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最终人选(四更)
“王用汲?”
隆庆皇帝听到苏泽报出这个名字,脑海中冒出了一个人影。
隆庆皇帝站起来,看向御座后的屏风,只见海瑞的名字旁边,写着“王用汲”三个字。
当年海瑞上《治安疏》,王用汲是海瑞好友,差点和海瑞联名上疏,最后被海瑞阻止。
海瑞下狱后,王用汲不顾嘉靖皇帝的暴怒,也帮着海瑞奔走。
嘉靖驾崩后,海瑞和王用汲都被重新重用,王用汲原任淮安知府,今年吏部考察中上,被调回京师担任工部郎中,此时还在返回京师的路上。
作为海瑞好友,王用汲的人品自不必多说,科道言官也无法弹劾他。
官职正好,名望也正好!
对于皇帝来说,任用王用汲,也能保证自己得到代王案的真相。
御书房中,四位内阁辅臣,都用不一样的眼神看向苏泽。
李春芳是欣慰,王用汲是阁部和科道都能接受的人选,和海瑞一样是先帝严选的忠臣嘛!
身为内阁首辅,李春芳最厌恶的就是朝争,如果任用王用汲去大同,能够安定这次朝争,那就最好不过了。
高拱是满意。
王用汲不是他的门生故旧,是调任回京的官员,所以吏部也没有把他算在内。
苏泽这个人选,科道是无法反对的。
王国光的名声不错,但是和王用汲还是没法比。
你敢在《治安疏》上署名?
苏泽在用人方面的才能,不亚于他参议国政的才能!
而且代王一案,皇帝要的是真相,王用汲和海瑞一样是孤臣,肯定能给皇帝真相,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张居正眼中是火热。
以他对王用汲的了解,再加上他对代王这类的大明藩王的了解,王用汲去了大同,一定能查出问题来!
代王在大同一向无法无天,查出点问题实在是太容易了!
只要查案的人秉公,那代王被除藩就是时间问题。
而代王倒台了,辽王还会远吗?
到时候湖广按察副使施笃臣上疏揭露辽王逼奸县主的案子,再派人去荆州查案,案件坐实后按照代王的例子也除掉辽藩。
这不仅仅是为了张家的私仇,也是为了荆州的百姓!
赵贞吉眼中则是感慨。
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的新科进士都这么厉害了吗?
苏泽这小子是有气运在身上的,就在他上疏除代藩的时候,就遇到了朱俊棠敲登闻鼓鸣冤。
只能说是天灭代王!
赵贞吉看着苏泽,又想起了自己的二弟赵蒙吉。
赵蒙吉当年也考中了贡士,但是因为自己在上一科得授庶吉士,弟弟赵蒙吉害怕别人说闲话,主动放弃了殿试,归乡侍奉父母去了。
赵蒙吉从此不仕,赵贞吉也十分愧疚,因为自己耽误了弟弟的仕途。
弟弟七年前去世,子孙虽然也都读书,却因为赵蒙吉的家训,只要赵贞吉在朝为官,就不允许子弟考学出仕,所以都没有功名。
就连赵贞吉要请朝廷封荫弟弟的一个儿子,弟弟至死都不肯答应。
弟弟的长子有个女儿,倒是和苏泽的年龄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