星,可那股子气场,却和平时接触的女星截然不同。
没有镜头前的精致刻意,也没有交际场的逢迎圆滑,反倒透着种利落的力量感,让人不敢轻慢。
再往后,两个男人跟着进来,穿的夹克衫再普通不过,身形不算壮硕,混在人堆里怕是转眼就忘。
可往门后一站,脊背挺得笔直,目光不动声色扫过包厢,举手投足间带着种说不出的稳。
黄沾看清来人,当即笑着站起身。
“俊辉!你这来迟了,带的好酒,我们都先替你喝空一瓶了。”
顾俊辉步子没停,笑道:“沾叔这话见外了,好酒本就是拿来让大家高兴的,你们肯喝,是给我面子。
这次订了12瓶,车上还剩些,等会儿散席,大家带上一瓶回去,也算留个念想。”
顾俊辉说完,蔡澜、黄沾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心里门清:这酒一瓶八十万,上次喝了三瓶,这次12瓶加起来,早过千万了。
王晶、文隽、刘伟强三人更是心头一震。
王晶暗自咋舌:这才是真正的大亨气派!之前只听说辉远传媒在内地的体量,今日一见,这手笔、这气度……
真是闻名不如一见。
文隽想到香港的老一辈富豪,李嘉诚、李兆基辈或许有这份底气,可都是六七旬的年纪。
邵逸夫先生向来节俭,更不会如此挥洒。
年轻一辈里,别说香港本土,就是整个华人圈,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物。
刘伟强则盯着顾俊辉从容的样子,心里明白——这股子豪气,不是继承来的小心翼翼。
倒像是亲手打下江山后的笃定,跟他见过的任何权贵都不一样。
几人互相招呼着落座,蔡澜和黄沾的目光在杨柳与许安红身上稍作停留,便收回了视线。
心里却同想:顾俊辉身边从不缺美人。
黄沾对蔡澜低声说道:“上回在兰桂坊,俊辉认识了周慧敏。”
蔡澜“嗯”了一声,没多提细节,只道:“后来港媒就报她跟倪震分了。”
“倪震那小子,也是活该。”黄沾撇撇嘴,“仗着他爹是倪匡,一会儿跟亚姐陈法蓉纠缠,一会儿又带着嫩模混兰桂坊。
周慧敏跟他分,不奇怪。”
蔡澜笑了笑:“俊辉这么年轻、又有魄力,身边围着优秀的女子,本就是常事。”
他们在这圈子里看了几十年,见惯了名利场的聚散。
顾俊辉有这般身价与魅力,吸引周慧敏或是眼前这两位,实在不足为奇。
正说着,服务员已端上热菜。
一道“黄焖三头鲍”放在桌中央,鲍鱼卧在浓稠的酱汁里,旁边衬着鸽蛋大小的瑶柱。
接着是“堂灼东星斑”,鱼片薄如蝉翼,在滚沸的高汤里一涮便熟,鲜得人舌尖发麻。
还有“蟹粉扒鱼肚”,金黄的蟹粉裹着厚实的鱼肚,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王晶看着满桌的菜,暗叹:光是这几道硬菜,就看出顾俊辉的用心。
再加上那罗曼尼康帝的排场,这份礼遇,足够分量。
“顾先生这顿饭,是真把我们当自家人了。”文隽举杯笑道。
刘伟强也跟着举杯:“这份心意,我们记下了。”
三人心里都明白,这般隆重,绝非单纯的待客。
顾俊辉必然有更重要的事!
果然,在酒过三巡后,杨柳放下筷子,看向王晶说道。
“王导,最佳拍档影音那几位台湾股东,我们已委托中银出面接触了,他们有意出让手里的股份。”
王晶听着脸上的笑意猛地一僵,握着酒杯的手收紧些。
本以为顾俊辉找他们,是谈合作投资,或请教香港市场的门道,怎么也没想到,竟是盯上了自家公司股份。
最佳拍档是他从永盛电影出来后攒起的家底,可几位台湾股东占的股份不算少。
现被这样的巨头盯上?
他定了定神,“杨小姐的意思是……”
这时许安红接过话头:“王导,最佳拍档影业,这两年在与你为首的团队打理下,公司根基很扎实。
我们的想法是,等这部分股份入手后,让最佳拍档融入辉远传媒香港分公司的体系。
资源共享,您看如何?”
这话里点出了王晶的核心地位,又留足了余地。
不是全盘收购,而是吸纳部分股份后整合资源。
包厢里静了片刻。
王晶目光转向顾俊辉,对方正含笑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坦诚。
蔡澜则和黄沾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赞叹——这位年轻大亨身边的人,说话滴水不漏,既亮明了底牌,又给足了台阶。
许安红说完,目光转向蔡澜和黄沾,语气愈发从容。
“蔡叔、沾叔,想来你们也听说,辉远传媒这次是下定决心进军香港了。
前半个月,俊辉已经在日本铺开了布局,未来我们的目标是面向国际。
而香港作为桥头堡,我们格外重视。”
她手指轻点了点桌面:“眼下受金融危机影响,股市动荡,正好给了我们机会。
接下来这段时间,辉远在港的布局将会全面展开。”
王晶、文隽、刘伟强三人听完端着酒杯的手都停在半空,脸上震惊不已!
许安红对他们的神情都看在眼里,笑道:“三位也不必诧异。最佳拍档是我们选中标的之一,而且只是非上市公司里的一个。
更大的目标,在上市公司方面!
像金庸先生的《明报》、嘉禾电影公司,包括无线电视台,我们都有想法。”
这话在几人心里激起千层浪。
《明报》在纸质传媒方面的影响力,嘉禾是香港影坛的老牌巨头,无线更是把持着电视行业的半壁江山。
辉远竟连这些都敢觊觎?
许安红说这些时,语气平淡,可字里行间的气魄,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冲击力。
几人心想:这哪里是进军香港,分明是要搅动整个香江的传媒格局。
不等众人消化,许安红话锋一转:“说起来,我刚从京城过来,对香港的法律规定还不太熟。
想请教各位:如果辉远传媒将来把亚视和无线都收购了,会不会触发反垄断调查?
港府那边,有可能出面反对吗?”
这下,包厢里彻底静了!
连蔡澜和黄沾都愣住了,收购亚视或许还能想象,可同时拿下亚视和无线?
这简直是敢想都不敢说的事!香港电视行业几十年,从未有人敢做这样的设想。
许安红却像在讨论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公事,眼神清亮地等着他们回答。
那份轻描淡写的笃定,与他们认知里“初来乍到该有的谨慎”截然不同。
王晶只觉得头皮发麻——这哪里是来请教?这分明是在宣告野心!
眼前这女子,年纪轻轻,说起要撼动香港传媒根基的计划时,竟比他们这些浸淫此地几十年的人还要坦然。
文隽望着许安红镜片后平静的目光,这时明白顾俊辉身边为何是这样的人。
这份气定神闲,不是装出来的,是背后有足以掀动风云的资本与底气,才能养出的从容。
刘伟强甚至忘了该作何反应。
他拍了这么多年电影,见惯了圈内的明争暗斗,却从未见过这般阵仗。
轻描淡写间,便将整个香港影视圈的半壁江山视作囊中之物,这等气魄,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边界。
顾俊辉看着几人震惊的神情,心中淡然。
在他看来,这些传媒领域的布局算不得什么。
比起未来要铺展的事业版图,这连核心都算不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