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冒出这样的念头。
先天不足,只能后天弥补了。
张居正向儿子解释道:
“现在将弹劾辽王的奏疏递上去,科道就会说我们阁部针对宗室。”
“所以为父先压下去,等到代藩的事情了结,再揭出这个案子。”
张敬修恍然大悟,他又问道:
“父亲,如此一来,代王案和辽王案岂不是就捆绑在一起了?”
张居正露出一个孺子可教的表情来,自己这个长子总算不是太驽钝,他说道:
“正是如此,要是代王案能办成铁案,那辽王的事情按照代王的例子来办就行,查证属实就能让辽王除藩。”
“同样的,若是代王案了结不了,那辽王的案子也只能糊涂结案了。”
张敬修自然是知道张家和辽王府的恩怨的,他连忙说道:
“那父亲!”
张居正叹息说道:
“这一次为父豁出去,也要帮着苏子霖扳倒代王了。”
——
十月三日。
隆庆皇帝失眠了。
天亮后他从龙塌上起来,揉了揉跳动的太阳穴。
本来就身子不好,再加上朝廷最近的风波,让隆庆皇帝的精神更差了。
朱俊棠父子越关告状,朱俊棠状告代王派人追杀他们父子,又揭露代王在大同罪行的万言书,已经放在他的御案上三天了。
六科十三道争吵了半天,现在总算是定下来调子,派遣巡案御史前往大同查案。
但为了这个巡案御史的人选,内阁和科道又吵个不停。
内阁反对科道公推的王国光,但是内阁自己又推不出有力的人选来,甚至内阁自己内部的心都不齐。
眼看着大同的乱局愈演愈烈,甚至波及到整个山西。
山西宗藩众多,除了大同的代王外,还有太原的晋王,潞安的沈王等大小宗藩,他们纷纷上书为代王鸣冤。
宣府大同的军卫,也上报边关不宁,虽然赵大柱叛逃草原,但其他边卫也人心惶惶,俺答部也蠢蠢欲动。
种种问题,都让隆庆皇帝犹豫不决。
就在这个时候,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芳来到隆庆皇帝身边说道:
“陛下,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请求面对。”
“张师傅?”
隆庆皇帝皱眉,内阁辅臣单独面对,是相当犯忌讳的事情。
你撇开其他内阁同僚,单独和皇帝面对,是有什么不能和同僚说的话吗?
张居正做事向来守规矩,自从登基以来,从没有请求单独面对。
“请张师傅来御书房吧。”
隆庆皇帝大概知道张居正为了什么事情请求单独面对,于是同意了他的独对申请。
张居正在李芳的带领下,来到了御书房中,一见到皇帝,张居正就解下自己的官帽,对着隆庆皇帝说道:
“陛下,臣保奏苏泽奏疏,请陛下彻查大同代藩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