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21章 「旧例」

第421章 「旧例」

第421章 “旧例”

张敬修辞別父亲,乘坐上了前往莱州的马车。

原本张敬修是准备直接从直沽坐船去莱州的,这个路线速度更快,而且身为大明水师的一员,张敬修也更適应坐船。

但是这些日子,直沽到京师的铁路正在施工,因为工地的缘故道路十分的拥挤,最后张敬修还是放弃了这条路线,直接从陆路前往莱州。

这种长途马车就没那么舒適了。

京畿地区的道路还好,毕竟这段时间京畿財政富裕,一直在修路。

但是到了山东境內,道路就坑洼起来。

有时候张敬修还会和其他乘客一起下车帮忙推车。

因为是探亲,所以张敬修也没办法住官驛。

出了京师后,车夫在一座民驛停了下来。

看了看天色,车把式提出要在这座驛站过夜,同车的另外三名乘客都没有意见,车把式就喊来驛站的伙夫,让他们送来热水。

长途旅行中,热水是最重要的。

这座民驛原本只是附近村子边上的一块荒地,因为靠近官道逐渐开始有人扎营过夜,久而久之,周围的村民发现了商机,一座民驛就出现了。

两桶热水被送到了马车边上,车把式又对眾人说道:

“这驛站俺停了多次了,大家放心。”

“这热水都是村里井水煮热的,如果大家喝不惯热水可以放凉再喝。”

张敬修微微点头,不能喝生水,这是水师的铁律。

而且在李时珍验证了苏泽的“微虫说”后,水中的“微虫”可以传染多种疾病,煮沸可以杀死微虫,这种思想也已经逐渐传播开来。

很快大家也发现,在提倡喝热水之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

车把式往来这条路线多年,又询问眾人要不要吃现烧的饭菜,同行的旅人中,一对中年夫妻捨不得再钱,掏出乾粮拒绝了车把式的提议。

张敬修和另外一位年轻的书生,则掏钱买了饭菜。

不一会儿,一名农村妇人提著食盒,来到了马车边上,一份还带著热气的新鲜饭菜送到了张敬修的手上。

真方便啊!

除了没有住宿的地方外,这座民驛都和官驛差不多了,只要付出钱就能得到服务,甚至张敬修觉得这民驛的饭菜,要比很多官驛都可口。

车把式可能常年往来,送饭的妇人也给车把式赠送了一份简单的饭菜,车把式笑呵呵的收下。

等眾人吃完,天色黑了下来,车把式点燃了车头的电石灯,火焰照亮了马车周围的空间。

车把式说道:

“这驛站有村里的联防队巡逻,不会有大的危险,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夜里诸位还是要警觉著些。”

张敬修也点头,他摸了摸自己腰间的短銃。

这种水师最新列装的短銃,是专门配给军官的。

更精准的弹道,更方便维护的击发装置,张敬修很喜欢这把短銃。

现在的治安就是这样,山东山西这种开徵了商税的地方还好,因为地方官府財政充足,一般会仿效京师成立巡捕营,维持城市和干道附近的治安。

据说那些没开徵商税的地方就惨多了,虽然大规模的土匪少了,但是小偷小摸之类的案子却更多了。

小规模土匪抢劫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张敬修也请教过父亲,按照张居正的说法,治安也是官府提供的“服务”一部分,交商税的地方,就能拿出更好的服务。

商人交税,官府提供安全的服务,这也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商人不愿意交税,那就要多费僱佣鏢师的成本。

张敬修也觉得很有道理,山东的情况是一天天变好的,莱州的繁荣他也是亲眼所见的。

就比如这座靠近驛站的村子,整个村子都依靠这个驛站繁荣起来,就是以往没有孤苦的老人,靠著给往来客商烧热水也能吃饱饭。

於是村里的青壮也自愿组织起来,维持驛站的安全。

同行的年轻书生,也对此十分的好奇,他拉著车把式聊天,询问山东开徵商税之后的变化。

张敬修记得刚上车的时候,这个书生介绍过自己,他名叫顾宪成,好像还是个秀才,张敬修总觉得自己好像听说过他的名字。

这一路上,顾宪成听说自己常住在莱州,也经常凑在自己身边询问莱州的发展情况。

等拉著车把式聊完,顾宪成又拉上了张敬修聊天。

“张兄,我这次是乘船回老家无锡,说服本地乡绅开徵商税。”

张敬修一惊,他这才想起来这顾宪成,似乎父亲在閒聊的时候,也提到过他的文章。

他在《江左雅报》上发文,呼吁常州府也跟著扬州府开徵。

父亲似乎对这顾宪成也有讚许,能入父亲的眼,这读书人確实不简单。

顾宪成发文之后,確实在京师常州籍的同乡中產生了激烈的反响。

这些人也纷纷写信回去,说明开徵商税的好处。

顾宪成明白,最后要能开徵商税,还是要说服常州府的大部分乡绅。

顾宪成乾脆辞掉了直沽铁路的高薪工作,赶回家乡去说服大家。

这一路上,见到山东的发展,顾宪成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商税是有利於地方的事情,商税纳税,这也是四民道德!

顾宪成越发赞同苏泽的主张。

商人有商德,身为士人,那就要比商人看得更长远,用行动为大家谋利。

顾宪成在途中结识了张敬修,他也看出张敬修的不凡。

从张敬修的表现,顾宪成大概猜出了他是一名水师军官。

顾宪成在京师也见过新军的军官,不像是以往那种老粗军士,经过武监或者水师学堂训练的军官,多了一份特殊的气质。

“张兄,你对海外殖拓怎么看?”

张敬修愣了一下,他想了想说道:

“殖拓当然是好事,但还是应该计算成本,如果费超过得到的,那就不应该劳民伤財。”

张敬修受到父亲的影响,对於成本收益的计算深入心中,他不像是其他水师军官,狂热的支持海外殖拓。

顾宪成有些惊奇的看向张敬修,他在京师也经常和人聊到这类的话题,一般来说军人都是支持殖拓的。

毕竟殖拓才能立功,而且海外殖拓朝廷才能加大水师投入,按理说水师军官不应该这么保守。

“顾兄你怎么看海外殖拓的事情?”

顾宪成也给出了一个和主流读书人不太一样的答案。

“我是支持海外殖拓的。”

张敬修也有些疑惑,一般来说,读书人都对海外殖拓持谨慎態度。

毕竟殖拓是有成本的,比起民间越来越狂热的再復盛唐的风向,大明的官方態度还是很保守的。

顾宪成说道: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同时穿越从尊者大帝开始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猎魔人:基里曼大师拒绝女术士 县令起步,我在仙朝当天官 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 开门啊老乡,自己人 权游:我多斯拉克,不是蛮人 全民修仙:从初级制符师开始 全球影帝:我拍戏就是为了杀青! 从听云轩开始说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