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个女人喜欢自己家老公被别的女人惦记?特别是一位如此优秀年轻的美女。
“别提了,我现在看见女人都怕。”陈江苦笑着摇头,“尤其是这种热情过度的。”
正说着,港口入口处传来一阵骚动。
陈江心里“咯噔”一下,果然看见艾米带着几个当地官员朝这边走来。
今天的艾米与昨晚判若两人,一改昨日的性感装扮,穿着得体的职业套装,头发也规规矩矩地盘了起来。
“陈中校,我是代表我的父亲来为中国海军送行。”艾米用流利的英文说道,语气正式而礼貌,“感谢中国为维护地区和平做出的贡献。”
陈江暗自松了口气,但依然保持着安全距离。“感谢副总统的关心,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艾米似乎看出了陈江的戒备,嘴角微微上扬。她转向战舰方向,眼中流露出真诚的赞叹:“在我们非洲国家,能够亲眼目睹如此强大的战舰实属难得。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令人钦佩。”
上午九点整,战舰缓缓驶离港口。
吴哲等人站在舰桥上,向着岸边的战友们敬礼。
陈江挺直腰板,庄重地回礼,目送战舰逐渐消失在远方的海平线上。
“等下次回国的时候,可能我们的航母也要出来了。”陈江对身边的
郭宝庆说道,语气中带着笃定。
郭宝庆一脸不可置信:“老陈,你这消息靠谱吗?咱们的航母项目不是还在”
“等着瞧吧。”陈江笑了笑,没有多说。
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远超外界想象,这一点他深信不疑。
送别仪式结束后,陈江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没想到艾米又找上门来。不过这次她是以官方身份,邀请陈江参加下周的金沙萨市某大型加工厂落成剪彩仪式。
陈江本想推辞,但考虑到中刚两国的合作关系,最终还是答应了。
在刚果金,像艾米这样的二代,其实就相当于代表着她父亲的意思。
回到驻地后,陈江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鉴于上次遭遇伏击的教训,他对工兵营的军事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日常的施工作业外,每天早晚各两小时的战术训练雷打不动。
训练内容不仅包括常规的射击、格斗、战术配合,还增加了反坦克和反直升机作战科目。
这次随补给船运来的武器装备相当充足,包括新型单兵防空导弹和反坦克火箭筒,足以支撑这支团级部队的实战需求。
与此同时,陈江加强了与卡拉将军的新编第一旅的协同训练。
这个原本只有五千人的旅,因为缴获了大量南非武器,直接扩编到了八千人,成为刚果金政府军中装备最精良的部队。
在一次联合演习后的晚宴上,卡拉将军兴致勃勃地向陈江透露了他的扩军计划:“等经济好转,我要把部队扩编到三个师,总兵力三万人。”卡拉举起酒杯,“到时候还需要中国朋友多多支持啊。”
陈江明白,卡拉这番话既是示好,也是在试探中国的态度。他谨慎地回应:“中国一贯支持刚果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只要符合联合国相关规定,我们愿意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必要协助。”
事实上,刚果金的经济振兴已经初见成效。
特别是中刚双方达成的铁路建设协议,为这个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条计划贯穿东北和西南的铁路大动脉,将彻底改变刚果金的交通格局。
东北部的丰富矿产资源可以通过铁路直接运往马塔迪港,再出口到世界各地。中方提供技术和部分资金支持,刚果金方面则负责提供劳动力和部分原材料。
铁路沿线的招募工作异常顺利。对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当地民众来说,能获得一份管吃管住的工作简直是天降福音。
报名处每天都排着长队,甚至有人连夜从数百公里外赶来。
随着铁路建设的推进,陈江的部队任务也日益繁重。他们不仅要维护沿线治安,还要防范各种武装团伙的破坏。这些匪徒大多是被边缘化的前武装分子,不愿接受政府整编,靠打家劫舍为生。
不过这些乌合之众根本不是中国维和部队的对手。经过短暂交火,大部分匪徒选择投降,少数负隅顽抗的也被迅速消灭。
陈江严格执行纪律,要求士兵们对待俘虏要人道,同时向当地民众宣传铁路建设的好处。
在陈江部队的努力下,铁路沿线治安状况明显改善。本巴副总统对此十分满意,在多个场合公开赞扬中国维和部队的贡献。作为回报,他在后勤保障和情报支持方面给予了陈江很大便利。
全国局势的稳定带来了经济的逐步复苏。
一船又一船的铜、钴等矿产从马塔迪港运往中国,而中国的建材、机械设备和生活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输入这个非洲国家。这种互利共赢的模式让中刚关系日益紧密。
就在这样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一个喜讯传来——楚宁要生了。陈江提前请了假,守在医疗队的临时产房外。听着里面传来的阵阵痛呼,这个在战场上从不退缩的硬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划破了紧张的气氛。
“是个男孩!八斤三两!”护士抱着襁褓走出来,脸上洋溢着笑容,“母子平安!”
陈江小心翼翼地接过儿子陈钢,看着那张皱巴巴的小脸,铁血军人的眼眶湿润了。
卡拉将军和本巴总统得知消息后,都表示要派佣人来帮忙照顾。但陈江婉言谢绝了:“谢谢好意,但我们中国人习惯自己带孩子。”
事实上,陈江和楚宁都明白,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任何外人都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更何况,作为父母,他们更愿意亲力亲为地陪伴孩子成长。
(本章完)